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到长乐参观郑和遗迹

[复制链接]
查看: 3567|回复: 4
发表于 2005-7-18 1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到长乐参观郑和遗迹

首页--> 三山巡览




到长乐参观郑和遗迹


  

  今年7月,北京举行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会。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第一人,他所建立的伟大业绩与长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近我们参观了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时在长乐留下的弥足珍贵的13个遗迹……

  一、《天妃灵应之记》石碑

  《天妃灵应之记》石碑,现收藏于长乐市建的郑和史迹馆。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太平港伺风长达一年左右,应南山天妃宫住持的请求,与王景弘等十一人镌立了此碑。《天妃灵应之记》石碑,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和中外交往史的珍贵文献史料。

  碑身高162厘米,宽78厘米,厚16厘米,碑座高29厘米。碑额镌篆文,饰以祥云捧日图案,碑身周边饰缠枝蕃莲纹,碑文楷书共1177字。

  碑文内容历述了下西洋的目的、意义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任务和成果以及第七次出使的任务。同时也记载了郑和等在长乐修建及修缮寺庙、宫殿、镌碑、铸钟等情况。

  二、郑和舟师驻泊港———太平港

  从郑和七下西洋的航线图可以看出,当年郑和舟师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的浏河)出发去西洋,长乐是必经之地。

  明初,长乐县西约半里左右有一大港,背靠首石、六平山麓,左有金鸡山,右有四明山,前有雄伟的浮峰山作为屏障,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避风港。此港旧名马江,后由郑和奏报皇上改名为太平港。

  太平港水深港阔,潮汐涨落稳定,又靠近城市。由于地理、历史原因,当时的长乐早已是一座以水路谋生为主的城镇。船队停泊此港,既有利于集结船队,整编训练,修造船舶,也便于补充给养和购置货物、祭祀海神。

  太平港不远处即是闽江口,宽阔的江、海连接处,耸立着雄伟的五虎礁,犹如五头猛虎,虎视眈眈地守卫着闽江的入口处。船队出了五虎门便进入浩瀚的大海了。

  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便利条件,郑和选择了太平港作为下西洋船队“伺风开洋”的驻泊基地。“累驻于斯”,短则两个月,长则一年。这说明,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策划地和决策地;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和起锚地;长乐太平港则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和出洋点。

  从以上时间表可以看出,郑和舟师驻太平港伺风时,七次出航都是在冬季。这是因为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北部是典型的季风区域。每年六月以后,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北部就刮起西南季风,十月开始进入冬季,风向又转为东北,而且由于东北季风带来大陆的干燥空气,使季风区域天气晴好,利于航行。

  沧海桑田。1984年所摄的太平港旧址,还可以见到有一片水汪汪的土地。2004年所摄的太平港旧址,已是高楼林立,港面荡然无存了。

  三、郑和奏建的南山“天妃行宫”

  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国之后,为了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平安,奏请朝廷批准,于翌年第四次下西洋前驻港期间,在长乐南山三峰塔东侧,动工建造了“天妃行宫”,作为官军祈报之所。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贺世骏以水神面山不宜为由,将天妃神像移迁至西关外花眉台的“天后宫”内。原“天妃行宫”改建为“吴航书院”。西关的“天后宫”至今保存尚好,书院已毁于抗日战争,仅存基址。

  1984年10月,长乐市在南山“天妃行宫”遗址上建造郑和史迹陈列馆时,出土原“天妃行宫”柱础数尊,每尊高30厘米,宽43厘米,雕琢精致。其中4尊用作陈列馆展厅门口的柱础,其余存放在陈列馆的草坪上。

  四、郑和重建的“云门寺”

  云门寺位于洋屿乡云门山,旁有朱子祠、文昌阁。宋绍兴初,大慧宗呆禅师居山乐道处。嘉定间始建寺。郑和在率舟师驻泊长乐时,重建了此寺。

  现存云门寺建筑保留了明代风格,大殿为单檐悬顶,木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前有庭院,左右钟鼓楼均为攒尖顶。

  五、郑和掘的“义井”

  郑和舟师将士近三万人,大大超过了当时长乐县城的居民人数。当时,长乐县城内只有两口井(杨井、衙里井),无法供应郑和舟师众多将士的用水。为了不与民争水,郑和亲率将士在南山下掘了一口井,即天妃宫大井。明隆庆三年(1569年),知县蒋以忠鄙屑宦官,便在天妃宫大井上盖了亭子,将井栏弃于荒野。1972年吴航镇上巷村村民新掘了一口井,才将此石栏围圈移盖在新井。此井栏是研究明朝初期石雕工艺的实物,也是郑和留在长乐的珍贵遗迹之一。

