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诗里的福州山色风光

[复制链接]
查看: 30129|回复: 3
发表于 2017-3-21 1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本帖最后由 琴剑论坛 于 2017-3-21 12:56 编辑

古诗里的福州山色风光

林国清 林荫予

0100.jpg



福州的民间谚语说:“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其中只有三座山高耸挺立,其余六座山都比较矮,或隐藏在宅院大墙之下,或根本就看不见。这六座是什么山呢?各有各的说法,我们一定要说个清楚是没有意义的。但“三山现”的三座山却是明明白白的是屏山、乌山和于山。也因此,福州别称“三山”。


城区“内三山”


福州于唐末始称 “三山”。唐代以前,福州的城垣叫“子城”,只包围一座屏山。唐末王审知建罗城,又建月城,向南扩展,才把于山和乌山包围进来,成了福州城内“三山”,成了“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独特格局。所以宋梁克家编的福州第一部志书就叫“三山志”。自此之后,“三山”成为福州的标志和代词。因为“三山”皆在城内,所以又称“内三山”。


据说汉代闽越王无诸就是靠着屏山,才能“凭高据险”,所以又叫做“越王山”。宋李觏《越王山》诗曰:“蜡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宋代山上有“越山亭”。陈襄《和程公辟越山亭》诗写:“荔子园林海日边,幽亭更在碧云巅。江山旧是无诸国,楼殿今为极乐天。五马知君多暇少,一樽惟我共游遍。须知白首留连意,已有新诗寄北船。”当时的越王山上有“荔子园”、“越王亭”等胜景,令人流连忘返。元代的萨天赐、贡性之等人的诗,都把越王山写得很美,如:“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藏虎豹关。”“暑光晴散越山台,万壑千台锦绣开。倚枕僧钟云外落,卷帘渔唱镜中来。树藏茅屋鸡声断,露湿松巢鹤梦回。安得画图分隙地,移家仍住小蓬莱。”明代更有喻应益《登越王山》诗说:“遥天海色满高邱,历历山川海上头。选地得幽如在野,望春宜远更登楼。千村景驻林花霁,三市烟和井树浮。无复闽王遗迹在,空余松老不知秋。”明驸马都尉王恭跨山筑城,建楼其上,曰 “样楼”,令其他城楼皆以此为“样”,故称此山为“样楼山”。明曾异撰《登样楼》诗写:“数千年事在双眼,十万人家第一楼。”后“样楼”改称“镇海楼”,民国时为“林森纪念堂”。


乌山全称 “乌石山”,也称“射乌山”,据说是汉代何氏兄弟引弓落乌于此化为石,故称。宋代福州郡守程师孟说:此山登临之胜,可比道家蓬莱三山。遂改名为道山。山上有“宿猿洞”、“凌霄台”等三十六奇景。宋代蔡襄有诗诵凌宵台:“峭拔几千仞,独高无四邻。低徊倾北斗,突兀起东闽。”明郑善夫《游乌石山》诗:“道山秀盘石,春半更婵媛。海水双江入,岩花二月繁。衰容防草味,故老问桃源。怜尔南游思,风烟数断魂。”徐熥《登乌石山》诗:“绝巘分青霭,高台接绛霄。钟声多近寺,墨迹半前朝。径小疑藏洞,山穷忽遇桥。凭栏时纵目,沧海望中迷。”傅汝舟说:“大江烟下灭,低月雨边明。”喻应益说:“凌霄台倚白云平,日日看山不出城。”陈勋说:“览胜赏心倾倒极,浩歌惊起暮楼鸦。”僧惠颠说:“极目送斜晖,遥遥海天碧。”直至清代蔡大鼎还有《九日登乌石山》诗写:“闽山第一推乌石,此日登临慕古风。多少纸鸢飞碧汉,往来旅雁傍丹枫。数里城郭金汤固,八郡河山带砺雄。回首越王台不远,翻教异客意忡忡。”九月九日为登高日。可见当时“乌石山登高放纸鸢”是福州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于山在城之东南,与乌石山对峙,“眉目海上,耸若双阙”。传说此山原在闽江口,为战国时的于越氏族所占有,称“于山”,以后由六只巨鳌拖到福州来,所以又叫“鳌峰”。山下有地名曰鳌峰坊;山上则有鳌顶峰、揽鳌亭、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等。又相传何氏九兄弟在山上炼丹仙去,今留有“丹井”等古迹,所以又称“九仙山”。此外还叫“九日山”,据说是闽越王无诸九日燕集之所。宋辛弃疾有《九日登九仙山》诗:“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能有几多愁,只有黄花依旧。万象亭中殢酒,九仙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九仙阁”即现在的“九仙观”,称于山二十四景第一。宋蔡襄的《九日登九仙山》诗写:“偶尔寻幽上翠微,游人啼乌似前朝。花间行印露沾纸,山下放衙云满旗。”清代有郭雍《九日登于山》诗:“聊复登高去,仙台一放歌。夕烟天外淡,疏雨鸟边多。秋色老如此,流年伤若何?蓬山不可接,江水落松萝。


北峰“外三山”


