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怀真诚——醉里闲话

  [复制链接]
查看: 12331|回复: 14
发表于 2009-10-25 22: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豪放辛词,其间显露着的是血性男儿的喷薄豪情。学生时代的我,即便是身处和平岁月,每每读此,总禁不住心潮起伏,脑海中闪过“沙场秋点兵”的壮阔与振奋。渐渐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见识多了,感悟也就多了。再读此类经典词句,单纯的冲动似乎少了点,但联想自然多了起来。
      “梦里”,“醉里”都是一种非常态的体验,这种体验几乎比平静时、常态时的“自我”更加的本真。心理学家弗罗伊德在关于白日梦的研究中,对潜意识做了大量有意思的阐释。认为潜意识乃是人的最真实的心理活动,比如有人在商店里看到喜欢的、昂贵的物品,街上看见美丽的女子,都想占为己有。但因为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让人不敢肆意实现这种贪婪的欲望,于是,只好把这种意识暗藏在心里,这就成为潜意识。现在我们还经常听人说这人做白日梦,意即不可能实现的想法。而在酒桌上的觥筹交错间,多少的豪言壮语与胡言乱语,人的真性情便袒露无遗。
      只是“梦里”是虚空的,而“醉里”却是真实的存在。因此,我更喜欢“醉里”的那种感觉和境界。“醉里挑灯看剑”,连“醉里”还不忘征战沙场的使命,这种表达可以说是相当的上乘,如同苏轼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样,“不思量”了还难以忘记,要是总思量了那还了得。两者在直接与曲折中,都袒露着真诚的情怀。
      “醉里”常发生在酒桌上。我也喜欢三五相聚小酌,不是贪杯,要的是那种很真诚的感觉与氛围。现在不少人在做着很多难做的文章,在“请吃”和“吃请”间,上演着形形色色现代版的“鸿门宴”,几乎把酒的真诚完全给亵渎了。幸好,现代生活的多彩和个体人生的富有,都让“醉”有了更多的含义。“酒不醉人人自醉”,只要你心怀真诚,你会发现,不光是酒,诸如真诚,善良,道义,友情,都比酒更容易醉人。
      我的一个Q友,在个性签名里只有很简洁、很平淡的4个字:“活着真好。”常常让我浮想联翩。也许是他太多的生活经历得出的感悟,也许是他有过差点不能“活”之后的感念,也许是他在有过太多“活着很不好”之后,看淡了世间万象,起起落落。但不管怎么说,“活着真好”是一种真诚对待命运的境界了——哪怕是很单纯的呓语,哪怕是对生命的呼喊。
     唠叨半天,要说的意思只有一个,只要我们心怀真诚,你会发现生活是很美好的。我用“挑灯看剑”有些时候了,不是我好武,而是向往其中的真性情
      跟说书似的,还是言归正传吧。

      B、先前,因为时间的不许可,是不大来论坛溜达的。可最近连着几天,我都徜徉在“原创板块”里,并收获着感奋和友情。
      首先,感谢斑竹和诸坛友,一篇随记的文章不想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几乎是我始料未及的。曾经,生活的秋风秋雨时常告告诫自己学会淡定和达观。我也许还没修炼到那化境,因此,连日来总有了一种心血来潮的冲动。之所以没有及时回复朋友们的热情,不是不懂礼貌,而主要是我考虑一跟帖,难免又顶了上去,把坛友们的原创新帖给压了下去。在这里,很感谢桃花、狮子、柳絮、风儿、和嘉、青红酒等等各位点击、跟贴的坛友,特别是刘鲁鲁小弟的热情与谦逊。真的。
      说实话,我们在这里作文发帖,也不可能象做规范的论文那样,讲究自圆其说,讲究内在的自洽性与系统性。天天做那样的文章,会累死人的。
      有一种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融入自己的思考,本身就很不容易。就象当年街头的演讲一样,不见得很有逻辑性,有很严密的推理论证,但是,那激情产生了鼓动人心的作用,这演讲就具备了说服力和煽动性,目的也就达到了。其实,“诗人已死”标题吓人,但是文中阐释并不是都没有道理,很多地方的阐述颇有见地,并饱满激情,表达出自己对诗歌、诗人的理解,真的非常好。比如,当我读到“真正的诗人,他为所有的生命而创作。黑砖窑没有你,黑煤窑也没有你,三鹿奶粉没有你,强制拆迁也没有你,举报人频频被自杀还是没有你,你还是诗人么?真正的诗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来创作……他是陈胜揭下的那条杆,他是引导冲锋的那支号,他是撕下独.裁者面具的那只手。”很是激动。文章突出强调的是诗的庄重,诗的正统,诗的担当,应该说是很好的观点的,总不能要求任何一个观点都面面俱到。
      很感谢风儿(会认识我?那太高兴了。呵呵)在此想说的是就是在文学史上,在诗歌成熟之后,从来就有众多的流派,他们有自己的创作与主张,孰优孰劣,大多难以评说,但总有真知灼见。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接受,崇尚某一流派,并不断研究下去。文学的传承本就应该如此。
      其实,我正是被这文章慢慢牵引,猛然发现我们本土的原创论坛里有不少很美丽的文章,把论坛装点的很灿烂了。这是我们大家都很愿意看到的景象。
      
