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公安出入境 发表于 2014-8-27 08:16:54

切莫掉入“操作提示”的N个陷阱


退、发、补、吓——警方剖析此类案件常见骗术
    当前,通过拨打电话、群发短信等手段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多,花样层出不穷,手法不断升级换代。不少犯罪分子假意给受害人“操作提示”,使不少人以为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或者能够使对方资金划拨到自己账户上。为有效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笔者简要介绍 “操作提示”这类诈骗案的几种常见骗术类型,供广大读者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骗术之退
    【案例一】
    3月22日晚,江苏省盐城市居民姜先生接到一个女子的电话。她自称是 “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工作人员”,称国家准备退还对新购车辆所收的税款。姜先生不知有诈,见对方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车辆型号、车牌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便相信了对方的话。后来,对方告知姜先生,可持一张银行卡到ATM取款机上办理退税手续。姜先生根据对方的提示操作后,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1.6万余元资金不知去向,方知上当受骗。
    【案例二】
    家住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的一位大学新生接到一个陌生人来电,对方问他: “你是××中学××同学吗?我是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最新政策,学校以前多收的学杂费开始退还给学生了,不知你是否收到了?如果没有收到,你可以持银行卡到ATM取款机上办理转账手续。”之后,这名学生便根据对方的操作提示,在龙冈镇一处银行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导致自己银行卡上的资金1万余元不翼而飞。
    【警方提醒】
    这是一种以退费退税为由(即“退”)的诈骗手段。犯罪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一些在校学生、大学毕业生或新购车车主等人的信息,然后通过拨打电话或群发短信等形式,向受害人发布一些虚假信息,在择校费、学杂费、购车税等方面大做文章。受害人认为对方能够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便信以为真,按照犯罪分子的提示到银行ATM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导致钱财被骗。

骗术之发
    【案例一】
    不久前,盐城市一居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温馨提示:××集团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周转,月息3%,20万元以下免担保,方便快捷取现。联系电话182×××。”该居民手头的资金周转刚好有点困难,便拨打了对方的号码。对方表示,在发放贷款时要验证该居民的偿还能力,要求该居民持银行卡到ATM取款机上进行验证。该居民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后,导致近2万元被骗走。
    【案例二】
    家住盐城市区的在校大学生小陈接到一位自称是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 “市教育局正在为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如需要,请拨打电话……”家境并不富裕的小陈信以为真,赶忙拨打了对方提供的电话。对方要求小陈报出身份信息,并要求小陈直接通过ATM取款机接收汇款。小陈便到一家银行,根据对方的提示在ATM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导致自己卡上的1万余元资金被骗。
    【警方提醒】
    这是一种以发放贷款为由(即“发”)的诈骗。犯罪分子以无抵押贷款、贷款利息低等为诱饵,或群发短信,或直接拨打电话,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上发布广告。一旦有人上当,则要求受害人开办银行卡,有时还会要求在卡内存入贷款额10%到30%的金额,以显示其具有还贷能力,之后要求受害人持银行卡到ATM取款机上接收汇款。受害人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便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骗术之补
    【案例一】
    3月20日,盐城市居民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 “市劳动保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国家增加了劳动保险金额,补贴开始发放了,他可以直接持银行卡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听了这话,李先生真以为自己的保险金增加了,便高高兴兴地持卡来到ATM取款机旁,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结果导致自己银行卡的资金近3万元被骗,李先生后悔不已。
    【案例二】
盐城市区居民田先生近日接到一位自称是泰州市国税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田先生在泰州购买的摩托车可以享受财政补贴,让田先生与财政局联系,并提供了财政局的电话。田先生信以为真,拨打了所谓财政局的电话。对方要求田先生直接持银行卡到ATM取款机上直接接收补贴。田先生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被骗资金4600余元。
    【警方提醒】
    这是一种以发放补贴为由(即“补”)的诈骗案件。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的信息后,以家电下乡发放补贴、购房(车)发放补贴、购种子发放补贴、销粮发放补贴等为借口,诱骗受害人持银行卡到ATM取款机边,根据他们的提示进行操作,导致受害人账户上的资金被转移走。

骗术之吓
    【案例一】
    3月17日,盐城市居民杨先生接到一位自称市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称杨先生非法购买药品,涉嫌犯罪,并威胁准备冻结其资金,让其拨打法院某法官电话。对方还说,你自己可以到银行按照一定的步骤操作,将资金先转移到安全账户上。杨先生听信了对方的谎言,来到一家银行的ATM取款机边,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结果导致卡上的资金8000余元不知去向。
    【案例二】
盐城市居民潘先生接到一位自称是某医疗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这位工作人员称潘先生的医保卡信息泄密,涉嫌恶意透支,现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对方还说潘先生的身份资料可能被别人盗用了,不排除犯罪分子盗用其身份资料进行其他活动,有可能会牵连到他,建议其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上。潘先生又惊又怕,便拨打了对方提供的号码,并根据对方的操作提示通过 ATM取款机转账,被骗 6000元。
    【警方提醒】
    这是一种带恐吓、威胁 (即“吓”)的诈骗。犯罪分子往往以受害人的身份资料正在被盗用为由,称为了不受到牵连,建议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的联系方式。此时,又会有人以保护受害人资金或核对资金为由,建议受害人到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根据他们的提示操作。常见谎言有“电话欠费”、“消费透支”、“涉嫌洗黑钱”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切莫掉入“操作提示”的N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