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0:10:20

透过对联看清福州文化

透过对联看清福州文化






    对联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族、民俗文学形式。作为雅俗共赏的文化,对联在福州的运用广泛、年代久远、名家迭出。

    福州是海滨邹鲁,历史以来,福州出了许多楹联大师和专家,留下了许多楹联专著和名联巧对。福州城乡的亭台楼阁古厝名居有许许多多楹联佳对、名诗联句。福州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令人叫绝的谚联俗对。

    透过对联看福州,解读对联背后的福州,可以了解一些福州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知道一些福州名胜古迹和名人奇士。

    这里介绍几副对联,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一、名联与名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禁烟失败,被遣戍伊犁,离开西安时,留给家人一首诗中的颔联。它表达了在逆境中义无反顾、舍身报国的激烈壮志和坦荡胸怀。
林则徐是福州人,史称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世界反毒禁毒先躯”。

    林则徐1785年生于书香门第,他任官足迹遍及河北、江西、云南、浙江、江苏、陕北、河南、山东、湖南、广东、广西、甘肃、贵州等地,屡立功绩,被誉为“六任封疆帅,千秋社稷臣”,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

    他当江西乡试副主考时,选拔清贫积学之士,被誉为“清榜”。任两广总督时,在厅堂题下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江苏按察使时,他认真处理积案,平反冤狱,打击邪恶势力,“决狱平恕,民颂之曰林青天”。在昆明任云贵总督期间,他强调“不分汉回,但分良莠”,重视民族平等,得到边民的拥戴。1849年因病告老还乡回榕时,滇民“焚香载酒,远迩不期而集至数万,妇孺奔走号泣,拥公马儿不能前”。在新疆,他走遍天山南北,兴修水利,开挖“坎儿井”,保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群众感恩戴德,颂称“林公井”。

    1839年6月3日,受命为钦差大臣的他,在虎门海滩上,主持了震动世界的禁烟销烟活动,持续23天,销毁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辉煌壮举。后来道光皇帝听信谗言,将他革职,遣戍到新疆伊犁城。从1988年起,6月26日被确定为国际反毒品日。

    九牧六房林氏祠堂位于南后街澳门路,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近3000平方米,围以风火墙,现为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晋安马鞍村金狮山麓。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这是梁章钜70寿辰时,他的好朋友王叔兰为他撰写的一副贺寿长联。

    梁章钜,字臣林,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城内黄巷里的小黄楼。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此联言简意赅地概述了梁章钜的一生著述和功业:

    梁章钜一生显要,政绩显著,却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他出身书香门第,平生手不释卷。他编著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创立联话文体,开我国楹联史之先河。上联赞梁仕途一帆风顺,“二十、三十”都是约数,并非确切年龄。“举乡”,中举人;“登第”,中进士;“还朝”,在朝为官;“出守”,出任知府;“开府”,出任巡抚、两江总督等;“归田”,告老还乡享受晚年清福。下联颂梁著作广博精深,如《古格言》之简,《退庵随笔》之详,《三国志》之博,《文选旁证》之精,《楹联丛话》之巧,《退庵诗存》之富,说他的这些著作可藏之名山,千秋不朽。

    1954年,【系统屏蔽词】曾讲过关羽本不姓关的故事。当年,关羽因为杀了人,想逃出潼关。但是出关是要填出关文书的,其中要填报姓名。关羽就指关为姓,才过了关。这个故事就出自梁章钜的著作《归田琐记》。

    在梁章钜的楹联著述中有许多副十分有趣的楹联,读后令人忍俊不禁。例如《巧对录》一书有一则《医生对》:“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着缎料出句说:‘一匹天青缎。’医生对道:‘六味地黄丸。’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道:‘伤寒莫妙小柴胡。’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对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梁章钜当官政声颇佳。他主张严禁鸦片,任广西廵抚时,积极配合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的行动,成效显著。调任江苏廵抚后,积极部署抗英防务,兴办团练,备战御敌。

   《楹联丛话》共十二卷,收入联话600余则。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时,梁章钜花两年业余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此后,又编撰《楹联续话》。因为很受欢迎,各省纷纷翻刻出版,就又编出了《楹联三话》。这时他已73岁了,还想继续出《四话》《五话》。但两年后,这位楹联大师就逝世了。

    梁章钜精于对联创作,有数十副题暑、酬赠、庆挽联传世。如“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湖北江陵官署题联)、“帝倚以为股肱耳目;民望之若父母神明”(赠林则徐联)等,皆蕴意深远,脍炙人口。

    梁章钜在江苏当巡抚时,重修苏州沧浪亭,有不少人送来对联,他都不太满意。后来他自己从《沧浪亭志》中选了欧阳修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和苏舜钦的“近水遥山皆有情”要题为沧浪亭的楹联。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书写了好几次,都觉得写得不够好。最终这副楹联没有挂到亭上。


民主战士;
文坛大师。

这是纪念郑振铎百年诞辰时的一副对联。

    郑振铎是福州人,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其故居在首占镇,1898年生于浙江永嘉,1958年逝世,有《郑振铎文集》。

    “五四”时期,他和瞿秋白等人在创办《新社会》旬刊时声明:“我们改造的目的就是想创造德莫克拉西(民主)的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

    抗日战争时期,郑振铎坚守在上海“孤岛”,积极抢救珍贵古籍、民族文献,全力协助鲁迅编辑出版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其后组织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列宁选集》《联共党史》等。
    郑振铎是一个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大师级学者。作为文学史家,他用务实和创新的方式进行文学研究,他的《文学的统一观》《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是现代新型比较文学和文学遗产研究的奠基之作。当年,为了研究敦煌“变文”,他到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查阅敦煌经卷。博物馆规定只准看,不准抄,他就看一段,背一段,然后走出馆,赶紧录下来。他的《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当时学术界都是扛鼎之作。他编印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被权威专家称为“取精用宏”之“空前巨著”。

    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他和沈雁冰、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一面努力介绍世界文学到中国,一面努力创造中国的文学,以贡献于世界的文学界中”。是他开辟了我国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个儿童文学专栏《儿童文学》。郑振铎和鲁迅最早致力于中国古代版画的研究,曾合作收集和出版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郑振铎还以独到的眼光和非凡的毅力收集并出版了《中国版画史图录》。他在复旦、燕京、清华等大学教书,季羡林说他“对青年人的爱护,除了鲁迅先生外,恐怕并世无二”,时有“南迅北铎”之誉。他主编的《小说月报》等刊物,“以文取人”,成为不少名家如巴金、庐隐、老舍、郁达夫等的文学摇篮。

    郑振铎最早把列宁的《俄罗斯之政党》《对于战争之解释》译成中文,刊在《新社会》上。他还是最早翻译《国际歌》歌词为中文的人。他翻译出版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中国诗坛为之一新。

    郑振铎是著名的文物考古学家。解放后,是第一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他主持制订了新中国文化文物管理规范,创办《文物》《考古》刊物。他对我国图书出版、发行、收藏、整理事业十分关心,他遇空难后,家中十万册藏书都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0:15:58

本帖最后由 琴剑论坛 于 2017-3-16 20:28 编辑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金岳霖挽林徽因的对联。