      C、真理越辩越明晰。总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观点都一样,况且在这个高度张扬个性的年代,开放的思维与宽容的心态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也许,正是在唇枪舌剑的交锋中,达到真理的“彼岸”。
      当年,评论家陈骏涛老师在给我们讲课时,针对上世纪末的文学思潮,提出文艺评论的积极心态:批评要有建设性的品质,而不是破坏性的。我们对待我们的论坛和坛友们的作品和观点,也应该有这种的真诚态度。即无论“批”还是“评”,一切都为了把论坛建设好,把友情编织好。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就会觉得有争论,实属极其正常的事情,而且还是很好的事情,因为“生气”总比“没气”的好。想起几年前,曾经在一个青年文学论坛上,书生意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愤然而出,连篇累牍,几欲把对手批驳得体无完肤才善罢甘休。后来对手们都走了,论坛上没人可让你生气了,于是论坛也没“生气”了。
以前读武侠小说,看到“孤独求败”的功夫容纳不下任何人,功夫真真是天下第一,那阵势让人很是着迷和神往。殊不知,“求败”中却包含着深刻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只要我们心有真诚,目标放低点,也许我们很多时候会很惊讶的感到,我们收获真多,比如友情。
      书不尽言,就此打住。有时间再与坛友在此开心而真诚地交流。
      握你们的手!
—————————————————————————————————————————————
也来说说

