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福州长乐景点

[复制链接]
查看: 6969|回复: 3
发表于 2009-4-18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一、  玄义玫瑰圣母堂
始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天主教福州教区原主教郑天诚亲自规划兴建而成,为目前全省最大的天主教建筑群。石砌的山路两旁盛开争奇斗艳的玫瑰花,左侧分列着讲述耶稣受难故事的14处雕塑。景观建筑有天阶、徙屺桥、思母亭、钦一斋、慈云楼、儒略书院等。其中最宏伟的建筑是西方教堂风格的玄义玫瑰圣母堂,可容纳2千多人在此朝圣。每月13日玫瑰山庄对外完全开放。
二、  蒲竺寺及500罗汉山
位于猴屿乡浮岐村,原名保福院。《八闽通志》寺观卷载:“保福院宋嘉定中建。”寺内残碑亦刻:“保福院僧法超为师叔应竖寺酬还心愿铺嘉泰辛酉(1201)夏题。”1998年代当海内外乡亲筹资200多万元,先后修建天王殿、大雄宝殿、仙君殿、观音殿等佛殿,新造7层30米高的石塔,寺后上山沿途分布500尊石雕罗汉。
三、  长乐博物馆
占地面积二十亩,主体建筑共四层,整体高度21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长乐历史大观馆、闽剧馆、“一代才华郑振铎”展厅、林其文美术厅、中国长乐集邮馆、中国长乐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以及文物收藏室、采编室、研究室、茶艺轩、多功能厅等,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交流、休闲于一体。
四、  云门寺
云门寺坐落于航城街道洋屿村鹤山,宋嘉定间始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著名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下西洋驻长乐时,曾维修该寺,现存建筑还保留明代风格。大殿为单檐悬山顶,木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前有庭院,左右相对而立钟、鼓楼,均为攒尖顶。寺内还存有清光绪十六年铁钟一口。寺周风景清幽,昔人有云门十五奇之称。寺旁摩岩石刻琳琅满目,其主要有清咸丰间郑宪庆录宋状元黄裳、枢密使郑昭先、明代林鸿等游云门寺纪游石刻。寺后尚有宋郑昭先之父郑王圭墓道石雕。
     1986年4月29日,经长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内容包括寺周摩岩石刻,墓道石雕等。
五、  芦际潭森林公园
芦际潭森林公园位于距长乐城区3公里的五竹村,总面积约12000亩,以我市西北山区蟛蜞山为中心,包括复老山、狮头山、石龙山等山林。公园内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是密林深处一个高约12米的瀑布,西侧岩壁上有明万历年间的摩崖书刻“芦际潭”,东侧岩壁上的“霖雨苍生”则是后人为纪念明崇祯年间长乐知县夏允彝来此设坛祈雨而刻的。
六、  显应宫之彩绘泥塑神像简介
显应宫挖掘出土的彩绘泥塑神像完残共计44尊,分布在前后殿的5个神台上。后殿正中神台祀本地主神“大王”,东侧神台上的神像在挖掘出土前已移离台位,西侧神台祀福州地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陈靖姑夫人。前殿东侧神台上供奉海神妈祖天妃。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殿西侧神台上供奉的群塑,居中者坐像高88厘米,人们称之为“巡海大臣(神)”(福州话中“神”与“臣”同音),其左侧一尊为番人形象,余尊与居中者一样均着明代太监特有的服饰。长乐是郑和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民间以“十洋成市状元来”歌颂郑和下西洋对长乐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至今长乐还有郑和留下的众多珍贵遗迹。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福建师大历史系等单位的历史、文物专家专程来此考察,发现塑像与明万历年间罗懋登著神话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记》中,关于郑和的插图及文字描述完全一致: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结合塑像形成时间、雕塑手法、人物形象、服饰特征,以及当地历史、庙内供奉诸神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考证,专家们认定,群塑主神原型确为明永乐年间统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巡海大神(臣)”组塑被复制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并送往台湾展出。经国务院批准,显应宫出土彩绘泥塑神像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  琴江满族村
琴江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位于闽江南岸,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距长乐市区4公里,闽江口15公里。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为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清雍正六年(1728年),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水师旗营布局相似太极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
据琴江志载,林则徐多次来到琴江,江滨照壁曾书林公墨宝“海国屏藩”。萨镇冰为贾氏海军世家墓园题写“江城海域”碑刻至今犹存。琴江的“福州三江口水师”是中国海军的摇篮。琴江水师最辉煌的一页是参与甲申中法马江海战抗击侵略者。统领黄恩录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率部奋勇杀敌,600名官兵中壮烈牺牲100多位。后人奉旨在村中敕建“忠魂堂”,设置烈士灵牌。至今每年七月初三举行公祭活动,村民们自发来到江边放送水灯,剪纸焚香,祭奠先烈英灵。
旗人街    琴江村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洋务运动后,水师旗营中青年人纷纷投入船政学堂,毕业后成长为中国海军的栋梁之材,其中将级3名,上校级4名。如与萨镇冰深交的民国海军少将贾勤。近代的如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曹维廉,我国海商法奠基人黄挺枢教授,荣获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称号的指墨山水画家李育中等
八旗水师博物馆
琴江村民每人都会三种语言:普通话、福州话和满族“旗下话”。村里有一种名叫“台阁”的民间文娱活动,由旗人祖先从北方带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琴江还是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出太平港口转舵出海之处,村附近有郑和修建的云门寺和妈祖庙。
    琴江地理区位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开发以满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前景广阔。琴江全体满族同胞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的未来!