    林徽因是福州闽侯人,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1955年4月1日在北京同仁医院逝世。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后来发现有个男作家叫林微音,她就改“音”为“因”。林徽因说:“我不怕人家把我的作品误为林微音的,只怕日后把他的作品错当成我的。”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林尹民都是黄花岗烈士。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与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巨匠。她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传统景泰蓝的改造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立宪派名人。徐志摩在伦敦爱上16岁的林徽因,经常写诗给她,她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她作品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2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应梁启超与林长民之邀来华访问,在文学界欢迎会上,林徽因任泰戈尔的翻译。

    在伦敦,她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要学建筑。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他曾说,自己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林徽因给画上去的。

    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说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把这些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更率直坦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应该退出。”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金岳霖题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祝贺,并终身不娶。

    萧乾先生在《才女林徽因》中说:“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梁思成的续弦林洙也是福州人,她在76岁时谈到林徽因:“她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最有气质的女人。”

    作为福州人,林徽因只在1928年9月回到福州,为乌石山第一中学演讲《建筑与文学》,为仓前山英华中学演讲《园林建筑艺术》,还设计了东街文艺剧场。东街文艺剧场现址在聚春园,如今已不存。林徽因会讲福州话,不过,她同梁思成讲话用的是英语,同母亲说话才用福州方言,而一生追求林徽因的金岳霖,耳濡目染,倒会说纯正的福州话。

老翁趁月烤番薯;
稚子随烟添火柴。

    番薯,学名叫甘薯,还被称作地瓜、红苕、红薯、白薯、金薯、甜薯、朱薯、玉枕薯等。 番薯,是因为最早是由“外番”引进的。地瓜,是因番薯块茎像长在地下的瓜。当然,福州话的地瓜,还是指白地瓜,一种块茎水果。

    番薯有红、白、黄、紫等多种。番薯可以当饭吃,煮汤,有甜的,也有咸的;蒸食,有的整个,有的切块。可以切片、切丝晒成“番薯钱”“番薯米”。可以做成糊状、饺状、饼状食物。番薯可以“洗”制淀粉,还可以酿酒。酿出的酒,称“番薯烧”或“地瓜烧”。

    据有关资料,番薯是福州长乐的陈振龙引进的,他是我国的“甘薯之父”。 陈振龙1543年生于长乐鹤上镇青桥村,后来迁到省城台江达道铺做生意。去了菲律宾经商。在那里,他发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就想引种家乡。学习掌握番薯栽培技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他买了一些薯藤,经过七天七夜航行,回到福州。六月初一,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介绍番薯的“六益八利”,“功同五谷”,请求官府大力推广栽种。金巡抚听说番薯这么好,就同意试种。陈振龙父子就在台江达道的自家屋后门试种。第二年正碰上闹饥荒,金学曾就要求推广种植番薯,“教民种之,赖以度荒”。为纪念金巡抚的推广,人们又称番薯为“金薯”。

    番薯在荒年发挥了作用,迅速推广到了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台湾等地。明末,农学家徐光启总结番薯13条优点,1786年皇帝向全国下了“广栽番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番薯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后来陈振龙五代孙陈世元,将番薯传入、试种、示范、推广情况及栽培、防虫、贮存等情况,撰写成第一部关于甘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藏书家何则贤倡议,在乌石山兴建了“先薯亭”。诗云:“先薯特为金公记,冠以金薯姓字香。方志具详人罕识,楹书近在我还忘。” 国际上将陈振龙带薯苗回乡的时间定为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195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重修“先薯亭”。1999年长乐在鹤上镇青桥村陈振龙故居附近兴建纪念亭。

曾因酒醉鞭名马;
生怕情多累美人。

    这是郁达夫《钓台题壁》诗中的颔联。全诗为:“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泰。”1931年初写于上海,原题为“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

    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与郭沫若等在上海主持“创造社”《创造季刊》的编辑工作。1924年底,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1930年3月,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2月,和鲁迅一起发起成立“中国自由大同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上海人民抗日劝募捐款、宣传抗日等活动。1933年,参加宋庆龄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8年12月,郁达夫由福州赴新加坡,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编辑副刊《晨星》和《繁星》,坚持抗日宣传工作。后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于印尼武吉丁宜郊野。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与福州的缘分非常深。1936年1月,郁达夫接到好友、当时福建省主席陈仪的赴闽邀请。于2月4日抵达福州,并担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后来,他又任福建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主任。

    1937年2月至6月,郁达夫就住在台江苍霞路13-2号红砖楼,当时是基督教青年会,现在是福州十三中。他住在四楼一间临江的房子里:“在南台的高楼上住下的第一晚,推窗一看,就看见了那一轮将次圆满的元宵前的皓月,流照在碎银子似的闽江细浪的高头。”2月15日下午,他在青年会作第一次公开演讲,题目是《中国新文学的展望》。其后,郁达夫多次在青年会发表演讲,鼓动抗战。1937年10月他被推选为“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长。先后主编《文救周刊》和福州《小民报》副刊《救亡文艺》。

    他多次到于山凭吊戚公祠,并题词《满江红》:“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后来刻在于山戚公祠醉石下。

    1937年春,王映霞携郁云来福州与郁达夫团聚,住在光禄坊刘宅。1938年冬天他和王映霞远赴东南亚。王映霞在给她的同学的一首诗中写道:“烽火长沙夜入吴,残年风雪过闽都。一帆又渡南溟岛,海国春来似画图。”1939年3月5日,郁达夫在香港的《大风》杂志刊载了他的《毁家诗纪》,彻底表达对王映霞的不满,从而结束了与王映霞的夫妻缘分。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0:18:20

二、奇联与巧对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这副对联是鼓山涌泉寺山门联,在华夏众多名刹的山门联中最为奇特。

   “净地”“空门”含意双关。“净地”指佛教“净土”,本来就干净无垢,何须打扫?“空门”即佛门,四大皆空,如去如来,无遮无碍,关它做啥?《佛学大词典》对“四大皆空”的解释:“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亦称四大皆空。”

    这副对联,还有一个地理的缘故。山门建在山坡口,前面是一条青石红墙的通道。山风直冲而来,吹去落叶闲草,省去人扫之力。所以“净地何须扫”;夏秋之际,台风频频,山门多次被刮倒,后来,索性连门都不设了,因此“空门不用关”。

    这副对联还是藏头联,分别藏“净”“空”两字,纪念鼓山涌泉寺第118代住持净空方丈。净空藏骨塔的对联也是藏头联:“刮摩心地净;解脱世缘空。”

    净空法师在同治年间,三度主持鼓山涌泉寺,共19年。他“建弥陀弥勒地藏舍利诸刹,并募修侯邑、永福、闽邑、乌龙江、福清、莆阳道路桥梁,阅十二载而成。至于整古迹,辟芳径,百废俱举……”得到人们的肯定。寺内有“三来堂”,也是纪念他的。

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
寿同广成子,住崆峒千三百年。

这是鼓山摩崖巨联,作者不知道是谁,书写者署名是“鄱阳洪革”。

    鼓山是福州最出名的历史文化名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历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630多幅摩崖题刻,楷、行、草、隶、篆等各种字体都有,是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可称为“东南碑林”,与陕西西安的“碑林”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山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的摩崖石刻300多幅,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的一半。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宋代书法家蔡襄、宋室皇族赵汝愚、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和现当代作家郭沫若等的题咏石刻。