  天妃宫大井,俗称郑和井,原址在城关射圃(靶场)内(高隍巷20号住房前),今长乐吴航中心小学围墙外。据明弘治《长乐县志》载:“天妃宫大井在县治西隅四十余步,太监郑和造石栏。”此井栏由一巨石凿成,形如橘瓣,高0.65米,厚0.15米,外径1.20米,内径0.97米。外圈勒楷书“义井”二字,下托莲花,上覆荷叶。

  六、郑和改名的“三峰塔”

  “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因位于长乐城区中心南山之巅,故又俗称“南山塔”。

  此塔是宋徽宗为祝寿而建的。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建成于政和丁酉年(1117年)2月22日,塔身八角七层,高27.4米。

  三峰塔造型优美,雕镂精致,塔座为大力士座,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刻图案。第二层以上至顶层都是仿楼阁式建造的,每层檐角均建有龙头形的斗拱,塔壁饰有取材于佛教故事的佛像浮雕,如对弈、骑龙、出海、凿石等,这些雕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塔的正面雕刻着两尊相貌慈祥和蔼的菩萨,一为骑象的普贤菩萨,一为骑犰的文殊菩萨。塔的各面共有50尊神态各异的罗汉,八尊勇猛粗犷的护法天王,16尊轻盈优美的飞天乐伎,16只威猛雄壮的狮子,8朵美丽逼真的牡丹花。层层都有环饰塔身和塔座的蕉叶纹、莲花纹图案,以及凤凰、麒麟、飞鸟、八宝纹样和兽形座脚等,这些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三峰塔不仅造型雄伟美观,而且结构坚牢稳固,此塔历经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三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经常沿着曲尺形石阶,登上塔顶察看港口及船队情况。当时,郑和知道此塔是为宋徽宗祝寿而建,他认为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君,被金人俘虏后丧身于北国。所以,郑和题改塔名为“三峰塔”。

  七、郑和题额的“三峰塔寺”

  “三峰塔”旁的“三峰寺”,原名“南山寺”,始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郑和下西洋驻泊长乐期间,曾多次进行过修葺。在改名“三峰塔”的同时,郑和同寺僧重修了此寺,并题其额为“三峰塔寺”。

  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三峰塔寺”倒塌,长乐知县潘府将其改建成为“南山书院”。后毁于抗日战争期间,并无再建。1985年在三峰塔寺遗迹上建成郑和史迹陈列馆。三峰塔寺已毁,但清嘉庆七年(1802年),长乐籍进士林则徐同窗好友梁章钜,曾为该寺撰写的“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之对联,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八、郑和施财鼎建的“三清宝殿”

  “三清宝殿”位于南山“天妃行宫”的左侧。明宣德六年(1431年)春,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在长乐驻港伺风时,施财将建“天妃行宫”剩余材料,建造了这座“三清宝殿”。此殿毁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后由长乐知县夏允彝同乡绅马思裕重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又再次倒塌,后未再重修。此遗址上现为郑和史迹陈列馆。

  九、郑和铸造的铜钟

  在建造“三清宝殿”的同时,郑和、王景弘会同官军等人,为“三清宝殿”铸造了一口铜钟。铜钟高68厘米,钮高14厘米,口径49厘米,重77公斤。形体古朴,饰纹优美,铸工精良。钟体呈褐绿色,覆釜形,葵口,双龙钮柄顶。肩浮印八卦、云雷等纹饰,主纹上部5组八卦纹,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8字。下部铭文5组共54字行楷,每字1.8厘米见方,全文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

  此钟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天妃灵应之记》石碑一起运往福建内地南平山区保存。抗战胜利后,石碑被运回长乐,铜钟没有运回。现铜钟之原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在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内的铜钟系复制品。

  十、郑和祭海的文石天妃庙

  文石天妃庙位于长乐潭头镇文石村,临海而建,二进三间型式,规模宏大。

  据说,此庙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建成,是否由郑和亲建,现无从查考。但郑和曾到此庙设坛祭海。《长乐文石志》还记载:“文石天妃庙乃我皇明钦赐”。此庙门匾额上至今仍有“钦赐”二字。庙宇的墙壁为泥拌碎瓦瓷夯筑而成。此庙于1956年曾倒塌。2001年9月,当地村民筹资在原址上重建时,还将原庙尚存的两堵残垣镶嵌在新墙之中。

  十一、郑和为“谊娘”建造的母梦楼

  “母梦楼”位于南山脚下的高隍巷20号附近,是郑和为其“谊娘”出资建造的,民间称其为“太监楼”。据《长乐建设志》载,“母梦楼”为四柱三间木构双层楼房,厅堂中放置有木雕郑和座像。可惜,1966年为了兴建“工人新村”,“母梦楼”连同郑和雕像被拆除了。不过,许多老人还可以准确无误地指出原址。

  据《藏楼笔记》载:“和因心仪此妪为前生之母,乃捐金饰役为之营建,并置产业以赡养之,嘱邑公时予存问毋致冻馁,乡人呼为太监楼。”

