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远航避风港今朝繁华地

[复制链接]
查看: 3311|回复: 5
发表于 2004-12-18 1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昔日太平港今高楼林立 高楼尖顶犹如远去楼船



长乐太平港现状
用于祈愿的铜钟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文献

[IMG][/IMG]



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探访关于郑和的遗址,地处东海之滨,闽江口南岸的福州长乐市,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里程碑。长乐最宝贵的财产——除了天然的避风良港,丰富的物产,悠久的造船史,还有郑和七下西洋多次起航于此的骄傲。

太平港
远航前的避风港湾

     驱车69公里,在福州开往长乐市区的必经之路上,十多米高立体三角的巨幅宣传标志上“中国长乐  郑和下西洋的港口”几个赤字,三十米外也能看到。此港口乃太平港是也。

    按旧时情况,太平港南北之乌龙江、南台江会合之后,自罗星塔至洋屿一段,从南岸之长乐吴航镇到北岸之马尾三岐山、君竹一带,江面最宽有二十多华里。尤其长乐之上、下洞江,不但江面宽阔,且两岸山峦叠翠。暴风骤然降临时,闽江面上浊浪排空,而北丘山上石龙岭与石屏山就成了天然的屏障,上、下洞江却是一碧万顷,渔歌互答,是闽江下游最大、最好的避风港。

    李齐品,长乐郑和研究会会员,20年前“奉命”编制长乐地方志。这位七旬老人时常感叹,关于郑和的故事,他已经听了一辈子了,但是和许多长乐人一样,他也只是当故事听听而已。李齐品说,小时候,他远在印尼的父亲就时常讲起,三宝太监是神,非常灵验,印尼人到处都供奉着他。父亲告诉他,印尼流传的故事中都说到,郑和下西洋是从长乐太平港出发的,当时成千上万的大船停靠在港内,黑压压的,几乎把大港都填满了,看不到海水。

    六百年后,原来的太平港由于泥沙严重淤积现已成为小河,只有二三十厘米宽,最宽的地方也不及四五十厘米,涨满潮时,只能通航二三十吨的小船,被长乐人称为“河下江”。太平港更大的部分被长乐市区一幢幢林立的高楼所取代。

    尽管如此,若遇到特大台风,还是有不少帆船顺潮入长乐港停泊避风。正因为有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郑和奉使西洋时,“舟师累驻于此,伺风开洋”。据《六里志》记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期间多次驻泊太平港,少则两三个月,长则十个月。

三峰寺塔
瞭望高地  整船待发

    三峰寺塔,原名圣寿宝塔,又称雁塔、南山塔。塔身高27.4米,共七层。前来接待记者的是旅游局工作的小李,仅二十多岁的模样,却能熟悉地穿梭于长乐市南北,带着记者游览每一个郑和的遗迹。面对镜头,小李从容地作着介绍,对记者的惊讶,他倒是很不自然地笑了笑说:“郑和,对于我们长乐人来说,太熟悉了……”

    侧身穿行在空幽的塔阶上,每向上一层,就得绕塔一周而行,各层的塔壁多有浮雕,有的壁龛内也有圆雕,多取材于佛教故事,造型生动、神态逼真。上得七级浮屠,风始终冽冽地打在脸上,空气中,一股略带潮湿的气味静静地弥漫。小李告诉记者,在塔顶上整个长乐一览无遗。现在看下去是成片的高楼,在600年前就是成片整装待发的船队。塔的西边便是太平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启程之处,庞大的船队每次都停靠在这里等待季风和潮汐。掌控庞大的船队是需要高度的,正对太平港有一个凸起的高地,那就是现在长乐市区的南山。
    三峰寺塔,既是当年郑和俯瞰其庞大船队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在经过郑和在内的几代人的多次修复,仍巍然屹立。

碑文一记
留住28年航海伟绩

    1433年,郑和航行终因耗费巨大等原因而被突然叫停。禁海派开始大规模销毁郑和出海档案。到了明代中叶,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手资料几乎完全失去。