    摩崖题刻多,摩崖题联则比较少见,尤其是摩崖巨联。此联是在鼓山喝水岩之南侧,深涧峭壁巨石上素面朝天的摩崖大字联。全联24字,高4米6,宽近1米。

    郭令公:即郭子仪,唐时任中书令,曾主持官吏考绩二十四次。后人常把二十四考喻为德高任久的望臣。广成子:传说中的神仙,居崆峒山中,寿命长达1300年。

    这副不知何人所撰的对联,似是赠联,寄寓了作者对受赠者的良好祝愿。上联祝愿其仕途得意,德高任久,下联祝福其无忧无虑,长生不老。梁章钜说他很喜爱这副对联,也很喜爱这对联的字,曾拓摹回家,但由于这副对联实在太大了,家中没有地方挂得下。

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
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这是福州林浦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中的一副楹联。

    林浦,位于福州仓山南台岛东北部,从“林浦”的名字可以看出当地林氏望族的人文源脉和这里洲渚绵延、河浦交织的自然风韵。《榕城考古略》说林浦是“明尚书林瀚所居,三世五卿,为闽中望族”。

    林浦村头,有座皇帝赐建的“尚书里”石牌坊。这个显赫依旧的石牌坊记载了明朝林元美及其子孙 “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荣耀。石牌坊原建于明朝,距今500多年,有花岗石圣旨碑,上书历代林氏尚书名字,现在的石牌坊是利用原来残留石构补修重建的。

    宋明两朝,林浦文风昌盛。明朝时,乡里林氏家族连续数代进士,并位居尚书。“三代五尚书”,说的是林瀚任吏部和兵部尚书,林庭木昂任工部尚书,林庭机任礼部尚书,林燫任礼部尚书,林烃任工部尚书。明代三代五尚书,并得谥文,全国仅此一家。“七科八进士”,指从明代林镠开始,子林瀚,孙林庭(木昂)、林庭机和一个同族兄弟、曾孙林炫、林燫、林烃,四代八人蝉联科第。
村中有建于宋的“林桥”和“断桥”。街市中有座木牌坊,这是“进士坊”,建于明正德年间,后经明、清两代数次重修,上面记录林浦林氏家族自宋宁宗二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5名进士的名字。也有人认为林浦共有18名进士。据说闽侯南屿水西林有历代进士20人。

    林浦还有“国师三祭酒”的佳话。从林瀚及子林庭机到孙林燫相继担任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祭酒。明史称:“三世为祭酒,前所未有也。”

琼宴特琼宴不特特是三世册邀同赴宴;
人瑞奇人瑞非奇奇在夫妇双寿百又四。

    明正德年间,林春泽与城门濂浦林炫同科进士,同朝为官。林炫当吏部尚书,林春泽任户部侍郎。一天,正德皇帝在朝廷上叫一声“林卿家”,两人同声答应。正德皇帝为了区别,就按两人老家的相对方位,将东边濂浦的林炫呼为“东林卿家”,西边北屿的林春泽就叫“西林卿家”。家乡人将村名改为“西林”,又因锦溪由此流过,就称为“水西林”。

    林春泽,字德敷,号旗峰,闽侯南屿水西林人。他生于1480年,1583年逝世,活了104岁。据明代的《明人肖像册》的题识:“明士大夫登百岁者林春泽及伯渊二人而已。”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岁自然就是“人瑞”了,更特别的是他夫妇都高寿,均活了104岁。

    林春泽小时候就能诗善对,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4年后中进士,再一年授户部主事。他因反对武宗南巡,写了《谏巡幸东南疏》,被贬为高州代理知府。又因擒获海寇有功,升为南京刑部郎中,后出任贵州程蕃知府,却由于写了《应诏陈言疏》而得罪权贵,辞归故里。他身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六朝,朝廷为他建了“六朝大老坊”。据说,他在贵州程蕃知府,到期没人来接班,只好再当下去,一呆二十五年。不知是没人愿意来这里,还是朝廷把他忘了,他当了十三任知府。最后,到60岁,他实在熬不住了,就把大印挂在大堂上,自己离岗退休回家了。

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这是福州金山寺的对联,不知是谁撰的,有人说是朱熹撰写的。

    金山寺,位于福州仓山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是福建惟一的一座水中寺,也是世上罕见的独岛一寺。

    金山寺原是江中的一个小石阜,《榕城考古略》记载:“江渚突出一阜,随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名小金山,形象以为印浮水面。”福州的寿山石章是很著名的,所以看到江中的小岛,就想到印章。

    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江心小阜上建起一座七层八级、高约7米的实心石塔,就像一个航标。后来,善男信女又在石塔周围建起寺庙。

    现在的金山寺是1934年重建的,因为是建在小岛上,限于地形,寺院较小,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小巧玲珑,佳景天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

    金山寺原只是半岛,《榕城考古略》说:“旧有桥,以通往来,后拆,今易以渡。”成了名副其实的岛寺。

    金山寺实心塔前有观音阁,祀天后妈祖塔后有大悲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左室名“怡怡斋”,明抗倭名将、七省经略使、兵部尚书、福州人张经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其有联道:“楼间几层摩日月,江湖千古集衣冠”。右室名“借借室”,相传明嘉靖年间,创立“三一教”的莆田林龙江在此著书立说。他孤身来此,生活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全是向附近村民借来的,所以称为“借借室”。室门上有他撰写的一副对联:“山川寄迹原非我,天地为庐亦借人。”

    据说,明代当地名人曹学佺曾经仿远古有巢氏的行事,在金山寺前的两棵古榕树上搭建小楼,住在上面,并取名“天坪禅楼”。

朝朝朝朝朝朝夕;
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是马尾罗星公园中罗星塔的对联。

    罗星塔俗称磨心塔,是一座空心石塔,位于马尾港的罗星山上。罗星塔始建于南宋。据王应山《闽都记》:广东一豪强阴谋夺取年轻漂亮的妇女柳七娘,先诬陷其夫,把他弄到福建。柳七娘坚贞不屈,随夫来闽。不幸途中夫死,她变卖家产,建造“七级浮屠”替亡夫祈求冥福。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摧倒。天启四年(1624年)就地重建,改用石砌,塔顶放一灯,引导航船。

    清同治五年(1866年)船政员工为保护古塔免受雷击,在塔顶上安一大铁球,上插避雷针。198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星山原来兀立江心,形势险要,系兵家必争之地。明嘉靖时,倭寇四次进犯福州,均停船于此。1558年和1559年,黎鹏和戚继光等先后在这一带歼灭倭寇,平息了倭患。

    1656年,郑成功率师恢复中原,进驻罗星塔,在塔下筑土堡城寨,坚持抗清一年。清初,筑城山上,称罗星塔城。设汛,号罗星塔汛。以塔为眺望台、烟墩(烽火台)。1884年,中法马江之战,清水师官兵在此展开英勇的抗敌斗争。

    罗星塔因为位置非常重要,成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早在明初就标绘在郑和航海图中和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也是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世界邮政地名直接称为“中国塔”。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