  十二、十洋成市状元来———十洋街

  据《长乐县志》记载,当年十洋街在县城南,街如十字,所以名十洋街。永乐年间,郑和统帅的舟师即驻扎于十洋街。从此,人来车往,开市交易,空前繁荣。《长乐县志》载:“长乐旧有‘首石山鸣出大魁,十洋成市状元来’之谶,至永乐壬辰,其山大鸣,适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凑集如市焉,其年邑人马锋状元及第,戊戌首石又鸣,邑人李骐庆状元及第。”这段记载说明,正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促进了长乐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使十洋街成了一个繁荣的市场,所以连出了两名状元。这不正好是应验了“十洋成市状元来”之古谶吗!600年来,这句话一直在民间流传,成为长乐家喻户晓的美谈。

  如今,长乐市政府背靠首石山,门前的大街就是原来的十洋街。1969年为庆祝长乐解放廿周年,十洋街改名为胜利路,现已恢复“十洋街”原名。原十洋街中的东西向,现为十洋巷,昔日的“十洋街”,如今已成为长乐市的繁华大街。

  十三、三宝岩

  “三宝岩”位于闽江口附近,风景秀丽,俗称“二刘岩”,今名为“晦翁岩”。

  据传,此处原名为“龙峰岩”。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驻舟长乐太平港期间,曾多次登临此处,并建亭一座,还与姚广孝共同修葺了朱熹讲学过的“龙峰书院”。乡人将郑和所建之亭命名为“三宝亭”,将“龙峰岩”改名为“三宝岩”。

  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蒋以忠鄙视宦官,对郑和不以为然。因此处系宋儒朱晦翁避禁谈书处,所以将“三宝岩”改名为“晦翁岩”。但是,民间至今仍呼其为“三宝岩”。黄安榕黄柽驼铃




发表于 2005-7-18 13: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郑和早于 哥伦布 发现美洲

可是郑和 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 只不过是政府的 面子工程

我们后人 有什么可称赞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7: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就是,要是给我们长乐留下什么宝藏就好了.运气好的话...........[em1][em1]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7: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郑和石像有定论


本报讯备受文史界关注的(距今400多年的)长乐市晦翁岩一明石像究竟是谁的问题近日终于有了眉目。记者昨天获悉,经福州文史界专家考证认定,该石像正是闻名世界的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该文物的认定进一步证实了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基地。这为国家将于2005年举行的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提供了又一重要文物。

  昨天下午,记者随专家来到长乐市潭头镇二刘村晦翁岩时,村民们特地将暂存于村委会的郑和石像迎回晦翁岩上的郑和纪念堂。这尊青石造像为人物坐像,其面部丰满,五官端正,面露威仪,无须,头戴布巾,身穿士大夫常穿的交任便服,手执卷轴。石像通高0.7米,宽0.4米,厚0.15米,重约100多斤。雕琢年代无考。

  晦翁岩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刘晃向记者介绍了该石像的来历。晦翁岩原名龙峰岩,早在南宋时,因朱熹(号晦翁)避学寓居于此并筑有龙峰书院而改名晦翁岩。明永乐年间,郑和舰队汀泊长乐时,郑和到此游历并修葺龙峰书院,后人为纪念他将晦翁岩改名为“三宝岩”,并琢一郑和坐像置于“海天山月亭”(已倒)。明隆庆6年(1572年)知县蒋以忠推崇朱熹,又改三宝岩为“晦翁岩”,并将石像移置于“别有天”石刻对面的石缝龛中。1966年,郑和头像被砸断,身首异处。直至1987年,村民才在晦翁岩的白鹿洞内找到石像的头,从此身首合一。

  此像是否真系三宝太监郑和?还是“如来三宝”?抑或朱熹雕像?近日,福建师大历史系专门研究中外交往史的徐恭生教授和我市文史界专家黄启权、曾意丹、刘润生、杨秉纶、林果、朱滨等应邀对该石像进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定,该石像正是郑和石像。理由有四:一是石像出现在有史志记载的地点,有11份史志文献资料均明确记载有三宝岩,并认为以郑和到此修葺而命名三宝岩。二是从当地群众近百年来的口碑看,这尊石像是三宝郑和。三是,该青石造像具有明代石刻风格。石像服饰与现有所见郑和的其他画像相仿。四是,鉴于石像头部没肉髻,未袒胸,不是结跏趺坐于莲台,而是双足踏地,故绝非佛像。而朱熹到晦翁岩时,已60多年,脸部清瘦,长须,右额长有7颗痣(鼓山水云亭朱熹自画像为证),该石像不是朱熹。(本报记者綦芬)
发表于 2005-7-18 18: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长乐这么多和郑和有关的真正的遗址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