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12-5-19 07:57:36

东渡杨公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4ODUyNTA0.html

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12-5-19 08:01:33

本帖最后由 快乐泡泡 于 2012-5-19 09:58 编辑

【资料】据祠内古碑记载,祠建于元朝初,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明万历七年(1579)四月,邑人谢杰(其母亲及夫人均系东渡陈氏)官授行司行人,奉使册封琉球王世子,取道长乐县梅花水路往琉球,为祈保往返平安,谢杰亲至东渡杨公祠乞香火随行。使归上奏,敕封贞灵公爵位。
  崇祯十四年(1641)知县夏允彝主纂《长乐县志》时,又梦杨公请乞立传,夏侯诣祠行香,访公事迹于里老,为公立传忠义,并亲书“宋室忠烈”匾褒扬之,原匾今存。后人有题词联云:“忠烈发幽光,列传垂名公不朽;贞灵崇祀典,故乡有庙神其依。”就是指香火随使和县志立传两件事。
  祠经道光年间重修后,至光绪十九年(1893)陈萼芬捐资倡议再度重修,二十一年春竣工。陈萼芬撰修建杨公祠碑,并请闽浙总督谭钟麟、状元王仁堪等名家撰写石柱联对,石柱至今保存完好。又将家传的乾隆间邑人郑开源所绘的“八爱”四大幅赠祠,挂大殿壁上。画今存,由祠管委会保管。杨梦斗,字子仰,号山甫,东渡人。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与兄杨琦、弟叔济、侄次郑同登文天祥榜进士。一门四进士,古来罕见。理宗深为惊讶,当殿称杨梦斗兄弟叔侄四人为“河东四凤”。

       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长驱南下。南宋赵氏朝廷岌岌可危。扬州都统使杨梦斗与兄杨琦、弟叔济、侄次郑带领扬州军民全力把守要塞抗击元兵。可惜兵力悬殊寡不敌众,兵败城陷。杨梦斗赴义扬子江,杨琦、杨叔济、杨次郑在元兵重围中凿舟自沉,壮烈殉国。

       现代的对联、题词是近年修葺时增添的,有杨成武将军题赠的对联“公凭江北孤城,铁骨冰心,且藐狂飊存劲柏;祠缅河东四凤,高风亮节,长留浩气启来人。”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题赠的对联“肝胆映河山,至此一身添正气;忠良扬国族,于今万众鼓雄风。”还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题词等。1987年2月27日,该祠列为第三批县级保护文物,是我市旅游的著名景点,仅近年来已接待过法国记者、海外侨胞、港澳台胞、以及国内各地旅客达20万多人次。
  传说杨公祠有“三奇”。一奇:原来三进间,上世纪70年代末办厂发生火灾,大火烧尽所有材料,烧了前座、中座,而大殿保留完好。二奇:前座横梁是由泰国购进的柚木,长9.5米,截面为四方形,边长0.3米以上,“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拆下来一直放在村部楼上,曾三次打算出售,均谈好了价格,最后因种种阻挠,都没有卖成,到重建时,这棵柚木梁又重新回到原位。三奇:《宋室忠烈》匾额是明夏允彝所书,也是破“四旧”时,取下被放在加工厂稻壳间挡风做门扇,防止粗糠粉外逸。74年加工厂发生火灾,全厂烧尽,唯独这块匾完好无损,至今仍挂在大殿上。

随风- 发表于 2012-5-19 09:50:06

顶个!

透事眼 发表于 2012-5-19 11:00:05

记得小学时,老师带我们去参观过一次,还写了观后感,想想那是很久的事

流年似水 发表于 2012-6-11 10:01:28

一定要去实地看看才好~!

流年似水 发表于 2012-6-11 10:07:58

杨梦斗,字子仰,号山甫,东渡人,生年不详,世代书香。南宋宝祐四年(1256)与兄琦、弟叔济、侄次郑四人登文信国榜进士。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陷建康(今南京)后,围攻扬州,时梦斗任扬州都统,与琦、叔济、次郑分兵坚守扬州城外军事要地,屡次击退元军进攻。景炎元年(1276)梦斗抗元兵败。他率全家人及部将在扬子江凿舟自沉。后里人立忠义祠祀之,匾曰“文章节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渡杨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