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羽 发表于 2015-2-18 17:01:15

节日之除夕节:除夕合家庆团圆, 除夕讲究讨彩头

本帖最后由 思羽 于 2015-2-18 17:02 编辑

除夕合家庆团圆


   农历十二月,月份大,卅为除夕;月份小,廿九为除 夕。除夕之夜,合家庆团圆,聚在一桌,吃年夜饭,也称吃 “团圆饭”,表示辞旧岁,准备迎新年。福州民谚:“好囝不赚卅暝晡钱。”指的是远行经商的、打工的、求职的,都赶 “卅暝晡”(除夕)前返家,不再在外逗留。

   除夕之夜,吃的是“年饭”各家煮炊的饭,要先装一 甑,上插柏枝、榕枝、竹板,饰以瓜子、红枣、桂圆、花生.等,十双红筷,夹披一块红布,甑饭顶压一颗福橘,俗称 “岁饭”,先置在袓宗香位前,待凌晨陈列在厅前,为“供岁 饭”其余的饭,蒸热在笼里,待饮毕团圆酒,再盛饭吃。 盛饭要满,合家大小一律要吃,还要添饭,一般不吃光,要 留一点饭在碗里,表示“有吃有余”吃团圆饭时,全家聚在一起,不能大声唁哗,也不能讲七讲八,一定要听家长说话,晚辈只许静听。

   夹菜,第一筷要吃青菜,多妙菠菜,俗 祢“皇帝菜” 吃了“青嘴平安”第二汤匙要盛豆腐汤, “豆腐越吃;越务(有)' 指一家生产收入越吃越增多。第三筷要夹块鱼吃,取意“年年有余”以后,便可随意吃喜欢吃的菜肴。吃的过程,讲究话语,求“彩头”好,不许说粗鲁的话。如吃罢饭,禁说“吃完了”,应讲“吃好了”;汤匙、酒盏落地打破了,禁说“破了”应讲“发了’等,散席前,各取一粒红橘,为图吉利,求好兆头.


除夕讲究“讨彩头”


   除夕讲究语言表达要“讨彩头”,北方叫做“讨口彩”, 这一生活习俗,约定俗成,由来巳久。

   除夕之夜“年饭”席上有一道全鱼,取意“年年有余”这是陈列席间不许动筷的;还出一道年糕,取意“年年高” 这是人人必食的。显然“有鱼”和“有余”,“年糕”和“年年高”便是讨彩头,图吉利,盼望新年万事顺心如意,家财 苻余,福寿年高.多少反映了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福州地区“年饭”之后,人人都要分个福橘,吃也好, 留也好,都取有福有吉,新年吉祥的意思。至于厨房里的水缸,一定要装满水,这是钱财盈满的好兆头.民间谚语“钱财如水涨”《鲁迅日记》记录收支,“钱”字都以“泉”用, 以示此意。为了不让家畜叫吠,定要杷猫、大、 鸡、鸭喂饱,以示过年。连老鼠也撒了米、豆,以免吵闹。所谓“猫叫穷”之类彩头,尽力避免。

   如果家有新娶媳妇,厅堂排列了枣、花生.、桂圆、瓜子等碟盘,让全家人齐吃,意取“早生贵子”的彩头。吃了再 添,只许满满的,不能空了。这是家长祈求早日抱子孙的愿 望。

   福州人家除夕前,家长要向子孙们嘱咐,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东西可食,什么东西不能动……此中都与 “讨彩头”相连。如开门关门,都讲“开门大吉,发财进益”,“关门大吉,平安利益”等。这些例俗,大家都遵从不悖。


除夕古俗“放火爆”

   除夕,古俗有“放火爆” 或称“放火炮”。《台江区志》 记述:三十晚“做岁”时,在庭中用细木条在火盆上叠而烧之,并撒食盐,“噼啪”连声,叫做“放火炮”。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除夕“禁中爆竹山呼, 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而坐”的记载,可知三十晚上 “爆竹山呼”,是古时驱年逐兽的声响遗存。福州的放火爆, 应属于火药未见年代,烧竹节,撒食盐而发出的响声,这响声便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雏型。不过,放火爆并非隨便 的嬉戏,作为一种送旧迎年的仪式,一般定在晚间进行。火 爆声响,既有扫除晦气的威力,又有增添年景的娱乐氛围。 据地方志记载,到了明淸两代,放火爆的风俗仍在盛行,只 是把烧竹节改为烧松柴,燃烧之后,撒下盐花,仍然能发出 均匀的毕拍响声,但不像竹节烧后,突有巨响震人,故较受 人们的喜欢。民国间、市郊还足依古俗烧火爆,而城内人家 把烧松柴改为烧“灯马架”——清理出来无用的杂物,堆积一起,装上—只竹制的“灯马架”,在庭中焚烧,含有除旧扫晦的意思,为烧火爆增添新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节日之除夕节:除夕合家庆团圆, 除夕讲究讨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