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 发表于 2013-5-11 07:27:55

岭南陈氏宗祠探访  

http://www.clxqb.cn/uploadfile/jpg/2013-5/2013510165747398.jpg
  “岭南陈氏宗祠”位于潭头镇岭南村,北靠雁山,面朝西湖(西湖又称鳌湖),旷远空阔,风光无限。始建于明正统元年,由入闽始祖显公的十四世孙华夫公,置宅建道观名“福德观”改建而成。原祠雕龙刻凤,十分壮观。然近六百年风雨侵袭,破损严重。虽经几度重修,仍破败不堪。
  1994年,在村两委支持下,老人协会成员发起成立“宗祠重建理事会”。首先向旅台宗亲捐资,得到大家普遍响应,海内外献资340多万元,于1994年动工,1996年10月竣工,耗时两年多。重建后新宗祠古朴、庄严,宽13.9米,深33.6米,一层面积470平方米,总面积893平方米。整体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前座分上下两层,高13.6米;上层楼顶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瓦,正面四扇门和十二扇楼窗全部雕花贴金;祠门上方“岭南陈氏宗祠”六字为旅台族人陈道茂手书,大门内上方“颍水岭南陈氏大宗祠”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6岁时所书写;祸事楼前廊有四根6.2米青石柱,中间两根浮雕倒立互视飞龙,旁边两根刻上陈家乘龙快婿明工部侍郎董应举所撰长联“沙堤突出雁峰高,云树万年雨露;石井迴连湖溆合,水天一色波澜。”祠内前座悬挂省书协主席陈奋武先生题写的“颍水同源”贺匾及台湾长乐同乡会、台湾五李协会等台胞的贺匾;祠堂主厅高也是13.6米,厅内有7副颇具丰采的金字柱联,意涵深遂,书法遒劲;大厅内雕梁画栋,异彩纷呈;两边墙上有瓷砖彩绘二十四孝和历史故事,如“孟母教子”、“郭子仪拜寿”、“虞舜耕田”、“孟宗哭竹”等等,工艺精良,均出名家之手。前厅二层前门额书“万福楼”三字,“万”字为岭南一世祖万卿公之“万”字与宗祠前身为“福德观”之福字。二楼正面又有入闽始祖显公,三世祖仁凯公(始迁沙堤)及十世祖万卿公(始迁岭南)之三公画像;祠楼中摆有环形会议桌,可供数十人坐谈议事;祠楼后外墙壁上有10平方米。岭南全景瓷砖画,出自旅台族亲台湾名画家陈学元之后。
  岭南陈姓源出河南固始县,唐“安史之乱”至“广明之乱”,中原离乱纷生,一些北方人为避乱陆续南迁福建。约乾符、广明年间(874-881)固始县显公与勋、黯三位陈姓兄弟,分迁福州南营万井巷、上渡、古灵等地,后又陆续分迁长乐。至后晋天福间(936-944)闽王曦乱政,显孙仁字辈纷纷弃官迁居新地,如仁广字仲发,迁长乐潭头泽里,仁卫迁阜山,仁凯迁沙堤,又传十世顗公字万卿,于宋绍兴末迁居岭南。
  说万卿公迁岭南还有一段小插曲:当年万卿少时,在晦翁岩龙峰书院就读朱子门下,朱子为一代易学大师,当时闻名遐迩。一日,万卿公奉家父圣集公之嘱对朱子说:“我家久迁沙堤而族未望,望先生得便时去我家看看。”受家长之托,朱子十分慎重,某日即带上罗盘往陈垱头,经测向定位等操作后,留下六字即告辞而去,这六字即“马家之旁可居”,后圣集公即在沙堤村往西二里路之岭南村一位姓马人家屋旁,购地筑居而居,并号此屋曰“可居堂”。子孙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八百多年,传三十二代。现居乡者1300多户4500多人;居台湾马祖1500多人,还有本县金峰、洋屿、上洋、三溪、沙京、石马、鲍陈、石屏、官湖边、古井港、闽侯后屿、福鼎秦屿、宁德东山、浙江大陈岛凤尾村等地,总计约16500多人,旅居海外者未计在内。
  岭南人耕读世家,勤劳俭朴,遵循“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克勤克俭,毋怠毋荒……的祖训,古往今来,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自宋至清,有进士10人,举人13人。

西湖我故乡 发表于 2013-5-16 03:46:36

我老家!

良好就行 发表于 2013-5-16 10:28:53

老家。

西门寒萧 发表于 2014-6-29 10:43:18

一日皇帝老家

彬冻三尺 发表于 2015-1-31 15:55:34

落雁峰前稻初熟,严公湖上鱼正肥。岭南我家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岭南陈氏宗祠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