    此联上联的第三、五“朝”读为“潮”,下联的第三、五的“长”读为“涨”,读起来就是“朝朝潮朝潮朝汐;长长涨长涨长消”。

    在台湾贡寮乡西灵岩有一副异曲同工的楹联:“见见见见见见见;齐齐齐齐齐齐齐。”其上联的二、四的“见”读为“现”,下联的第三、五的“齐”读为“斋”,也就是“见现见现见见现;齐斋齐斋齐齐斋”。

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
斋斋斋斋斋戒斋斋斋戒。

    这是闽清白岩山白岩寺的楹联。古时“齐”与“斋”两字通用。联中的“朝”与“齐”为双音双义字,其中上联的第三、九个“朝”字,读作“朝拜”的“朝”音,其余读作“朝阳”的“朝”音;下联的第三、九个“齐”字,读作“斋戒”的“斋”音,其余的则读作“一齐”的“齐”音。这副楹联在许多地方都有,但在这里比较特别。上联点明白岩寺始建于唐,历经宋、元、明、清等五个朝代;下联则道出佛教的五戒。“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是佛为在家弟子制定的简单易行的戒律,出家人有另外的戒律。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0:23:19

本帖最后由 琴剑论坛 于 2017-3-16 20:33 编辑

旧址阅沧桑,世界法轮归一转;
良缘结香火,朝班禁漏证三生。

    这副对联是西禅寺大雄宝殿联,陈景亮撰。奇就奇在“三代同联”,这是清代名宦陈景亮率儿子陈承裘、孙子陈宝琛,祖孙三代同署一联。

    旧址阅沧桑:西禅建寺已上千年,多次重修,数经沧桑。法轮:佛教的别称。朝班:朝会。禁:指宫中禁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朝班禁漏证三生”。指陈景亮的祖孙三代均为朝延命官。父亲陈若霖是清刑部尚书,著名闽剧《陈若霖斩皇子》,儿子陈承裘是刑部郎中,孙子陈宝琛位居翰林院传学士,后来为太子太傅。这陈家原藉福州郊区螺洲,是有名的官宦世家。

说法衍禅宗曾七个蒲团坐破;
升堂参佛果有双株荔子阴留。

这是陈承裘撰写的对联。第二字嵌的“法堂”,是西禅寺法堂的楹联。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寺,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金”。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唐咸通八年视察使李景温请长沙懒安禅师在此建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为“延寿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改名“长庆寺”,宋景祐五年敕号“怡山长庆寺”。福州东西南北都有禅寺,长庆寺叫做“西禅寺”。

    “七个蒲团”是西禅典故。据《西禅小记》载,该寺四代住持慧棱苦修20年,坐破了七个蒲团,还没有弄明白佛理。一天,观看别人卷门帘的动作时,突然想通了:“卷起帘来见天下”,因此大彻大悟。

   “双株荔子”是西禅的特色,该寺盛产荔枝。一进山门,就可以见到清周莲的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据说寺法堂前后四株荔树是梁开平年间,寺第四代住持慧棱禅师种的。西禅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西禅荔枝谱》说“西禅所出以蛀核见称。”“蛀核”指的是核小如丁香,似虫蛀,说像蛀牙似的。龙眼也是“蛀核”的好。现在还专门培育出无核水果。

   西禅寺更出名的是“怡山啖荔”韵事。明代起,寺内寄园举办荔枝会,啖荔、咏荔,吟诗作画,谓为“开园”。1937年夏,郁达夫游西禅,称:“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

日照精华安天下;
月明灿烂定乾坤。

    这是福州升山寺的一副对联。许多人不知道怎么念。上联有四个字,是由“日”偏旁组合成的;下联也有四个字,则是“月”偏旁组合成的:“日(日日)晶(日日日日)安天下;月朋(月朋)(朋朋)定乾坤。”据寺中老者介绍,此联应读为:“日照精华安天下;月明灿烂定乾坤。   ”贵州傩戏舞台上也有一副类似的对联。上联写的是“日(日日)晶(日日日日)安天下”,据说要读为“日照晶华通天地”。下联写的是“月朋(月朋)(朋朋)定乾坤”,则读为“月明辽亮正乾坤”,一般人真弄不懂。 又有人说,四个日念“圆”,三个月念“远”,四个月念“朗”。

    升山寺在九峰山长箕岭南麓新店镇赤星村境内,原名升山灵岩寺。《榕城考古略》载:“长箕岭,在三十七都,一名长机,一名桃枝,路通古田、罗源,为侯官大湖诸乡入省孔道。”长箕岭石牌村,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门人、女婿黄榦墓。在石牌村瑞峰之麓,有千年古刹林阳寺。寿山产美石,莹洁柔润。寿山与芙蓉山、九峰山,并称福州外三山。唐朝周朴,宋代曾巩、陈襄、李纲,明代陈亮,清代林则徐等名人都游过此寺。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0:40:18

三、对联中的故事

问天下状元几见蝉联三度;
愿永阳学子都将鹰扬四方。

这是永泰城关塔山三元祠的对联。
    南宋乾道年间,也就是从1166年到1172年,永泰的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个举人,连续三科先后考中状元,成为科举史上难得一见的“连中三元”佳话。
    萧国梁是永泰岭路乡陈山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状元。该科状元本是皇族赵汝愚,按当时制度,开科取士是为选拨民间人才,凡己列官籍、挂了仕版的就应回避,因此升国梁为榜首。
    郑侨也是永泰人,出生在赤锡乡双桂村龟岭,宋乾道五年(1169年)状元。后调入京都,任礼部郎中兼太子侍讲。移知福州府。宁宗即位时(1195年),召为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翌年进知枢密院事。死后封赠太师。
    黄定是永泰一都龙屿村(1958年划属福清)人。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状元。廷试对策,针对金兵压境,南宋偏安危局,阐发议论,受到孝宗赏识,亲自擢为殿试第一名,授广东潮州知府。后任广东提举,主管广东路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不久,升为国子监祭酒。
元气接月洲欣看丹桂五枝香飘芳;
干才传永邑喜观嵩阳全派泽长流。
这是永泰嵩口月洲张元干纪念祠的楹联。
    楹联藏头“元干”,是纪念宋爱国词人张元干的。
    张元干(1091—1170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又称芦川老隐,芦川老人,永泰嵩口月洲人,宣和七年(1125),任陈留县丞,宋靖康元年(1126年)为李纲的僚属,积极抗金。李纲被罢职,张元干也遭贬逐。
    绍兴八年(1138年),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人示众。秦桧恨之入骨,贬胡铨至广州。当时人们怕牵连获罪,明哲保身,不敢有所表示。绍兴十二年(1142),胡铨再被流放到新州,路经福州嵩口,退居在家的张元干为他送行,激于义愤写了《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抒发不平之慨。自然激怒了秦桧,就找了个理由把张元干除名削籍。纪晓岚把这首词视为《芦川词》的压卷之作,认为“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张元干纪念祠在永泰嵩口。也是张氏宗祠。月洲,在嵩口,是张元干的老家。大樟溪流到这里,拐了一个弯,与月溪会合。因为是月溪冲积沙洲,所以叫月洲。当年芦苇满川,又称芦川。丹桂五枝香,据《诗话》载:“窦禹钧有五子俱登科,冯道赠之诗。曰‘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香’。”元干的祖父是张肩孟,他和5个儿子都是进士,都做了官,最小的儿子名张动,便是张元干父亲,字安道,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诗人。
    永邑就是永泰,原名永福,嵩阳就是蒿口的旧称,地处闽清、尤溪、德化三县交通要冲,明朝时曾设置过巡检司,又称蒿口司,是永泰第二大集市贸易中心。农历初一、十五为墟日,周围3县5乡群众汇集镇上,交换农副产品。