    诗人死了,本不奇怪,是人都会死——哪怕是天才的诗人、科学家、将军甚至领袖。但要意指从此没有诗人,没有所谓的诗歌了,那就太过振聋发聩了。这难免令人哽咽再三,哽咽之后便出了一口长气。于是,想轻松地说上几句,也不知道能不能表达出我的意思,姑且当是唠叨吧,见笑了。
    介入诗歌话题,初觉突兀而心怯,冷静想想,也没啥。在这个艺术门类越分越细,文艺流派和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异彩纷呈的年代,诗还是诗,诗也不过是诗。
    A、作为中国文学史可珍贵的重要部分,古典诗歌为中华民族赢得不朽的光荣。但是,从记忆中挖掘开去,中国最早的文学源头似乎是上古的神话传说,诸如《山海经》等的神话以及其后的《共工怒触不周山》之类。后来的象鲁迅先生指出的“哼唷、哼唷”派,以及先民在劳作之后的甜美重温中,发出“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叫喊,情感和韵律便深含其中了,应该说这就是最早的也最质朴的诗了。这是对劳动、生活的提升和赞美,自有一种认识、情感付诸其中。基于这种认识,有当代活跃的理论家在大量分析了诗歌的特性后,指出:勾股定理乃是一首最美的诗。呵。
    我突然想到,当年在课堂上恩师谈论诗的特性时,做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生活是大米,散文是米饭,而诗歌是酒。意思是从米饭中可以看出米的模样,而酒就不同了,从酒中是看不出米的样子的。因为诗歌是一种提升,是一种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是提取类的特性赋予人的情感的。仿佛你写马,写到详细到是哪里的、哪种类的,哪人养殖的,那过与具象化的描述,那就不是诗歌而是散文了;要是象李贺《马诗》里吟咏的那样“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你就不知道是哪种类的马,也不知道是公的还是母的,这里就显示着诗歌的特点,因为它提取的是类的特性。
    我想,具备了这种诗歌的特性的就应该是诗歌。可能因为酿造、提炼的技术和提炼的方向有差别也属正常,总不能认为白酒是酒,红酒就不是酒了。因此,无论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是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都是显露真性情的好句。这好比人就是人,有了人的本质特性的就应该看作是人。我们总不能认为穿西装革履,进入高级写字楼的才是人,而光着膀子赤着脚,坐在路边大口喝酒的就不是人。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圣人早就说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是“可以”很多的,总不能认为:诗非得怎样怎样的针砭时弊,一呼百应的才是诗,否则一律不是。
    在文化走向多元化的今天,纵然唱美声的是歌唱家,但是也不能就认为唱通俗的,唱民族的还有原生态的就不是唱歌,甚至还看不起平民百姓的卡拉情结,各有各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理由。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商品经济时代,精英文化的削弱,消遣文化的兴盛,也并不是十分的可怕,文化系统内部的震荡和扩张,正是证明了文艺自身的魅力和发展。当然,对任何时代的文艺,保持扬弃的态度是必要的。
    B、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榕树极为茂盛,无论路旁、田野、水边,但凡有土壤的地方,榕树便落地生根,年年见长。倘若把北方的白桦树搬到这里来,怕是没有这番境象了。《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里所说的“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
    从古到今,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代表艺术。何以至此?最简单的理解,概是那个时代营造出孕育着那种艺术的肥沃土壤。自然,这种土壤的生成,有赖于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心理。中华民族有灿烂的文化,光是文学史就源远流长。但是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文学样式的更迭与变换,总是那样清晰、明显和自然,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发展方式。
    世界著名的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在他的《耗散结构论》中指出:在通常条件下,涨落随生随灭,对系统的宏观行为的影响不大,但在系统失稳的情况下,涨落可以放大,最终可达到宏观的量级,驱使系统从一种状态达到另一种可能有序的状态。普里高津把这现象称之为“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有趣的是,普里高津的不可逆进化把观察到的所有领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生态的、甚至人类的系统都联系了起来,它为从物理学和化学向生物学和生态学,最终向人文科学。上世纪后期的一段时间,文艺评论思潮风涌,便有论家将普里高津的理论引到文学史的研究,指出了文学样式的更迭,文学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的必然过程。让人清醒地感觉到,与世间万物一样,这种变化发展是及其必然的。
    从另一角度讲,每个时代的代表艺术乃至文学样式,总有天才的旗手在鼓噪,在努力,在创作出具有划时代的作品,从而对这种艺术的推动,对受众的影响,对艺术土壤的优化,都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这也就是文学理论界提出“范式理论”所阐释的现象。这种现象相当的鲜明,比如,屈原之于楚辞古风,司马相如之于赋,李杜白之于格律诗,苏辛之于词等等。
    但是,一个时代的辉煌之后,社会的动荡,时代的变迁,审美的不同,原先的土壤松动了,于是“系统失稳”,过度和更迭就开始了。今天,我们身边的年轻人普遍很难对那曾经是我们上一辈人痴迷的地方戏剧感兴趣了。生活在如此快节奏的时代,怕是没几个年轻人愿意再去从容地听着一个“啊——”就是一两分钟的唱腔了,即便是韵味十足,字正腔圆。年代变了,审美心理变了,再去苛求某种样式的艺术全面兴盛和繁荣,怕是很难出现的局面了。在文学史上,清朝就是在经历了元明之后格律诗词的复兴,尽管有相当的数量,但是整体的艺术水准和普及兴盛的程度相对唐宋两朝来说,只能望其项背了。
    自然,不妨还是有人出于自身的爱好,留恋在过去的艺术样式中低吟浅唱,这本身也无妨。现实中还有不少无病呻吟着的压韵对仗什么的,那且当他是在摆弄棋谱一般。能自娱就好,还能娱人,那就更了不起了。但要想拉扯出某种气候来,宏观来看并不讨好。
    又想起多年前,针对玉田镇桃子剧减的现象。我曾为此专门走访了几位当地领导和农户,才惊讶地得出结论:原因就在于长期种植桃子,土壤已经发生某种病菌,会强烈影响桃树的生长。后来不少农户改种龙眼等果树。当然有还有些农户出于某种考虑,还保留着桃子,每年桃花盛开,还能点缀一方风景,也还有不少的桃子结果,但是肉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更不用说还能再现当年十里桃街的盛况了。
    C、至于觉得共和国之后没有诗,那也太过悲凉了。自从诗出现成熟之后,任何时代,诗歌总能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现着风姿。就说共和国之后,知青部落里有,天安门前也有,汶川地震的废墟上还有,更不用说象牙塔里孕育着多少的风华诗人。尽管服饰装扮不同,那抒情言志,畅述人生的本质没有变。
任何唯格律,唯偶像,唯新异来看待诗,都不是可取的。还是那位朋友说得好,“饶了诗吧”。诗应该是宽容的,爱格律的就读就写格律吧,爱白话的就诵就做白话吧,甚至爱用散文、散文诗抒情达意也未尝不可,一切都无关紧要,要的是发乎真情,“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更何况,探索诗的脚步从来比诗的本身更美好。
    假如一味认为诗就是很高尚的玩意,高尚得必须有相当的精神、内涵、高贵、气质等等或者摆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那种态势的话,那诗只能堕落到自命清高,作茧自缚,最后死的不仅是诗人,还有诗。
    假如真的觉得诗人已死,也不可悲。没了诗人,世上还有超人高人,还有男人女人,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生活,并不因此暗淡多少。一样在不间断地创造文明,丰富生活。“情雅为诗,爱淡成词”,因此无论在论坛飘过,还是狮子开口,也无论是三月风起,桃花盛开,锦上添花,还是风雨柳絮,紫竹青青,鹰飞燕来……都是很美好的。
    还是那句话:诗还是诗,只是诗在发展变化着;诗不过是诗,在丰富多样的艺苑中,诗也不过一种样式,一种形态。借用武术届的一句名言:“拳种无优劣,功夫有高低。”也犯不着非要死死抱着诗这颗树不可,文学的天地宽阔着。
    “诗道世难通”。但我们总能高兴地看到:很多时候,诗歌蓬勃着。
    尽管时序深秋,诗还是很安详地说:“我并不抱怨草木摇落的季节,因为我是常青树,不会落尽叶子的……”
——原作者——挑灯看剑http://www.changle.com.cn/viewth ... p;extra=&page=6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00 收起 理由
当爱荣已成往事 + 50
紫@竹 + 10
柳絮儿 + 10 精品文章
东邪醉桃花 + 10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凤池闲人 + 10 君心我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5 22: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醉里闲话:

                                    绮丽“诗画”——有感于柳絮儿“画征诗”
         
         柳絮纷飞,不经意间散落了一地风景,怡在人心,诗涌笔端。于是,一串串好词好句,与画里气韵,交相辉映。灿烂了板块,舒缓了生活。
      1、“诗乐同源”乃是不争的事实。在诗的起源上,中外都有“诗乐同源”甚至诗、歌不分的现象,如早期古典诗歌称为“歌诗”而不是“诗歌”。《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理不空弦”说,就是继承了前人关于诗乐同源的观点,从而确立了诗的音乐性这一最重要的形式特质。而诗画一体也是诗歌美的一种极致形态。苏轼曾评价王维(摩诘)的山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对诗画之美的经典评说。中国诗歌历来强调诗与画浑然一体,情与境完美结合。远看在唐宋诗歌中,诗中有画的诗句俯首皆是,如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王安石的“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等等;近观从湘西凤凰城走出来的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大师,他的诗与画常常就是一体的,诗即画,画即诗,相互渗透,相互映照,令人赞赏。
      之所以想提起这些,是因为我注意到一种现象,在我们的原创板块里,每有“以画(多是摄影作品)征诗”都显得特别地热,坛友们兴之使然,情之所至,留下众多美不胜收的丽辞佳句,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也许这正是诗画一体的魅力。就说这幅“月满江桥”,就牵引出一串串思绪与情感的摇曳:
      ——狮口一张,便大声喷出“香江遥望中秋月,情系在何方”的缠绵遐想,触景生情;更兼有“闽海江河观渡漿,月圆盼聚房”的苦苦相思;(呵呵。)
      ——东邪一醉,便灿若桃花“红尘飘摇,泪为谁流,烟花凋零朱颜瘦。”更在乐景写哀,大有“思悠悠,恨悠悠”的幽思冥想;
      ——凤池临波,闲人自吟“圆月姣轮滟湖光,风拂柳絮夜初凉。”“今又重阳”的感慨袭上心头;
      ——和嘉声起,潺潺余响“舟泛,舟泛,何日君来相伴”中有甜美倾诉与遐想;
      ——紫竹轻摇,诗意盎然“天阶垂柳夜微寒,月落江花碎玉盘。水映廊桥描火树,十一洞孔锁连环。”让人斟酌再三,画韵生香;
      ——柳絮飞落,织就词章“几缕柔丝,空对长堤冷。今惶恐,夜阑人静,谁忆当时景。”一“柔”一“冷”一“忆”中,流露着韶华易逝,美景虚幻的感叹。
      此番景象,直似仪态万方,异彩纷呈。

