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羽 发表于 2012-7-27 16:15:59

长乐旧时“婚、丧、喜、庆”陋俗

本帖最后由 思羽 于 2012-7-27 16:21 编辑

“婚、丧、喜、庆”陋俗

李永选

解放前我县的婚姻礼仪多从旧俗,其程序简述如下:

一、“合婚”,两家男女各书生辰“八字”(注1〉, 由冰人(注2〉说合,说合之时,必问田产之多寡,迷信者 或求神问卜,或请“算命”先生决定。

二、“定聘”(俗称“压帖”〉,两方议定聘金若干 后,则举办送礼,礼物以十色最普遍,女家收礼后则以米时粽 回送,俗称“回帖”。

三、“送日单”,娶妇之家必于是年五月遣冰人以吉期 告女家,往告时,则以礼饼(俗称“定日饼”随之。饼每以 数百斤计,女家以之遍送戚属、以示吉期将届。

四、“迎娶”,因嫁女吉期多在秋收之后、冬闲之时, 故拙句有“岁热人家嫁娶多”之咏。吉期前一日,女家以所 许办妆奁送往男家。吉期之日,婚家探新妇至,遣晚辈儿童 多人持火炬迎于里门外,又于门首设一案、置香盘杲酒于其 上,俗谓“接路”。彩舆到门,爆竹鸣锣,声聒入耳。经儿 童请新娘下轿,登堂交拜入房,坐床,合萑卺(即吃合欢 酒),婚礼乃成。次日行庙见礼,三日新妇入厨作试羹。归宁(注3)之期,必俟次年农历正月,元宵前返夫家,二月二 日女复归宁,至农历五月始返,俗谓之“讨夏衣”(注4〉, 繁文褥节,实不胜烦。民国后期,归宁之期提前在婚后第二 天或笫三天,当口即返夫家,因新郎新娘双双一同往返,故叫做“请双行”、“谙回门”,“请转马”或“请赶烛”,女 家在这一天办酒宴客叫做“回门酒”。

    重男轻女在旧社会积乂甚深,男女不能平等,寡妇以守 节为常规,鳏夫以续弦为俗礼。有钱人娶妾比拟于元配者曰 “同嫡”,不为人诟病。在少数特殊阶级中,多妻制亦不少 见。订婚后,男患重病,要求女方即时结婚者,谓之“冲 喜”。父母受着“一喜压千灾”之谎言流毒,不顾女儿终身 幸福,勒令完婚。于是男亡女存,接着便应“守节”,在守 节枷锁中女人抑郁而死者为数不少。

    邑中赤屿、湖里等村落,每当农历正月初举办喜酒,山 上年结婚或生男儿之家为东道(俗称“喜户”),新婚者备 喜酒一席,生长男者备喜酒两席,生次男者备喜酒一席,由 族房理事分配成婚之男子到户吃食。食时尽醉尽饱,客不 去、肴不断、酒不空,浪费不浅。穷而无力举办喜酒者,每 以生男报女,或卖儿报夭。至于典卖财产,高利贷入以充喜 席费者,亦属常见。

    生男育女本是喜事,无奈迷信与习俗作祟苛扰,遂使劳 动人民反视为苦累。多少人因虑日后无法应付俗例,忍心溺 杀初生女孩以免累赘。封建迷信害人之深与反动统治之苛政 虐民,真是无独有偁。

    生儿之家于婴儿坠地之后,必问星卜“定时”推算吉凶 祸福。而卜者每故弄玄虚,谎言劫、煞、官、印,应图克 制,无形转介于道士、巫婆之流,以求祭禳。由是“过关”、 “禳太岁”或“祈年”,“参斗”,不时排演。婴儿稍不安 宁,则又求之巫婆、神棍。“看花”、“点算”,不外又是 “替身”、“祭禳”、许愿酬谢。要皆出自星、卜、道、巫 之欺骗戏弄,浪费金钱。