福州城外北峰山区有寿山、芙蓉山、九峰山三座名山,距城区约六十里,称外“三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寿山,在寿山村,主峰称高山,海拔约七百米,以产寿山石而闻名天下。宋代有黄榦的《寿山》诗写:“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莹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这是写寿山的第一首诗,之后中外文人不厌其烦争相来写。以“寿山石”或“寿山石歌”为题的便有林直、黄任、朱彝尊、翁喆、张伯谟、刘萃奎、梅瞿山等,其中以黄任的《寿山石》最有特色:“洞天生长小玲珑,俪白妃青又比红。怡情到老同燕玉,好色于君似国风。神骨每凝秋涧水,精华多射暮山虹。爱他冰雪聪明极,何止灵犀一点通。”寿山上有狮子头山,惟妙惟肖。宋朱熹《狮子洞》写:“碎石零落洞门低,半日游足腹空鸣。康乐莫辞双屐健,虎象只在狮头西。


芙蓉山与寿山毗连。深山密林,有天然岩洞,称灵岩洞,萦回几千米,有义存祖师的开山堂等,十分奇特。宋黄榦有《登灵岩洞歌》:“寒岩突兀山之阿,足履危蹬攀藤萝。岩下清泉响环珮,岩前古木交枝柯。当中洞门忽开豁,上有石屋高嵯峨。乾坤开辟已呈露,鬼神守护频挥呵。重门暗淡不可入,以火来照所见多。出门小洞亦奇绝,神龙奋怒吞蛇鳌。胜景如此难重过,手倚石壁频摩裟。安得雄思如悬河,长吟大咏复高歌。”旧有芙蓉寺,黄榦也有《宿芙蓉寺》诗:“万叠云山踏雨来,白云依旧压山隈。尊罍罄尽客怀恶,衣缕沾濡僧意猜。默坐香炉烟起伏,喜闻灵涧石崔嵬。五更清磬丁当响,参斗横空天四开。”清魏杰有《经寿山游灵洞岩》诗写:“百里寻幽步未停,崎岖石磴纪初经。青山不老名为寿,古洞无双空作灵。石室凿成霞绚烂,田珉流出玉珑玲。前冈更有芙蓉胜,深入云中望缈冥。


九峰山,因山九出而名。九山尖圆峻拔,翠竹参差不凡,若人间仙境。魏杰有诗说:“山是弥尼万古存,九峰环侍似儿孙。朝朝相见历相识,喜地欢天只不言。”山上有“九峰镇国禅院”,唐柳公权题额。有宋黄公度的《迎杨守宿九峰》:“木落闽山暮,云深野寺秋。寒花空照眼,浊酒不禁愁。宦拙羞奔走,时危且滞留。回廊供徒倚,万虑寄冥搜。”还有明谢肇淛的两首《宿九峰山》曰:“历遍崎岖翠万重,夕阳已挂寺门松。窗前平楚诸天界,云里青莲九叠峰。宝地半区谁布席?残僧数口尽为农。开山尚有宗风在,凄断斋堂午夜钟。”“千盘鸟道数重溪,荒黑藤萝路欲迷。门榜尚题前甲子,山云犹护古招提。松翻暝雨当空路,瀑卷晴云绕寺柢。隔尽万峰谁得到,平林一片鹧鸪啼。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南郊 “四案山”


《榕城考古略》说:“(福州)南面山四案:横山第一,天宁山第二,高盖山第三,方山第四。”横山即吉祥山,在台江区。山不高,但以其近城而知名。明代有张祥鸢的《横山雨行》诗:“公暇春耕去,农家半翠微。绿畴新水足,白屋闲人稀。棠憩云笼树,山行雨湿衣。青林烟火舞,稚子向日归。”一片农家风光。黄洪鸾《横山杂咏》则写其野外风情:“孤屿人稀到,春眠户晏开。茶烟初出竹,花影已登台。仆为寻僧出,书因借吏裁。落红长不扫,半是惜莓苔。山从平野起,石是隔川来。不数愚公谷,还疑严子台。云岭低拂树,江月近临杯。何处麋麂叫?萧萧万木哀。”旧有吉祥寺,可以“北枕渊明卧,南窗梁父吟”。

天宁山即藤山,也称烟台山,在仓山区闽江南畔,旧时多植梅,称“梅坞”,额“罗浮春色”,初春时节,花团锦簇,香浪雪海。明徐熥诗曰:“梅坞余残雪,疏枝冷不禁。去招梁苑客,同作灞桥行。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慎勿披鹤氅,树里恐难寻。”谢肇淛有《藤山看梅》诗:“不识山中路,逢人即问梅。繁枝围屋隐,老干压墙头。瘦藉轻烟补,开须夜雨催。春光未衰谢,携酒想千回”曹学佺也有同名的诗:“春日游灵谷,冬来卧故园。一年能再尝,此度更消魂。香密难分寺,林回屡换村。野禽窥乍散,犹自露苔痕。”皆以赏梅为内容。所以天宁山有“琼花玉岛”之称,为