      2、细细品赏那更深沉的吟咏,静听桃花飘落的红尘清唱:“月影婆娑凌波赋,柳絮无依随风舞。小楼谁唱忆江南,二十四桥看沉浮。”其间流淌着“二十四桥似听箫,夜雨无声尽沾衣”那般的悲怆。
      清幽静谧,月色弥散。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二十四个风姿绰约的美人,身披羽纱,长发随风,纤纤玉手,弄笛吹箫,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二十四根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这就是晚唐时期扬州二十四桥演绎的一个无限风雅的月夜。民间传说,那是隋炀帝来扬州时,在月明之夜和24个妃嫔在一座新建的玉石大桥上饮酒作乐。
      曾亲历了这个美妙夜晚的杜牧,每每想起这个如梦如幻的秋夜,对扬州倍加思念,于是信笔写下了传唱千古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歌表达了作者绵绵的情思与不尽的渴慕,“扬州听箫”就此名声远播,令人向往。
      但是,曾经的风雅寻欢,曾经的舞榭歌台,早已雨打风吹去。历史的兴衰,令人感伤。姜夔就曾填过一首《扬州慢》,其中有流传的名句“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字里行间,悲叹今朝荒凉,追忆旧时繁华,寄托着对扬州昔日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再看桃花诗,“月影婆娑凌波赋,柳絮无依随风舞。”江月、桥影、舞柳等鲜明而清丽的意象,勾勒出一幅良宵美景。在陶醉中却笔锋一转,回望历史落定的尘埃,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小楼谁唱忆江南,二十四桥看沉浮。”脑海自然闪现白居易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道出的是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风景虽好,但“忆江南”中总有丝丝感伤上心头。因此,“小楼谁唱忆江南,二十四桥看沉浮”尖利而沉郁之声几乎破空而起,仿佛在画中听到小楼上飘荡而出的感怀歌声,联想起历史的跌宕,朝代的更迭,沉浮中阅尽人间沧桑。
      更显眼的是风儿飘来《琐窗寒》:“款款凝眸,清樽一品,望冰轮渺。微波乍冷,顾影几番谁晓?许卿卿,携来晚风,把杯细揉三秋调。想那当年好,廊桥岁月,枕莲荷棹。  多少,逍遥岛,梦醒幻成无,枉留残觉。人生几度,肯与清辉同皓?念殷殷,铸剑谩歌,为邀圣人江山道。任风华,醉舞天涯,且待锋芒耀!”
      由画生情,一阕之间,更嵌入了人生话语。凝眸美景中却顾影自怜,那曾经的美好浪漫,吟咏词句都只是缠绵的梦境了。但人生总不可残留在梦中,光辉岁月终须一博,“醉舞天涯”倚剑行。唇齿之间,柔情而生豪情,让画里有了乾坤。
      风儿不仅带来好词,还对诸好友诗作简要明晰地点评,语多中肯,真才女也。在古典诗词方面能有这样的修为和功底,实属不易。赞一个呵。

