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河阳桥 发表于 2013-10-18 16:43:37

(转)[求置顶][求别转板块]长乐的“千起千落”

本帖最后由 长乐河阳桥 于 2013-10-18 16:57 编辑

唐武德六年(623年),从闽县析出置新宁县,县治在敦素里平川上(今古槐镇),隶属于泉州(今福州)。同年,取长安久乐之义,改名长乐县。
    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东濒台湾海峡,西与福州城区一线对称,西南与闽侯县毗邻,南与福清市相连,北与马尾区连江县一水之隔,东南与平潭县隔江相望。
它的生
    长乐县处于闽江流域最下游地区,它是冲积平原,分别有三座山,六平山,董奉山和天险山,东汉以前它并无平原。县城的太平港曾是东汉末年孙吴集结东汉谪徙者和蜀魏俘虏在此造船,吴航镇也因此得名。太平港(原名河阳港)也是郑和开洋地,他率领两万七千多人的船队和随从由福建长乐出使西洋(见《明史》《西洋朝贡典录》。又有安史之乱及唐五代北方人入闽定居长乐,于景福二年进入福州,王审知命其族弟王想为长乐县令,王想的随从人员及子孙在长乐安家落户。高宗南渡时,又有大批北方士族和平民南迁,长乐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南宋时期福建更加繁荣,有赵宋后裔及随从定居长乐(见《长乐县志》)。

它的荣
   自隋唐起,长乐广大区域(县城,营前,玉田,古槐,鹤上,罗联)曾是贡茶——方山露芽产地(见《茶经》),再明万历年间长乐人陈振龙不顾禁令从东南亚带回番薯种植,番薯易活的特性救活了全国老百姓,使它成为中国主粮之一。而后逐渐改茶园而种地瓜,出茶量锐减,但方山露芽还是贡茶,到了清末方山露芽才彻底消失(见《明史》、清《 四库全书》)。不仅如此长乐还是唐宋时期的朝廷盐场(金峰,湖南,梅花,潭头)(见《福建省志》)。贡盐,贡茶,地瓜
正是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成为历代北方移民的主要根据地。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三种移民潮,其一慕长乐而来,其二逃难而来,三是由于长乐与北方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促成北方各路移民安家长乐。

它的辱
这是一座荣辱鲜明的城市,也有人从这逃难而去,也有人伤亡。它源于明清时期的四场浩劫,这第一场浩劫由于倭寇掠夺原因,人口降至50857人,第二场浩劫在顺治年间禁海迁界,火烧两个月,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第三场浩劫在嘉靖二十五年全县爆发瘟疫,根据记载吐泻盛行,起自西门,渐移东门,人死极重,遍布南北乡,十月始息。这横行将近一年的瘟疫给长乐带来前所未有的人口大萧条。第四场灾难是闽江下游地区的马江海战,遍布南台岛马尾区以及长乐县。

它的光
清末五口通商,福州城与长乐也在范围之内,不少长乐人嫁娶洋人。近代,不少长乐商人出到东南亚国家做生意,便带回东南亚女子。八十年代初长乐纺织业迅猛崛起,不少云桂川贵女子嫁入长乐。概括长乐的历史文化风情用”有容乃大”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的人
福州府第一位状元出自长乐县——林慎思。福州府第一位华侨也出自长乐县,唐末时期由于闽国政权衰落,城关东门王彦英举家浮海避难新罗(今韩国)为长乐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华侨。还有南宋时期谢升卿前往安南(今越南),后来成为安南国陈朝开国皇帝。(补充:东汉三神医之一——董奉,明朝监国——马铎,最多状元的福建县域——长乐县,共有11位状元)

爱它的人
      清 鲍安(长乐潭头镇鲍朱村人) “太平桥,觉途变。望水欲东流,不恐银鲫离河,水流而鱼不逐,桥与县邑,此比古今之盛。见魏晋隋唐宋明之华,长乐全闽之冠,采方山露芽,运贡盐伺京兆,明初下西洋,虽非附郭,然繁市如都,文武昌盛,医商司事,堪比闽县,再比侯官有余,胜似鲤城。 至元之际,县邑众民服红巾离乡,为保连江,去而不返,人户大走,然景不去。明末至今,此二百年天灾人祸,谁知竟使其末。盛景成烟,化脂尘而落,史然入册,唯拥山河与往日相见。叹人有红颜薄命,县亦有如都多难。”
   
         宋 苏辙说:“长乐大藩,七闽之冠,衣冠之盛,用于东南,工商之饶,利尽山海”

究竟是生福州?还是福州生?
            福州的命名源于长乐福山和长乐的福州地村(今古槐镇董奉山)先有长乐县后有长乐郡。长乐曾经差点成为福建省会延续至今,也叫过闽县和侯官,安昌,新宁,古县,但后来均复名长乐。

      福建唯一大唐皇帝赐匾-皇恩寺(已毁于禁海令,火烧长乐两个月事件,后又重建成明清风格)(位于长乐金峰镇)
      

长乐县虽然不是一个附郭县,更不是都城,但它扮演了一个如同都城般千起千落和悲欢离合的角色,由此看来它是一个有着很强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值得人探讨。



福州的命名源于长乐福山和长乐的福州地村(今古槐镇董奉山)

林郎 发表于 2013-10-18 21:18:14

长见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求置顶][求别转板块]长乐的“千起千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