聚多冠盖;
春满壶觞。
这是福州“中华老字号”聚春园里的一副对联。
    这副楹联是福州历代名联巧对中的一枝奇葩。说它巧,就巧在藏头冠顶,把酒店的名号“聚、春”,自然贴切地嵌在上下联之首。
    聚春园是福州饮食业的百年老店,其以“佛跳墙”为代表的闽菜,古今闻名。
    据记载,1865年,省城福州新开了一家菜馆,号“三友斋”。当时在布政司当衙厨的郑春发,是它的股东之一。后来郑春发独自接下了“三友斋”,于1895年改名为“聚春园”,沿用至今。
“聚多冠盖”,是写实,洋溢着店家的得意。当时聚春园是福州唯一一家大酒家,而这家老板又当过布政司衙厨,有官家背景,连店内大厅也仿衙署客厅摆设。闽浙总督、布政使等都是常客,省会及各地达官贵人络绎不绝,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春满壶觞”,是写意,更道出了酒家的自豪。说壶中酒常满,并不是要说自己的酒好,夸的是自己的菜好。聚春园作为大酒店,自然摆得出系列名菜、特色菜,如酥鲫、四大酥、四大抓、万寿扣肉等。
    聚春园的大菜有满汉席,好家伙,足足有72道菜。菜好,大家吃得兴起,这酒自然就要频频“满上、满上”了。
    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要论闽菜的首席,“佛跳墙”当仁不让。相传,清同治年间,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的家属善于烹饪。她将鸡、鸭、猪肉、海鲜,加上佐料,放在空酒坛中煨制,自称“福寿全”。布政使周莲有幸品尝一次,便念念不忘。后来叫他的厨师郑春发登门学艺。郑春发学了之后,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进、创新,终于形成一道造料、刀工、火侯至佳,包香味俱绝的名菜。郑氏   “聚春园”开张后,这道菜成为镇店之宝。
    有一回,一帮文人骚客到店里打牙祭。改进型的“福寿全”上桌后,坛盖一掀,醇香满堂,个个吃得痛快淋漓,技痒难耐,纷纷吟诗作对。其中一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寺来”语虽不恭,却也赢得满堂喝彩。郑春发灵机一动,索性就将“福寿全”改名为“佛跳墙”。

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少安毋躁;
入关不远莫忙逐车尘马足且住为佳。
这是过去福州西门外祭酒岭的一副对联,为林亭桐所撰。
    祭酒岭,是福州西门外的一个山岭,乃古时进出福州的一个必经之地。
    过去,福州虽然一直是省会州府,但地处海隅丘陵,交通十分不便。那时,在祭酒岭设有驿站,赶路的行人,常常要在这里歇脚。远行的人,大多与亲朋好友在此告别。后唐时,闽王王延翰要谋害反对其选美进宫的兄弟建州王延禀派来谏阻的使者,派国子监祭酒湛温送毒酒与使者。湛温不愿因杀了使者使王家兄弟残杀,涂炭生灵,就放走了使者,回途中自己饮下毒酒身亡。后人为纪念湛温,在此建墓立碑并将此岭命名为祭酒岭。
    这副对联,质朴情深,给南来北往的行人以心灵的慰籍。上联像是对将要离开福州的行人说的。“行路最难”,让行路人深有同感:在家千般好,出门处处难。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古代福州,到外地、进京,水驿山程路途崎岖遥远。走到祭酒岭,才是长途的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劝慰,别着急,莫急躁,歇歇脚,喘口气,慢慢来。
    下联则似是对来到福州的远客、游子说的。“入关不远”,给人一颗定心丸,让一路辛苦的赶路人松了一口气,有一种快到家的感觉。风尘仆仆的,就要到家了,不忙不忙,还是先住下来,歇一歇,恢复精神再回家。话虽是这么说,但到了祭酒岭的人,不论多晚,还是要赶回家中。正因为离家不远了,才更是“归心似箭”啊。
中原士气扬旗鼓;
左海文章射斗牛。
这是清代林鸿年题写的正谊书院楹联。

    正谊书院是清朝官办省会四大书院之一。正谊书院首任山长是状元林鸿年,主讲19年。学生中有陈宝琛、林纾、陈衍等。

    林鸿年(1805年~1885年),福州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恩科状元。林鸿年中状元后,道光十八年被任册封琉球国正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逝世,享年81岁。林鸿年故居原在福州北门华林坊4号。
    林鸿年中状元的故事,据说颇有戏剧性。
    那年是道光十六年恩科。按科举制度,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考一次,算是恩科。这一届参加殿试的有172人,福建的有6人,其中有来自侯官的林鸿年和来自闽县的何冠英。

    这一届的8个阅卷大臣中,有来自闽县的廖鸿荃,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回避。他榜眼出身,当到工部尚书。还有卓秉恬,他与湖南道州的何绍基家有过节,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回避。
    阅卷大臣要取前10名,作为殿试卷进呈皇帝,就有何绍基、何冠英、苏敬衡、林鸿年等。

    何绍基是阮元的门下。阮元是当时著名经学大师、书法大师,曾任户、兵、工部侍郎、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应该说何绍基中状元的机遇来了,可能性极大。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有机遇,就有风险。卓秉恬见了何绍基的卷子,当然特别认真阅读找茬。于是发现了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
    原来科考的试卷,每行都是24格,但开头两格要留空,准备有“皇帝”“皇上”之类的字时才能写上。卓秉恬在何绍基答卷的两行空头两格之下,“横读”出了两个字:大行。哇,不得了了,“大行”是特指刚刚“龙驭宾天”、还没有上谥号或还没有下葬的去世皇帝。这还了得,简直是在“恶毒攻击”和诅咒道光皇帝了。
    其他7个阅卷大臣看了,个个也大惊失色。廖鸿荃甚至晕厥过去,经灌了姜汤后才回阳。状元出身的主考官潘世恩还比较镇静,考虑到自己的乌纱帽,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赶忙把何绍基的卷子抽出来。何绍基就这样逃过了一场杀身之祸,当然也丢掉了“金榜题名”的一场富贵。
    最后,8个阅卷大臣达成共识,呈给皇帝御览的第一名为闽县何冠英,第二名为山东苏敬衡,第三名为侯官林鸿年。过了几天,殿试时,不知是为什么,道光帝朱笔一勾,把林鸿年提到前面,列为第一。等而下之,何冠英为第二,苏敬衡为第三。林鸿年可能本来探花都探不到的,却捡了个状元。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0:45:41