      3、也许,一味的或感伤或念旧或严谨或畅想的情绪,好则好矣,却难免显得“说道”的面孔,让人敬畏。跟帖中更有一番俏皮穿插其中,真真有意思。比如“蓝血”在认真后又天真“抬头看图片,低头思下文!不要追杀我啊,我想很久,就这些了……”“冰水”在努力后的“讨分”,“望明月水中倒映,溢光荡漾!立桥头思绪万千,前路茫茫!没办法了,想不出来了,LZ给分。”还有“天下游”后识得“正宗韩派”, 插科打诨到“乌漆抹黑一座桥,你言我语真无聊……”让人读罢,忍俊不禁,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可能这也是论坛的一种亲和的魅力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心里一遍遍默念到:“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随即查阅了一下,那是北宋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词是这样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灼在《碧鸡漫志》说他“新丽处和轻狂处皆是惊人”,也真是多有奇想,语出惊人。看多了伤别诗作,能有这样的自然真情,实可翘楚送别之诗。我最忘不了的是“千万和春住。”情切切,语殷殷。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今向何方?是我们不经意间聚集到论坛的原创天地,看到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的景观,自是喜从中来。想说的是,我来这里,跟着坛友们学习了很多,也写下几段的文字,旨在活跃论坛,把我们的“天地”营造好。因此,总有措词不当,表达不清甚至疑似卖弄的时候,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权当“闲话”。
      在这里,改动一词,赠予朋友们:“若到‘原创’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凝望窗外,晚风中月明星稀,天地澄清……

————————————————————————————————

醉里闲话(4):充分拥有与独特感受——兼说“青红酒”的几首咏物怀古诗
1、数日前,一个阳光灿烂的晴日。因为久违了的与自然的亲近,禁不住三、五好友的相约,驱车前往首石山顶游玩。
      没了以前的山路弯弯,况且又是驱车前往,一路山风习习。望着窗外的山景,极尽假日享受自然的惬意。不消20分钟,车已到达“首石凝云”那顶“状元帽”后面的停车场了。
      下得车来,顿觉山风凛冽,只一阵工夫,便有发冷的感觉,而且越来越强烈。据说那里的海拔有近600米,气温自然比市区低而风更是一阵阵的清寒。即便是如此,心想都到这里了,怎能不登上状元帽,再次来个俯瞰全城的辽阔,抑或还可以独自斟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的深刻感慨呢?于是,踏着石板路,急步来到“状元帽”前。这时,有人开始瑟瑟发抖,有人仍有兴致抓着铁链往上攀爬。艰难而上之后,也已经是双脚发虚,目中所见,全无豪迈了。
      想想初次登上“状元帽”的时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啊!尽管只是一路小道,甚至偶有披荆斩棘般的艰难攀登。但是大半天的时间,兴致高涨。尤其是汗涔涔“爬”上状元帽顶的时候,极目云天,鸟瞰市区,心胸顿时开朗起来。在拂人的山风中,留影,高歌,萌生思接千载的思绪。再细品大石顶上 “跃龙翔凤,浴日涵天”的石刻,似乎感觉到一种翱翔天宇的壮阔了。
      两次登峰,感受迥异。现在条件好了,登上山峰变得易如反掌,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之后,就这事让我经常想起,也就有了些感悟。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没有一路的峰回路转,艰辛付出,也就无法赢得属于自己独特而快乐的体验。现在有人经常说,轻易得到的就不懂得珍惜,究其原因,也许就是在“轻易”中失却了那种刻骨铭心的深刻体验和情绪累积,其实质的含义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