南台十景之一,闻名遐迩。

高盖山也在仓山区,有三峰九岛,汉仙人徐登先在此修炼,后入永泰县,于是永泰也有了“高盖山”。元陈亿翁在山上种桃数百本,有溪曰“桃花溪”,以桃花为胜。明郑善夫《九日登高盖山忆旧游》写:“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只见黄花如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烟霞不断重阳路,勋业犹疑三径松。旧园萧条岁复晏,布袍芒履意何穷。”徐《登高盖徐仙峰》写:“此地仙坛古,寻梅到几峰。药炉犹汉制,松岛似秦封。石径歇归牧,山田耕老农。白云迷下界,不辨往来踪。”清魏杰有《高盖山》诗:“峰顶云如盖,岩前水作帘。玉华朝露冷,石宝晚风恬。丹灶烟谁续,仙家景可瞻。扶筇穿屐齿,鼓勇到山尖。


方山在闽侯尚幹乡,山高七百多米,从北而望,“如几如案”,所以叫“方山”;唐朝黄子野有诗:“早潮初上海门开,漠漠彤云雪作堆。一百六峰都掩尽,不知何处有僧来?”又诗曰:“九日江头醉不醒,满天风雨卧溪溟。定知酒伴无寻处,门外松涛独坐听。”明郑善夫的《方山》诗曰:“方山五片石,峥嵘七千寻。气象衡嵩敌,风云岁月深。百年大梦寐,九日此登临。愿卸红尘累,岩栖长道心。”从南而望则五峰并举,似虎欲奔,因此又称“五虎山”。宋太守王逵有诗曰:“众状皆穷险,兹形独擅方。坦夷中砥砺,端正外青苍。上帝围棋局,炎君避暑床。回嗟太行路,更近名利场。”汉代有个叫介琰的仙人隐居在山上,至今还留有仙坛、仙床、仙棋盘、仙脚迹。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结庐于山下,额“吟翠山庄”,经常登五虎山绝顶揽胜,就在“仙脚迹”的地方题刻“怡山良石,神仙所居”八个大字。并有诗曰:“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谷。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里剖寒玉。”明林德灿也有《游方山》诗:“五虎山头接太虚,飞花淡荡遍邱墟。莺声匝路云归尽,岚气侵衣日上初。绝涧危岩稀辙迹,怡山良石有仙居。扶藜载酒登临暮,自得狂欢烂醉余” 。


右旗左鼓山


晋郭璞《迁城记》说:“右旗左鼓,全闽二绝”。旗,就是旗山,又称翠旗山,在福州的右边(西面)。山势逶迤数里,高数百仞,有勾漏洞、仙人石、旗尾偃等胜迹。明陈鸣鹤《登旗山绝顶》诗说:“凭空引眺客魂惊,紫蓼丹枫接海城。烟树万株青断续,沙田千顷白纵横。云迷樵径猿先到,路绝人寰鸟不鸣。更上孤峰最高顶,九阍开处是瑶京。”徐兴公写旗山说“山当曲坞蔽千竹,路入平林生一峰。”杨庆琛“和其意”写:“如画山形展翠旗,闽南分峙鼓相宜。丹砂何必求勾漏?青霭遥看入武夷。树色苍茫溪远近,云光旖旎石离奇。一峰千竹开灵境,我诵兴公曲坞诗。


“左鼓”就是在福州左边(东面)的鼓山,也叫“石鼓山”,因山上有石如鼓也。与旗山相峙而立,成为福州的“双阙山”。是福州地区的第一个名胜风景区,有唐代的涌泉寺和几百段的摩崖石刻,被称为中国东南的“书法精品宝库”,此外还有奇岩、幽洞、古树、老屋等。历代文人给鼓山留下不可胜数的诗词精品,最著名的为明代叶向高的《登鼓山》:“屴崱峰高俯十洲,白苹寒渚海天秋。潮声近向岩前落,蜃气遥从岛外浮。平野苍烟迷故垒,夕阳红树带残流。摩岩读罢前朝字,乘兴还登最高峰。”明林世璧的《天风海涛亭》诗写得最惊险,诗曰:“仙岛郁崔峨,乘间此日过。山中迎羽盖,谷鸟杂琴歌。梵宇依林樾,岩亭荫薜萝。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旷野千峰暮,遥空万象罗。翻惭宾从后,挥袂接星河。”据说“嘉靖间,龚太司成用卿招诸宾客及其婿林世璧同游鼓山,风日恬朗,分韵赋诗,坐客皆逡巡逊让。林时色醉,奋笔题诗,略不停思,文藻横逸,公及诸客读之,至眼中沧海小,身上白云多之句,击节叹曰:吾不也。遂不复题。”以后徐熥赋曰:“闲寻老衲叩禅堂,墨迹淋漓满上方。一自题诗人去后,白云沧海两茫茫。”白云沧海成为千古绝唱。


发表于 2020-1-11 09: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福州文化现已淡然无存,后人只能从文字中;书本中了解真实的、虚幻的福州了。历史的悲哀!福州人的痛!

发表于 2021-7-6 23: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芭蕾系列是以福州市中心方圆25公里范围内所拍的百万张鸟图
https://www.bird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22197&fromuid=68397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