搜索

长乐七旬老人黄世鼎撰写的《怒涛》受好评

[复制链接]
查看: 3944|回复: 2
发表于 2010-1-7 15: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记者 李华友 文/摄
  本报讯“《怒涛》写活了侨乡的人,写活了侨乡的山,写活了侨乡的水。”近日,长乐退休教师黄山云撰写的乡土小说《怒涛》发布在网上后,深受网友青睐。《怒涛》全文15万字,主要写民国时期长乐两对情侣的命运,反映侨乡的风云变幻和华侨在海外的生活。文中,人物对话大都采用福州方言,还引用了许多福州特有的谚语、俗语、民歌。

  黄云山,本名黄世鼎,今年72岁。昨日,在长乐吴航街道溪上巷79号黄山云家中,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大学毕业时完成初稿

  记者了解到,《怒涛》是在去年12月1日上传到网上的,之后,小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昨日,黄老告诉记者,其实,小说初稿在他大学毕业时就完成了。“我生活在侨乡,从小就听到许多华侨的故事。”1938年,黄世鼎出生在长乐六平山上。1957年,他从长乐一中毕业后,到福州参加高考,考上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大学后,黄世鼎开始收集关于长乐人出国的资料。“上学时,就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刊,寒暑假回家,就走访乡邻,通过聊天收集写作素材。”他说。

  1961年,黄世鼎开始写小说,并赶在毕业前完成小说基本框架。毕业后,他留在上海高桥中学任教。“那时候住宿条件差,3个年轻教师挤在1间20平方米的寝室里。我就一边翻阅关于华侨的书刊,一边继续写小说,写好一页就放在抽屉的最下面。小说“躺”在抽屉里40多年 “1962年,我把书稿寄给《收获》编委魏金枝先生,结果被退回,并告知主人公形象太平民化。魏金枝是鲁迅的朋友,是上海师大中文系主任,他的评价自然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就把书稿压在箱子底下,长达40多年。”黄老说。

  “2003年,我去美国看儿子,见到了很多老华侨。谈起当年出国谋生的艰辛,他们老泪纵横。这让我想起了《怒涛》,它有必要跟现在的读者见面。”说干就干。2004年,黄世鼎回国后,把书稿从箱子里取出来,把他在国外看到的、听到的一些老华侨的故事补充进去。不久,这部小说在长乐文联主办的《春水》杂志上分6期连续刊出。

  杂志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长乐松下镇一个回国探亲的华侨读完小说后,冒着严寒赶到长乐市区拜访作者。他说,自己是流着眼泪读完小说的。 “七分真实,三分虚构” “小说里,长乐化名福泽县。”黄老说,“小说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小事情比如村民械斗、第一个出国人葬身海底,大事件比如闽江口中法战争、小冬浦伏击战、五里洋歼敌,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长乐人英勇抗击西方列强的故事也有所体现。小说写到,下黄村与下郑村虽然有过械斗,但在对抗列强时,却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了方便不懂福州方言的读者,黄世鼎在小说里加了注释。“小说大量运用了福州本土典故、谚语、民歌,人物对话基本上都是采用福州方言。他这样做,弘扬了福州文化。”福州作家张端彬说。

福州日报20100107期
发表于 2010-1-7 1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发表于 2010-1-12 19: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哈哈,刚才还在电视里看到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