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今百家姓寻祖宗发源地

[复制链接]
楼主: 九狮七条龙
发表于 2009-5-11 2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郴州来自: 中国湖南郴州
俺是王
发表于 2009-5-11 23: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没有"柯"....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23: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没有"柯"....
弓上衣 发表于 2009-5-11 23:33

柯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广佈华南、东南亚一帶。入《百家姓》第164位。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2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1、出自姬姓,始成於春秋。吳國有個叫柯虜(盧)的人,是吳王的兒子。他的後代就用他名字中的"柯"字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2、出自姜姓,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為姜子牙的嫡系子孫,源出齊國。
3、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後世子孫稱柯氏。
4、古代羌族、鮮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後代子孫亦稱柯氏。
发表于 2009-5-30 08: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我还以为陈是第一哦
发表于 2009-7-1 15: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湛江来自: 中国广东湛江
俺性杨
发表于 2009-7-5 0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班牙来自: 西班牙
有没有姓游的资料。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有没有姓游的资料。谢了
师傅的徒弟 发表于 2009-7-5 01:14




天下姓氏各有其源。姓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仅是代代相传的血脉延伸,也包含着生生不息的历史传承。游姓从何而来,在历史长河中又曾有过怎样的轨迹呢?天下游姓“中兴”于任县,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如是说———  ■任县游氏
  据史料记载,“游”受姓于春秋时期姬姓郑国,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中华古老的姓氏之一。春秋末期,郑国动荡,游氏迁至任县。“任,晋县,今属广平郡。”而游氏郡望立于广平任地,则源于北魏朝中赫赫有名的任县“游氏三杰”。
  日前,邢台考古工作者与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有关人员在对任县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座南北朝时期古墓,经研究考证,古墓的主人为北魏假梁郡公游雅。游雅,字伯度,公元403年生于任城,少有高才,天资聪颖,素有过目不忘之称,且练就一手好书法,十五岁便成为当地名士,后仕官北魏,历任中书博士、著作郎、太子少傅、雍州刺史、秘书监等职,晋爵假梁郡公,公元461年卒,终年58岁,葬于家乡。据《任县县志》记载,游雅祠在任县庙上村。
  游雅墓现存一高大土冢,封土高十米,东西长约30米,南北长约25米。据考古专家推测,古墓中埋藏有大量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在研究游氏姓氏文化,任县历史变迁以及南北朝时期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除游雅外,“游氏三杰”还包括游雅堂弟游明根和游明根之子游肇。北魏三游,誉满当朝,为后世所称颂,故宋修《百家姓》称:“游,宫音,广平郡,系出姬姓,郑穆公子游吉之后。”这里所称广平郡是因任县曾属古之广平郡,并非现在的广平县。据此可知,广平任地是天下游姓的郡望,即今之任县。
  ■游氏外迁
  据《黄帝传》一书记载,唐元和五年,游肇八世孙游植和游匹兄弟二人自广平任地、颍州经过江西辗转至福建莆田。游植时任大理寺评事,到莆田安居。游匹博通地理诸书,在福建建阳长平定居。公元1654年,莆田东南再次遭受海寇侵扰,福建沿海一些游氏迁徙到台湾诸岛垦荒屯居。“由此可见,福建游氏和台湾游氏同出于‘广平氏’,即今任县。”9日上午,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向记者推测到。
  ■游氏“中兴”于任县
  据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介绍,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游姓起源于河南新郑,如今却鲜有游姓后人;兴盛于任县,福建与台湾游姓后人均从任县迁出,任县周围县市游姓也源于该县。
  如今,任县作为郡望之所,遗迹众多,除游雅墓外,县城北街仍有游家巷,游家井。县城老文庙内供奉北魏三游牌位。
  自2007年始,任县政协决定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将游姓起源变迁作为重要课题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0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俺性杨
磨勒洗人 发表于 2009-7-1 15:50