      2、近日看论坛,比较在意的是坛友“青红酒”的几首或写景或咏物或怀古抒怀的诗。细品之后很是喜欢也多有启发,尤其是在“长乐文化”板块中无意看到他所发关于介绍诲翁岩的主帖后,这种感觉愈加明显。以至趁着周末喝点小酒,又来闲话一番。
      翻开中国文学史,咏叹风物、咏史抒怀的古今诗作可谓璀璨夺目,蔚为大观。咏物不一定就是咏史,但咏史一般都借助对“物”对象的吟咏和感叹,借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顿悟。文学史上早期的如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作品以叙述本事为主,末句略加议论,从而显得“质木无文”;而左思《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诗”与“史”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别具一格。作为诗歌空前的繁荣,唐代的咏史怀古诗更是活跃壮观: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等大诗人,都借助这类诗歌,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宋词中也同样摇曳着咏史怀古的风姿,王安石、贺铸、周邦彦、辛弃疾等词家的作品都蕴涵着浓郁的历史沧桑感,并善于化用前人诗句,语多慷慨悲壮,给后世留下众多意蕴深远的词章。
      从艺术上说,这类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说白点就是诗性与史实的融合,体现着“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历史”的沉郁与厚重。当然在诗性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形象的表达,如果不具备这两个特点,那么诗作创作只能是苍白而空洞的。这如同理趣诗,光有哲理而无诗趣,甚至说不上是诗了。
      话收回来,细读“青红酒”的诗作,感觉比较抢眼的是近来那几首写故土名胜的律诗。比如写筹峰山、德成岩的几首都写的相当得好,作者在“长乐文化”里发了好多篇介绍筹峰山、德成岩的帖子,可见他对此地的了解和钟爱。见得多便想得多,想得多便悟得多,加上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熟练,因此关于“筹峰”题材的,信手拈来基本上可称佳作。
      乍读《秋初筹岩》,便有清爽与容阔之感涌上心头,“一脉涵翠耸秀林,逶迤奔腾重海滨。片瓦出云无俗气,书台鸣凤有清音。龙飞玉涧潭长碧,蝶舞金谷花渐茵。几时登高瞰巨海,山涛水色洗尘心。”无论对景物的形象描写,还是作者的感受抒情甚至典故的运用,都显得生动而独特。再比如《筹峰积雪》,开篇两句“西岩巍峨耸处奇,连云俯瞰海天低。”就把“我”看到筹峰巍峨高大展现出来,接着就转入自己对筹峰历史的感叹和赞颂,“精舍落叶秋吹尽,华顶寒光月上迟。”逝去了的人文景观宛如秋叶无踪,寒光月迟,但是它毕竟是“一自蛮荒开文化,几见风流著青史。”曾经的辉煌,值得后人仰望和缅怀。还有,《从鳝鱼滩遥望筹峰山偶题》也值得品味,起句“群峰雄矗控海头,人物江山总悠悠。”在点染筹峰山带江控海之气势后,突出的是千古典章人物与人文底蕴,接着便是铺展开作者的细腻观察、独特感受和主观联想,“紫气每从珑洞出,碧水偏向丹山流。亭因三宝垂宇宙,岩为晦翁壮神州。”从“紫气”、“碧水”灵性之地的丰厚蕴涵,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文化心理上的自豪。
      应该说,在这些诗作里,作者对景物对象的充分了解和自己的感悟,都表现得相当的形象和完美。我想,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作者对吟咏对象的充分而深入的了解是极其重要的原因。我想到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篇这所写的史实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在形象表达认“戟”之后,重在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思指赤壁之胜全属侥幸,倘若不是东风助了周瑜,那么东吴将被曹操所灭,二乔也将被虏而藏在铜雀台中了。应该说,这种表达是相当的精妙。至少我们能得到的启发有两点,一是抓住“二乔”做文章,形象、具体。二是作者虽然是从“戟”入手,不言其他,但绝对是源于作者对这场战役的全面充分的了解,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思考。
      当然,细细读罢青红朋友的诗作,在赞赏之余,也觉得个别诗歌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诸如《过长江望庐山有作》,《梦游桂林有作》等作品,可能就因为对于吟咏对象缺乏深入了解和自身感悟(“远望”与“梦里”可能也太过“轻易”得到了,呵),使作品流于空泛,并不能够写出对庐山(道教、文化、政治名山)和桂林(山水之美)特性的感受和俊永的意境。比如,《梦游桂林有作》写山水的不过是“悠悠碧水幽幽意,脉脉青山脉脉情。”就读不到形象和生动的了。远不如《筹岩秋意》中“叶落闻虚籁,天清见断鸿。梦沉沧海月,心悠古寺钟。”来得形象生动。还有象《咏史》“苛制暴行恨太久,焚书坑儒怨实深。若有德政泽天下,何须仓皇铸铁人?”无论“恨太久”还是“怨实深”都少了形象的表达,因此,后面的议论变得苍白,整诗都停留在议论谁都知道的史实和结论上。
      “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应该是作品的高境界。