非福人不能来福地;有龙脉才会有龙泉。
    这是陈寿祺撰写的福州鼓楼福龙泉澡堂对联。福龙泉澡堂,住于福州鼓楼区温泉中路,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5年)。后为新榕澡堂。
这是一副店名联,联中藏“福龙泉”店号。这也是一副颇有韵味的广告联,联中双嵌“福龙”。福人,指有福之人,也可以指福州人。福地,指有福之地,也指福州。福州世称福城宝地。龙泉:有龙之泉,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福州的温泉,有“九龙经脉出金汤”之誉。
    上联是对顾客的欢迎和恭维:能光顾本店的都是有福之人。下联则是对自家优势的自豪:我这洗澡水可是龙脉金汤。这种广告,是挺能招徕顾客的。1935年,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回到家乡福州,到福龙泉洗澡,题词赞道:“龙泉第一”。
   “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福州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在城市中心区方圆约9平方公里,在国内外大中城市是罕见的。福州是天然温泉资源很丰富的“福城宝地”。福州温泉早在晋代就已开发利用,早年福州百姓洗温泉,就把涌出地面的温泉,用石头围起来,头顶蓝天,八面来风,泡温泉于天地之间,无比的舒服、畅快。男人舒服,女人也要舒服。于是,约定俗成,白天男人洗,晚上是女人的天下,民风淳朴,无伤大雅。至今在福州城乡,还留下“汤井”“温泉”“金汤”“汤边”“汤院”“汤门”“汤巷”等等与温泉有关的地名。

玉液香浮斟美酒;
银丝细切借吴刀。
    这是形容福州线面的一副对联。线面,是福州的特产,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薯粉、食油等原料,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
    福州线面,一般面条细如绳。福州话说“绳”为“索”,所以叫“索面”。面条的尾巴部分较细,称为“面尾”,细如线,所以叫“线面”。古代面食都叫饼,放在汤里煮的面条叫汤饼,蒸的馒头等叫炊饼。宋代诗人黄庭坚《过土山寨诗》:“汤饼一杯银丝乱,蒌蒿数箸玉簪横。”说的就是线面。
    线面手工制作时间一般要两天,经和面、切条、揉条、粉条、串面、挂面、拉面、晒面、挽面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头天晚上,把面粉、盐和水调和好,放在大陶盆里,蒙上湿布,让其发酵。第二天一早,将面团切成块,揉搓为细条,扑粉使之不粘,逐条串入一根根小竹竿,挂架在长木柜上,然后一排排插入晒面架,制面师傅把另一头二三根竹竿夹在手上,倒退着向后向下拉面,边拉边抻边回,然后控到架上,如此这般,像瀑布、似银丝、如细纱的线面就展现在阳光下。傍晚,把线面收起来,挽好,有的还扎上红丝线。
    小时候在螺洲店前住时,只要天一放晴,满街都露天晒着线面。据说过去鼓楼“布司埕”是福州线面重要产地,留下“鼓楼前布司埕线面”的说法。如今晋安鼓山镇仍然特产线面,“后屿线面”远近闻名。线面是福州居家常备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海内外乡亲的喜爱。
    过去人们飘洋过海,就怕海难,所以亲人出门,要吃线面,再加上两个谐音“压浪”的鸭蛋,称为“太平面”,留下“吃鸭蛋,讲太平”的俗语。过生日也要吃“太平面”,因为线面很长,寓意长寿。大年初一早餐全家吃“太平面”,要长年平安。“拗九节”若是亲友年龄逢有“九”(年龄尾数是9的叫“明九”,年龄能被9整除的叫“暗九”)者,也要送“太平面”,称为“过九”。在台湾,正月初七要吃线面,希望长寿。
    福州线面特点是一煮就熟,久煮不糊,筷剪就断,搅也不乱,柔韧滑润,嚼不粘齿。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开水锅中,待线面浮起后捞起,放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中就好了。线面还有其它煮法。如“炒酒蛋”,泡面的汤是炒鸡蛋时加些老酒,香气扑鼻。生病吃素汤线面,容易消化。闽南是把细长的线面弄成短短的碎面,煮入肉汤中,成为“面线糊”。莆田的线面煮好后,还放些紫菜和油炸花生等,称“妈祖面”。一些酒楼里把线面油炸后,煮成炒线面,也别有风味。
古佛由来皆铁汉;
凡夫但说是金身。
这是福州开元寺铁佛殿联,曾异撰撰的。曾异撰,1596年出生,侯官人,1639年中举人,著有《纺绶堂集》。
    这副对联奇在它涉及的铁佛故事。
    据《榕城纪闻》说,开元寺大铁佛是北宋元丰年间铸的,这么大的铁佛,在国内是很罕见的。900多年前这尊5万公斤的大铁佛是怎么铸成的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是用“蜡铸法”浇铸的。其方法是先在浇铸地点挖一口深井,然后在井旁用三合土塑成佛像模型,等它干燥后,涂上几寸厚的牛油和黄蜡,等待凝固,再在上面雕刻佛像,然后涂上用泥土炭末调成的细泥浆,一层又一层,涂到几寸厚为止,这样就形成了三合土、油蜡、炭泥浆等三层的“壳”。等到内外通体都干透变硬的时候,用火在“壳”外面烘烤,中层的油蜡遇热溶化流入水井中,中间一层就变成虚空了。然后再在塑像四周堆起土山,在山上设置熔铁炉,把熔铁注入模型虚空那层,熔铁凝固后,一尊精美的佛像就铸成了。
    明代中叶以前,人们大都认为这尊佛是唐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所铸的1.5万公斤的铜佛。所以,“凡夫但说是金身”,也就是说都认为是铜铸的。后来,有人发现这佛不是铜的,而是铁铸的。重量也不止1.5万公斤,而是达到5万公斤。曾异撰据此做了翻案文章,说这“古佛由来皆铁汉”,你们搞错了。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还把这尊铁佛描写为镇妖之宝。
    曾异撰对佛祖称“铁汉”,虽然有些不大恭敬,但也是实话实说,道出实情。但也有人从佛教的原理上解说:“古佛由来是铁汉”,是说古代能成佛的人,都要经过一番艰苦磨炼,因此都是铮铮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是说一般的人,未谙佛理,不明佛在心中、觉而成佛的真谛,就以为佛是天生含“金”的。
   开元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坐落在鼓楼区经院巷。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初建时名“大云寺”,唐初称“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李隆基“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福州因为寺庙很多,不必新建,于是就把“龙兴寺”改为“开元寺”。唐闽王王审知笃信佛教,在寺内开戒坛,度僧3000人;后唐时其子王延翰又度僧2万人。当时开元寺规模宏大,在福建五州开元寺中间排第一。
    历史上开元寺曾好几次遭灾被焚。现存铁佛殿、灵山堂和佛化社等数座殿宇。开元寺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寺门口的“开元寺”牌匾,据说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0:49:12