杨氏

杨姓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谱系类》录有:《杨氏血脉谱》2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1卷,《杨氏支分谱》1卷,《杨氏谱》1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忄音)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姓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
    宋至元明时期,私修的杨姓家谱为数不少。元末战乱,杨氏衰落,谱也残缺。明初,分别任司仓、通判的杨氏兄弟罢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献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继去世。为继承先辈遗志,杨士奇与从兄杨思贻遍访博求,虽为片纸也谨慎过录,积十多年努力,编成《杨氏家乘》。《杨氏家乘》第一部分为族谱,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为家谱,以示尊重亲人;以后依次为杨氏人物事实、哀鞔文字、杨氏人物遗文、赠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杨氏行事的名贤文字,总共20卷。
    清代为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20世纪8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杨姓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杨姓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
    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
    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

杨氏字辈。
杨氏祖先共赐字四百个,共四百个字辈,以《宗》为第一代,《效》为第四百代的字辈辈份排列,四百字辈为杨氏家族所有杨氏族人的字辈,任何姓杨的后人将必根据四百字字辈来排的,如果到了第四百代传人以后又开始于第一代《宗》字辈开始重复下去!下面的排序是以左往右循序排列!
=====================
↓↓↓杨氏字辈↓↓↓
=====================
宗可永应显,玉正文承先。
丕耀修纪敦,仁钦祈天运。
福荫云礽雍,睦克绍必受。
光荣昌胜秀,再通华长呈。
中之起振廷,建春遂旺峰。
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
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根。
基百年世代,流芳才高诚。
学亨堂前攀,丹桂林树婷。
原景政俊方,钟鸣胤安司。
纯宏齐盛大,述继绪新灵。
志道怀锡发,祥敬守庭番。
献登崇孝友,良进全美嗣。
敏焕章立念,思泽启纶经。
整舟有如仕,培玄首清白。
泰明凤金殿,飞龙遇禄延。
寿毓祺心定,茂元贤开保。
隆源兆梅石,耆维与宜增。
畴本允捷位,其占来初为。
贵广聚居肇,礼宅作嘉纲。
瑞垂量益济,集萃红象化。
照笔一变自,殊千刻策富。
要功银孟洪,灿曾时三知。
杰祯汉隋相,尉君武科举。
锦唐宋奇勋,太师奉旨令。
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
虎跃腾满门,烈鼎丰壮凌。
慎裔靖康宁,兰辉映声复。
昭著秋范伟,业廉洁行顺。
晋乾坤序常,存香统略王。
衍庆里载南,义怡佑尚恒。
辅都邦炳利,在上换乎真。
强喜善性以,贯遵闻待久。
关稀宣佐彝,训用典达须。
公枝超尧伯,士容让彰魁。
子凝熙庶治,教材器梦权。
徽鳣襄风飘,儒手贻燕翼。
宪麟祚群人,艺苑念生淑。
信绵恩惟铭,彦内单眷仲。
鸿从地加田,九印四乃效!
=======================
杨氏取名制度:
第一条:生为杨氏后人取名一律为:杨,开头.
第二条:杨氏后人姓名由:杨姓加字辈加名组成.名字必须按照字辈取名字,必须把字辈加在姓之后,名之前。如果不按照此方法取名,将不视为杨家后人.
比如:我们姓杨,那就是以杨开头,加上您属于的字辈,如果您是文字辈,那就是姓杨,字文,在加您的名:有姓才有名,那最后一个字就是您的名字。名:最多为两个字。
字辈就是在四百字辈里有一个字属于您自己的字辈.
注意:字辈不得胡乱取用,越在前的辈份越高,越在后的辈份越底。
假如姓名为:杨文强。其诠释为:姓《杨》,字〈文〉,名〈强〉。
如名字为:杨文强龙。其诠释为:姓《杨》,字〈文〉,名〈强龙〉。
第三条:取名时不得与长辈重名。
第四条:杨氏字辈辈份排列如果重第一代一直延续到了第四百代(效)字辈以后,且又重第一代开始依次循环,千秋万代传续下去!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7-17 17: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没有姓辜和姓柴的吧,还有。姓李的绝对不是第一。第一应该是张。第二是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