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黄氏入闽始祖发现.......

[复制链接]
查看: 7708|回复: 1
发表于 2005-4-13 2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黄氏入闽始祖新发现


东汉末年入闽定居福建仙游


  


   最近闽清六叶祠举行活动,纪念虎丘黄氏入闽始祖黄敦,吸引大批海内外虎丘后裔参加,包括许多福建各地其他世系黄氏入闽始祖后裔,促进了福建黄氏源流研究,取得可喜的学术交流成果。

  通过交流发现,中原士族南移入闽四大姓之一的黄氏,起初迁徙入闽的始祖并不只是黄敦,还有黄道隆、黄膺、黄岸等5人,他们全是河南固始县人,其中黄道隆东汉末年即已入闽,定居福建仙游县,为迄今所知最早中原黄氏入闽始祖。

  黄道隆,河南固始人,曾任会稽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弃官入闽,隐居今福建省仙游县平朋山,俗称双阳山。后迁徙到泉州居住,中原战乱稍平,他又回河南固始县。东晋建国初,其裔孙黄元方再次入闽,任福建省晋安太守,晋安就是现在的福州,其居住地现被称为“黄巷”。他卸任后就不再回河南固始县,而是迁居泉州乌石山,其后裔遂自称紫云派,尊黄道隆为紫云黄氏入闽始祖,从现在能够查找到的史料看,黄道隆应是黄氏人闽第一人。

  黄膺,河南固始县人,777年随唐太子李适平叛大军入闽,行驻建州(今福建南平),后定居福建邵武禾坪,其后裔遂自称禾坪派,是目前海内外著名的黄峭世系高祖。黄膺是位经学专家,当地乡亲称他“五经先生”,他由固始迁居福建邵武后,专心研究学问,以五经课育子弟,一批当地文人聚集在他周围,一起终日研易读经,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黄敦,跟王潮、王审知兄弟关系密切。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王氏兄弟在光州固始起兵,他和弟弟黄膺(与禾坪黄氏人闽始祖黄膺同名)响应,为王潮、王审知兄弟重要部将之一,王氏义军一路南下,渡黄河,过长江,所向披靡。王潮最后据有福建,被唐昭宗正式任命为福建观察使,成为福建的实际统治者。战事稍平,黄敦便将在河南固始的家眷接来,想长居福建。王潮死后,其弟王审知继位,黄敦助他征战四方,战功卓著,王审知意欲提升他官职,他婉言辞谢,不求高官厚禄,只求日后子孙能安居。他向王审知讨安置家眷之地,王审知问他,尔心中可有合意的么﹖黄敦回答:已相中梅溪坪(闽清县)盖平里有一背山面野之田畴,山名曰凤棲山,愿得是处搭庐建舍,以供子孙居处。王审知爽快答应。黄敦便在其上筑室建堂,曰“积善堂”,因其庐轮廓似伏虎,又称“虎丘居士”。黄敦生有6个儿子,6个儿子以后各自分枝发叶,其子孙便称黄氏“虎丘派”。

  黄敦的弟弟黄膺,字世铭,与禾坪黄氏人闽始祖黄膺同名,战功卓著,跟随王审知左右,从河南固始接来家眷后,初居住福州城内。他儿子黄义村,义村再传至黄宾。黄宾曾任长乐县令。后闽国王氏政权内讧,上层乱成一团,王潮、王审知兄弟苦心经营的基业,已到了土崩瓦解边缘。黄膺知大势已去,不愿陷入其间,也不愿做牺牲品,遂将家眷从福州城内迁往长乐,于背山面海的青山下置业安居。黄膺果然有先见之明,他迁出福州城后,不久城内果然发生大乱,王氏一族及与王氏关系密切者全家死难者不计其数。黄膺一家安然无恙,且日后子孙昌盛。因其居于青山,这一派便称为青山派,尊黄膺为青城黄氏入闽始祖。

  另有学者根据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福建虎丘黄氏谱序》载:“……炳炳彪彪,迨李唐季世,中州多故,强藩陆梁,纠纠纷纷,时有显祖五公敦,六公膺者,避地从王审知入闽。五公敦聚庐闽清凤棲山下,六公膺长长乐,裔居青山,而身徙邵武禾坪。”认为青山派黄膺与禾坪派黄膺,实际上是同一个人,但据史料记载:前者是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年(893年),随王审知入闽征战;后者是唐代宗大历十二年丁巳年?777年?随唐朝太子李适入闽平叛,因此,两个黄膺不可能是一人。


  黄岸,同样是唐末避乱人闽。其后代有黄琮、黄禹两兄弟,皆宋绍兴年间进士。黄琮任晋江令,黄禹先任永春令,后擢御史。致仕后乐晋江仁和里之佳山秀水,于是占籍居住,自号“檗谷无双”。这一派的后代子孙就称为檗谷派,尊黄岸为檗谷黄氏入闽始祖。○黄笃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2: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