长沙赋鵩
太白骑鲸
沈葆桢挽福建福州杨仲愈
聚多冠盖
春满壶觞
福州聚春园联,佚名撰。此联系藏头联。
白云朝夕异
明月古今同
林纾题福建福州双骖园
丹青山外寺
红白雨中花
福州:于山,在福州市内
海日宜晞发
天风为振衣
陈宝琛题福州岁寒楼别墅海天阁
细看洞中景
方知眼界广
福州永泰方广岩联,林素园撰
眼中沧海小
衣上白云多
福州鼓山联,林世壁撰
宅入先贤传
门听长者车
梁九山复集杜句改署福建福州黄巷老屋门联
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梁九山手书杜句作福建福州黄巷老屋门联
万里海天臣子
一堂桑梓弟兄
明叶文忠(向高)撰京师福建福州会馆燕誉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
百五春归三五月
九重天散万重花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二
百丈松楸驯鹿土
千秋圭节卧牛眠
福州:林则徐墓,在福州北郊马鞍村
半夜丝桐弹霁月
一樽竹史醉清风
陈宝琛题福州双门楼聚春园菜馆
碧涧生潮朝自暮
青山如画古犹今
福州:朱熹题西禅寺,在福州怡山
材拟圭璋方特达
文归雅正薄艰深
乾隆题福建鳌峰书院鉴亭,位于福州
藏书岂为儿孙计
有志都教馆阁登
福州北后街环碧轩藏书楼联龚易图撰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无波行一舟
[清]林则徐题福州西湖宛在堂
朝朝朝朝朝朝夕
长长长长长长消
福州星罗山星罗塔
春来赏雨延秋月
晓起劙桑夜课蚕
陈宝琛题福建观文书院,位于福州
登丘望海无涯思
摩石听松一适时
陈宝琛题福州岁寒楼别墅海天阁
地出灵泉润海表
天生石鼓镇闽中
──福州望州亭
凤窟麟州通御气
黄蕉丹荔忆乡风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福建绅衿一马尾
漳州道府两头牛
嘲福州船政局兼马尾船长沈幼丹、漳州知府
公刘曾画生民策
司稼常担粒食忧
黄乃裳题沙捞越“新福建福州总公司”
古佛由来皆铁汉
凡夫但说是金身
福州:曾异题开元寺,在福州经院巷
冠盖仍循乡饮序
笙歌先醉社公觞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桂接碧檐相掩映
斋连丹阁自从容
福州:西湖桂堂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福州:林则徐题鼓山
海峤星从天上聚
长安春占日南多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佳日春秋来鹤盖
深宵吟诵似鳌峰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家园鱼笋评乡味
人海莺花洽古春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郊原雨足云归岫
台阁风清月在天
福州:叶季韶题西湖桂斋,在西湖步云桥旁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林则徐题福州小西湖李忠定公祠
君欲欺心神未许
汝敢昧己我难瞒
福州: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1:00:20

看花却趁春三月
视草同依尺五天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珂里云开三岛丽
金壶花发九衢春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屴崱峰高千壑秀
灵泉胜迹一水幽
福州:鼓山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
流连不尽登临兴
俯仰犹思去往情
福州鼓山联,佚名撰
龙门世泽华跗盛
鲸海威名草木知
梁同书寿尹文端(继善)之子为福建福州将
满眼蓬蒿游子泪
一盂麦饭故乡情
明叶文忠(向高)题北京福州会馆义园小亭
人世大难开笑口
肚皮终不合时宜
福建福州华严寺弥勒龛——近·陈宝琛

撒荔须分海东树
看花都向日南坊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一
三山佳气瞻螯背
九陌香尘驻马蹄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桑拓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黄莘田福建福州小西湖

山川寄迹原非我
天地为庐亦借人
福州:林兆恩题金山塔

室因新拓来今雨
人比分躔聚德星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似我空为门外汉
伊人宛在水中央
福州:且菽园题西湖宛在堂
苔壑泉流松荫境
龙峰山抱水环腰
福州苔泉联蔡襄撰
坛上弦歌思孔壁
阶前雪色映程门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道南翼统祠
特色福州富四海
小康岁月乐千家
铁铸六州莫成错
佛教万劫总为空
福州:开元寺。万劫:言时间极长
翁所乐者山林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福州青芝寺联,于新集句
无眼耳鼻舌身意
是般若波罗蜜多
福建福州庆城寺
岘山遗爱追羊子
滁郡流风并醉翁
福州:戚公祠,在于山白塔寺东
新民事业图无逸
福地人家产有恒
一水定中孤佛瘦
万松满处老龙吟
福州:鼓山喝水崖
游者当知山所向
静时犹有水能听
福州:何绍基题鼓山,在福州闽江北岸

玉京花月原无价
银阙楼台共此春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三
浴海烟开鳌背月
看花人步凤城霞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中原士气扬旗鼓
左海文章射斗牛
福州正谊书院联,林鸿年撰
州里桑麻开禹甸
总纲财货学州官
黄乃裳题沙捞越“新福建福州总公司”

朱樱红杏开新宴
丹荔黄橙话故乡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竹箭声华当代选
梅花消息故人来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坐坐好留登顶力
闲闲且缓出山心
福建福州青芝山半山亭联,佚名撰
非福人不能来福地
有龙脉才会有龙泉
福龙泉澡堂联,陈寿棋撰
日暖福州春晖万里
兔回大地气象一新
兔年春联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忧中有乐乐中有忧
陈宝琛题福州鼓山居室听水斋
酥制肉绒福建第一
宝鼎老牌名震全球
萨镇冰题福建福州“鼎日有”肉松店
同人于门群贤毕至
适子之馆吉事有祥
梁章钜与同郡诸君子合撰北京虎坊桥福州会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法堂联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言宦富室宽容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朝朝暮暮时时鼓鼓钟钟
福建福州西禅寺玉佛阁——现·越尘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1:05:59

存心邪恶任你烧香无益
为人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福建福州连江县粗芦岛观音殿联
天庭月华普照清辉千里
地上玉柱凌霄吉祥万家
福州:瑞云塔,在福清城东南龙首桥北岸的
白傅早归一代福人居福地
苏公再见千秋黄巷重黄楼
余应松贺梁章钜归故里居福州黄楼
功业辉煌苟利国家生死以
神明浩荡岂因祸福避趋之
虞愚题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犄汉角秦逐鹿中原余旧址
封闽霸越钓龙干古有高台
福州无诸庙联,陈振狂撰
江水长流想见高风终古在
云山如画依然诗思逼人来
福州鼓山联,佚名撰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
将军虽去千秋大树永凌云
福州:胡乔木题林则徐纪念馆
能度众生岂独潭龙知听讲
愿闻一喝长教海水不扬波
福州:陈宝琛题涌泉寺。潭龙:涌泉寺址原
鸟识天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中吞
福州开化寺联,朱熹撰
青眼高歌异日应多天下士
华阴回首当年曾读古人书

左宗棠题福州正谊书院
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福州:金山塔。日夜长浮:小金山突出江中
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
来游东国两乡旧雨疾西湖

济南:龚蔼仁题浙闽会馆,位于黑虎泉路
王化无垠重泽输金求祝圣
禅林最古尚方颁藏与开堂
陈宝琛题福州西禅寺法堂
五夜功夫铁脊梁将勤补拙
二时粥饮金刚屑易食难消
福州:涌泉寺
柏树几人参到此薰闻无漏种
法身当处是六时遥礼白毫光
虞愚题福州西禅寺玉佛阁
宝烛看龙衔万户笙歌无禁夜
香尘随马度九衢烟月太平人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四
北向祝吾君列仗太平幡秀宇
西来拜我佛入门大笑钵生花
福州:魏全安题西禅寺大雄宝殿
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
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悄无言
梁章钜题福建福州黄巷全闽诗钞楼联
道统阐薪传洙泗真源今未坠
儒型垂梓社沧州精舍此重开
林则徐题福州文藻山朱文公祠
非妄非真常行于空植众德本
不取不舍无有少法得菩提心
福建福州涌泉寺大殿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
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
福州:郭化若题林则徐纪念馆,在福州澳门
高树夹明漪此间清净宜常住
巍峰当杰阁合有英灵在上头
陈宝琛题福州鼓山回龙阁,内祀关羽
旧址阅沧桑世界法轮归一转
良缘结香火朝班禁漏证三生
陈宝琛题福州西禅寺大雄宝殿
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
寿同广成子住崆峒千三百年
福建福州鼓山喝水崖联。磨崖大字
美酒可消愁入座应无愁里客
好山真似画倚栏都是画中人
福建福州广聚楼联,区菊泉撰