    1930年的一个早晨,长乐南山农民依木正在为自家翻建新房。却未曾想到,他一锤下去,凿开了史上振奋人心的航海伟绩。

    依木挖出的,正是史学上唯一由郑和亲手撰记的石刻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此碑高1.62米、宽0.78米、厚0.17米。碑文楷书,共31行,计1177字。碑额正中镌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着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碑正文四周镌刻缠枝蕃莲花纹,尽管个别字迹模糊,但尚完整可读。当时的长乐县知事吴鼎芬遂将此碑运回县署。

    《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系明宣德六年?穴1431年?雪冬,郑和、王景弘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驻泊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开洋时留刻的,是郑和撰记的石刻实物。其碑文对订正和补充史书记载中的某些错误与不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碑文写道,“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巨浪如山,……而我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碑文详细记载了郑和船队七次奉使西洋的时间、地点、人员,及与所到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情况。

    如今,此碑被保存在长乐的郑和史迹陈列馆内。

铜钟一口
祈保西洋往回平安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为祈保往回平安,在长乐驻节十个月之时,发愿铸造铜钟一口。在长乐南山上,记者见到了存放在天妃宫的这口铜钟的复制品。这口铜钟身高68厘米,厚2厘米,重77公斤,钟体呈褐绿色,肩表面有浮印纹饰,并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等字样。

  从《天妃灵应之记》碑中得知,今年春?穴宣德六年春?雪,“仍往诸番,舣舟兹港,……钟鼓供仪,靡不具备”。证实此钟是“钟鼓供仪”中的“钟”。从铸钟铭文“祈保西洋往回平安”看,可见官军们每次下西洋往返时,把此钟作为祈祝之用。再从钟铭祈内容和铭文风格来看,无不与《天妃灵应之记》碑相符。

十洋街
昔日繁华今朝犹在

    长乐民间流传这样一则故事,郑和军队在太平港备汛期间,防范措施非常严密,任何人、船舢不得靠近官家大舰。而到了出发前,装载各类新鲜食物时,外来人剧增,需要一一检查通行腰牌,守城士兵应接不暇。所以有长乐籍官兵就凭着对方的乡音予以放行。原来长乐方言将“我”字往往念成“伪”。守卫官兵喝问一声:“谁?”对方如是长乐百姓,则一定回答:“伪”!无怪乎,长乐有句古谚云:“十洋成市”始于永乐间郑和使海之时,太平港成了繁忙的商埠,真有“碧水停舟通万国,桅墙如林赴九洲”的情景。

    “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奏集如市”。永乐宣德年间,水深巷宽的太平港成为郑和船队驻泊地,为庞大远航船队筹积钱粮和生活日用品、军械物资以及用于海外“通贡”之生活的手工业用品。原来只是一条仅“百步”就能走到尽头的十洋街,此时不得不容纳郑和的数万官校旗军,食息补给于此,带来了船舶维修,招来了四方工匠。这弹丸之地,顷刻间商店开张,贸易繁忙、商贾云集。

    也许,就连郑和本人也始料不及,600年后,明帝国船队为这条街带来的繁华依然未减。不但他当年的冒险、拼搏、探索的精神留了下来,今天这条街还是长乐最为繁华的闹市之一。这条街的一头,不少居民在自家门前摆起小摊,向游客兜售一些自家腌制的水产品和手工艺品;另一头,“FUN”、“肯德基”响着快节奏的音乐招徕着来来往往的客人。按照李齐品老先生的话说,长乐人赢就赢在“拼”字上。
发表于 2004-12-30 1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很好![emb6]
发表于 2005-1-2 22: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第一张是在哪里照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4 2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塔山啊。。。。。。。。
发表于 2005-1-6 19: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哦,难怪这么熟。
 楼主| 发表于 2005-8-27 1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远航避风港今朝繁华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