八、  显应宫
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距今已有860多年历史。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此后,由于一场风暴海啸之类的特大天灾袭击,显应宫随同邻近的村舍,一夜之间被风沙掩埋在地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若干年后,人们在这里又建起了村庄,村的名字叫“仙岐”,却没人知道显应宫及其“仙人”们就在村庄的地下。1992年6月21日,福建日报登载了国务院批准建设长乐国际机场的消息。事隔一日,机场所在地仙岐村的一位村民在村居中的一块沙丘挖沙,挖着挖着,竟然挖到了一堵墙!当地政府获悉后迅速与省市考古部门联系,派人指导现场挖掘。一个月后,沙丘变成了沙坑。数十尊大小不一,栩栩如生的彩绘泥塑神像展现在人们面前。国家文物学会罗哲文会长、故宫博物院单士元院长以及国内著名古建筑专家马瑞田、杜仙洲等教授,闻讯前来考察指导,并题赠墨宝。专家们指出,这是福建省迄今为止发掘的数量最多,群体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泥塑神像群。从《长乐县志》查知,显应宫曾被列为县内十五都的名胜古迹。当时显应宫俗称大王宫,因前殿祀有妈祖神像,又称天妃宫。显应宫出土重见天日之时蝴蝶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蝴蝶庙。
现有的显应宫景点分为地面新宫和地下古宫两个部分。根据古建筑专家规划设计重建的地面新宫,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分为前后座两个部分,坐北朝南。前座主体建筑是观音阁,两边是回廊。观音阁高20余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其中观音坐像高8米。后座主体建筑是天后宫,按地下古宫原有布局及神龛、神像仿制。天后宫天井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钟楼台阶是地面新宫与地下古宫的通道。
观音阁(点击查看大图)地下宫为二进结构,四周为土筑和石砌围墙,宽13.2米,深26.4米。据考古专家考证,出土的建筑构件柱础有两套,一套明代,另一套清代。这说明出土的庙宇可能是明代建清代修的。门口一面碑刻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由此确定,这座庙宇是在160多年前的这次重修之后被湮埋地下的。
地下宫内共有五个神台,分别供奉不同的群塑神像。二进殿内共有三个神台。正中神台供奉的群塑主像为本地的当家神“大王”。西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福州民间普遍尊祟的一位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夫人陈靖姑。东侧神台出土时并无神像,但在外墙和前殿西侧神台的地面却又多出几尊。于是人们就把这几尊塑像放在了这个神台上。前殿东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妈祖天妃。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前殿西侧神台上的“巡海大臣”群塑了,七个神像中除一人为“番人”外,其他六个均着太监服饰。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福建师大历史系的几位历史、文物专家专程来此考察,从塑像形成时间、雕塑手法、人物特征、服饰特征,以及当地历史、庙内供奉诸神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考证,一致认为,这组塑像大约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比东侧妈祖塑像略晚一些形成。居中者塑像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完全是明代宦官特有服饰,就是统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而郑和身边的“番人”,有人认为可能是从第四次开始协助郑和下西洋的西安清净寺掌教哈三(哈桑)。哈三是西亚北非人,由于他在“危险海峡”为郑和船队安全引航功勋卓著,所以他与郑和一道被后来的行船走海人奉为“巡海大神”。
据考古发掘报告,如果不是因为村民发现后自行挖掘,造成人为的破坏,而是一开始就由考古部门进行科学的挖掘,可以说显应宫遗址一切将是完好如初的。出土当初,神像身上朱红、嫩绿、金色等色彩亮丽鲜艳,表情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建筑物的柱子虽然腐烂剩下壳子,但还都立着。考古专家认为,显立宫遗址是一个突发事故形成的。在防风林带建立前,沿海的风沙灾害十分严重。在某一次突发的风沙灾害中,大风将显应宫的瓦片掀去,大量的沙子沿着屋顶椽板的漏洞,急速地在庙内堆积起来。先是在后殿的东侧,人们忙将神像搬到前殿和庙外,然雨更大的风沙来了,人们慌忙撤出宫庙,风沙很快将整个宫庙淹没。现有的地下显应宫,除了前后墙、神台及塑像保留出土时的原来遗迹外,地面、柱子、屋顶等都是新建的。
九、南山公园
“登高堪怀远,养寿籍怡情。得闲随兴,拾级南山,听水声缱绻,燕语呢喃,仿佛劳尘顿洗;看亭塔牵云,廊桥垂拱,分明心地一宽。悠然作东篱之想者,不惟当年陶令也。”——摘自《南山赋》。
发表于 2009-4-18 19: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沙发~~~
发表于 2009-5-12 18: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板凳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5-12 1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