      3、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最重要的莫过于意境的营造,形象的表达和独特的感受了。在“青红酒”的诗作中,有几首咏物的作品,在抓住对象特性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应该说写得很好的。比如“又见凤鸟至,临风抒浩歌。”(《墨竹》)“大红大紫逞几时,转眼光消气焰空。”(《烟花》)“古来鼠辈聪明者,谁见其成大事情?”(《鼠》)等等。但是在诗歌的独特性上,有的作品显得不够有韵味,如《筹岩忆静》:“旷壑绝尘天籁鸣,幽谷潺湲水云轻。空山鸟语啼清脆,玉树琼花闲春庭。”诗作过于强调画面多层面的美,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后两句子应该另起波澜,诗的形象为的是诗的独特,所谓的“起承转合”也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独特性的话题,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早在去年奥运会举办之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主题歌征集活动。据介绍,太多的应征作品总不忘高喊一些看似激昂,实则空虚的口号,诸如“在五环的光芒下”、“让我们高举奥运的旗帜”然后怎样怎样,这些作品的一个致命不足,就是那些空洞的歌词并不能真正揭示奥运的精神实质。针对这种情况,有位著名体育评论员深刻地指出其毛病所在,并推荐了一首不是为奥运会而作却相当准确地表达出人类对生命、对力量、对自由飞翔的向往,那就是汪峰的《怒放的生命》:“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的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寥寥几句,淋漓尽致地把体育的精神和生命的意志概括其中,让人在那动感旋律的渲染下,不由地热血沸腾。
      文学创作的独特感受,应该是直指人心的。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言家常。”那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化境,我想我是一辈子都达不到的了,只好兴之所致,胡乱点评。目下,太多的人在麻将和卡拉声中让自己陶醉,这都无可厚非,人各有所好。许是吾辈中人早先有点墨水在心中作怪,于今尽管物欲横流,且光阴已从指缝间悄悄流逝,但每每在平静中又心起波澜,总爱寻些怡性怡情的文字,借以撩拨自己尘封的浪漫而古典的情怀。既是如此,我们便要加倍珍惜同好情谊,也许正是在欣赏与被欣赏,批评与反批评中构建起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其中完成一次次的心灵旅程……
      祝愿醇香的“青红酒”们温润我们的“原创”。
      (这两天胃难受,唠叨了两三天还不知道能不能表达出某种意思,将就了哈。)



赞赏文才与胸怀,祝秋安!
发表于 2009-10-25 23: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后来对手们都走了,论坛上没人可让你生气了,于是论坛也没“生气”了。
经典!仰视一下,呵呵
发表于 2009-10-26 05: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来自: 新加坡
( 说实话,我们在这里作文发帖,也不可能象做规范的论文那样,讲究自圆其说,讲究内在的自洽性与系统性。天天做那样的文章,会累死人的。)


这话说得贴切,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我写文章向来不讲究什么格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这就是论坛的自由性,不必处处受缚,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问好楼主!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0-26 14: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先生字字珠玑,大家风范。句句读来如饮醇茶,令人飘飘然有习习生风之感。敬之,佩之!

老东生性疏狂,放荡不羁,原以为论坛上下,衮衮诸公不过如此而已~~~

见先生妙文,才知原来我长乐还有人才,吴航不愧邹鲁!

请以后先生无论如何多发好文,多加指点!!!
发表于 2009-10-26 1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我们在生活中本就压力重重,论坛的作用本就在于无拘无束,释放一下心灵.

能在此结识一些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也算是一幸事.

在原创以来,我看了原创许许多多的帖子,现在的,以前的.可以说,有才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但令我可惜的是,很多都失之交臂.

<诗人之死>这篇文章,大家各抒已见,引发探讨,就我本人来讲,是非常喜欢这类文章的.尤以沙漠之鹰与LZ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你们的辩才令我望尘莫及啊.

很是盼望朋友得空的时候常来.
发表于 2009-10-26 2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只要我们心怀真诚,就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
发表于 2009-11-21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神龙现身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8 1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先生之言,字字珠玑,让人叹而观止。

现将先生几篇文章合并一起,以便各同好学习。

大胆占用九狮兄的一贴地方,九哥莫怪兄弟!
发表于 2009-11-28 2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东邪版主此举甚好。方便我们进一步学习。支持,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