    女子虽出嫁而父母之负担仍未卸肩。女生外孙后三天, 父母必以酒、鸡、面、术米、鸭蛋并一些婴儿衣服等送往婿 家供其坐月之需,名曰“送三旦”。外孙匝月及周岁,又需 备婴儿衣着及手镯、足镯、天官锁等金银服饰和糕、饼,米时 之类送往婿家,名曰“送满月”和“送晬”。外孙初次到 外祖家,外祖须为其讨“衣食”,备衣服米时粽及生羊等予其 带回名曰“转手牵”。平时则每年元宵节送元宵灯,祭灶送 灶糖、灶饼及花面具,繁琐已极,负担亦不谓不重,

    自女子出嫁赔办妆奁以至女生外孙,其间不时赍送礼 物,虽家境不裕亦所难免,以是使人有“生女怕赔累”之 感,而助长“溺女”之风。

    至于庆寿之风,在旧社会中亦颇盛行。除由儿女为其父 母称觞祝寿之外,还衣“自寿”,无非借此显示排场,交结 权贵,且有借此聚赌赌或內亲友“打抽丰”者,形形色 色无奇不有,流风愈下,廉耻丧尽。有歌谣一首讥借庆寿为 名以遂其敛财企图者:“家父千秋,炮烛没收,人情合倍, 麻将双抽”。由此可见当时之丑态。

    丧事方面,为父母“风光报孝”,务求隆重哀荣。临终 之前,子女家人必须彻夜守伺,易篑之后,即以讣告近亲, 咸来视殓哀别。死者穿着多至十几重,富有之家并用绸布将 尸体全身包扎,叫做“殓”,入棺时长子捧死者首,余则左 右扶持。

    死者如系女人,必须俟外家亲人至,始得入检。如外戚 对丧家不满,则多方为难,必尽力铺张,以悦其意,方允收 殓入棺。收殓之日,延道士设醮“破地狱”,为死者脱罪, 祈求升天。其设醮及宴客之资,多由婿家负担。

    设灵四十九天,每七天为一期,谓之“七”(男人六天为一 “七”,女人及老者七天为一“七”)。每“七”由亲 友备礼设祭,婿家则于第六“七”之期设祭,名曰“送六旬”。 崇尚迷信之家,延道士或和尚大办佛事,设坛念经,祈祷功 德。开弔之日,宾客多以肩舆来者,往返肩舆俏资,均由丧 家从丰发给。

    “七”满举行葬事,亲友戚穿甶袍送丧,男女儿孙则披 麻戴孝相随口行列之中除鼓吹乐队及其他外,必有彩旗若干 面,以识别死者直系奈属人数之多寡。彩旗分白、兰、红二 种,白旗为孝男、孝孙,兰旗为孝女、孙女,红旗则为出嫁 之女及媳等,一望了然。葬事既毕,男女均曷吉衣系红带,送 葬的妇女有夫者还要穿红裙,孝男等则扶送“神主”回家, 谓之“回龙”,茧是丧事乃毕。
注(1):八宇即出生的年、月、日、时。我国古代纪年 月日时用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叫做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叫做地支),例如甲子年、乙丑月、内寅日、丁 卯时出生。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就是所谓“八字” 注(2):冰人就是媒人,婚姻介绍人。

注(3):妇女回到娘家探望父母,叫做归宁。

注(4):新出嫁的女子,在第一个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回 娘家,父母备有巾、扇、兜肚、香袋、香串〈孩子五月节挂 在胸的的小玩具〉以及女儿、女婿穿的夏季一些衣服,于节 日前给她带返夫家,这叫做“讨夏衣”,巾、扇、兜肚、香 袋等则分送给亲友的小孩。

流年似水 发表于 2012-7-27 16:51:20

已阅

流年似水 发表于 2012-7-27 17:01:34

请问楼主,此贴选择自李永选老先生的哪一部集子?《藏楼随笔》吗?

思羽 发表于 2012-7-27 17:28:10

流年似水 发表于 2012-7-27 1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楼主,此贴选择自李永选老先生的哪一部集子?《藏楼随笔》吗?

选自长乐文史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乐旧时“婚、丧、喜、庆”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