随遇自生欣暖日风和入怀抱
静观可娱老崇兰幽竹有情文
梁章钜题福建福州黄巷宝兰堂联
亭伴松竹梅好鸟枝头亦朋友
石分绉瘦透诸峰罗列如子孙
福州:乌石山。亭:指乌石山333士亭
问梅子熟未个中人酸甜自别
问木樨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
福州:江之谦题金山塔
乡赋念嘉宾彩笔昔曾千气象
持衡留藻鉴文昌新入有光辉
福州:林则徐题贡院,在福州城东南、明清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梁章钜自制福建福州黄巷藤花吟馆联
祖塔卵开花泉可应潮云似海
禅庭柽扫地池能蘸月树藏碑
福州雪峰寺联,梵辉撰
淡忘岁月坐绳床一笑自成妙谛
收拾乾坤旧布袋众生谁是解人
福建福州涌泉寺天王殿
风动幡动何处闻天籁地籁人籁
石开莲开此间见小千中千大千
福建福州西禅寺玉佛阁——现·越尘
赫厥声濯厥灵无师保如临父母
天所覆地所载有血气莫不尊亲
福建福州龚海峰(景瀚)关帝庙联
忍教此地为戎片石护存完我责
正值中原多故长城宛在缅公灵
——郭兆昌题福州戚公祠醉石亭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福建福州南门外古茶亭联。联语自然活泼
石室云开见大地山河三千世界
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
福州方广岩联,林泉生撰。此联用典自然
雪国耻在四百年前公不愧曰武
绍兵法于十三篇后吾曾读其书
福州戚公祠联,吴佩孚撰

琴剑论坛 发表于 2017-3-16 21:09:11

坐里门内夕而朝教不忘就尔事
习君子言尊以遍学莫便近其人
福州:林枝春题鳌峰书院
此地笙歌恰当韦曲城南去天尺五
吾侪觞咏犹是越王台畔明月三分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七
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
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
福建福州林则徐墓
平生最喜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
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福州乌石山中双骖园
衔远山吞长江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风雨之际枕簟生凉
福州大庙山榕阴山馆联,白让卿撰
碧海无波总买来箫鼓千场鱼龙百戏
金台不夜看妆出琉璃世界锦绣天街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八
蜉蝣天地蛮触战争大作小观小亦大
咫尺江山须臾富贵无为有处有还无
福建福州戏园
功德在民百世祀可也所望一灵不泯
城郭犹是四方来观者免教再过为墟
福州:郭兆昌题戚公祠
列树灿银花璧月珠星迸作九天丽藻
首时调玉烛南油西漆蔚成五夜祥云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五
菩提会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
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福州:张南山题于山观音阁,在于山之巅
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稍安勿躁
入关不远莫忙逐车尘马足且住为佳
福州:林朝阳题祭酒岭,在福州会城西门外
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少安毋躁
入关不远莫忙逐车尘马足且隹为佳
福州祭酒岭联,林亭桐撰。祭酒岭:在福州
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
圣明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
福州:戚公祠。未已:没停
皇国需才看凤翥鸾翔天下士各凭造就
仙瀛有路伫风骞浪吸眼中人休便徘徊
吴荣光题福建凤池书院,位于福州
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望修士苦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福州:贡院。攀桂:科举得中
社火忆乡风海驾鳌山万盏灯球争买夜
粉团仍密宴风和鹤焰三更春箭正传觞
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六
鱼鼓响时打点钵孟问天谁识饭是米做
象龙集处咀嚼菜根有味方知舌在口中
福建福州涌泉寺香积厨
高歌石鼓手能持闻何所闻只有泉声互答
兀坐名山身久定见而不见奚须入寺重寻
福州:慧通题涌泉寺
历中外廿年身宦海扁舟万顷惊涛神尚悚
就高低数弓地儒宫环堵三竿晓日梦初醒
梁章钜题福州黄宅荩芝南山馆
万顷泛沧溟感履险如夷几度稳凌鳌背浪
一官怜苜蓿愧登高能赋片帆能助马当风
福州:王家驹题乌石山。片帆句:传唐代诗
达四门四目四聪我有嘉宾莫负文章华国选
书六德六行六艺丞哉髦士要兼孝弟力田科
林则徐题福建福州明远楼
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
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福建福州涌泉寺弥勒殿
喧全寂倦都醒一片碧玲珑高树凉风人倚栏
夏如秋晴亦雨三分寒料峭疏帘清簟客敲棋
福州:孙莱山题绘春园,在福州五一路东
宝塔镇怡山溯当年初辟荆榛七井泉源通斗极
法轮转云海喜此日重装龙象上方钟梵应迦陵
福州西禅寺大殿对联,林维源撰
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
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攸神庥
林则徐题福州陈文龙庙
中原多难在昔有人湘淮未兴独倚个臣以为命
天山之南于今乃粒水旱犹祭夫岂故乡所得私
福州:叶在琦题林则徐纪念馆
戚略直正岳家军闽浙播讴歌武穆千古武毅千古
勋名上齐李丞相湖山瞻庙貌有宋一人有明一人
萨镇冰1926年题福建福州于山戚公祠
且漫道见所末见闻所未闻即此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
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
沈葆桢题福建福州船政局
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
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
梁章钜自榜福建福州黄巷旧居
馨香千古明神久镇仙山换劫任红尘方寸莲花终石火
丹雘重新贱子自惭勺水题名悬碧落大家榆荚遍成钱
福州:于山天君殿,原是于山的一所道观
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末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
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
福州马尾船政局头门联,沈葆桢撰
二十射策三十典军四十暂归田捧檄为高堂莫怪北山笑我
有宅一区有田数亩有书五万卷携琴成旧约曾从东海移情
龚方伯题福州双骖园
坠地是何代是何年马鸣生周末龙树生秦初略似片时昏旦
入门无所惊无所怖文殊即寒山普贤即拾得原来今世弟兄
福州:西禅寺。马鸣:古印度佛教哲学家
神灵在帝旁遥祝天风海涛远此浪淘沙一洗九十年肮脏世界
典型怀夙昔共除洪水猛兽管它鬼泣血再造千万里乾净河山
福州林文忠公祠联,王景岐撰
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全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
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福建福州城隍庙
冤债不吃亏借几分还几分到这里限定日期按数偿来转眼便消因果簿
危途休害怕得一步进一步尽任他安排陷井凭天走去到头已过死生关
福建福州城隍庙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福州:王廷琤题涌泉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透过对联看清福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