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 发表于 2007-12-22 09:01:55

长乐文岭镇姚坑村出了三状元

有诗云:只羡鸳鸯不羡仙,所以古往今来,才子佳人成为人们艳羡的对象。同样有诗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仕进,状元及第,光耀门楣,也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理想。福建,正是个盛产状元之福地,为大家带来福建历代状元成就与命运讲座的是福建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先生。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专设制度。“它创自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到唐代,科举制度更趋完善。进士之所以显贵,因为选拔人数少,竞争激烈,而且,‘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

    此中,状元如何产生?“考试一般分三级,解试,合格者为举子,头名叫解元;省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并亲定名次,第一名即为状元。因举子应试前须先向礼部报名,投递家状(即履历表),因此状元也称状头。所有的进士都很骄傲,自称,我是天子门生。状元的荣耀达到了极致。”

    多年来,经过大量搜集正史和地方志记载的福建状元情况,卢馆长做了统计,“福建文状元到了清代光绪王仁堪,共46位,平均年龄33岁,最年轻的18岁。”

    46位状元,有一些状元现象,很有特色。“连科三状元,就是件稀罕事,仅福建一地方出过。南宋乾道二、五、八年,都出在永泰,当时叫永福,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应在永泰、仙游、福清。当时有民间传说,乾道二年,福清石竹山上有巨石飞落山腰,石刻文曰‘天宝石移,状元来期。龙爪花红,状元西东’。萧国梁是年大魁天下;次举,靠西边六七十公里,出了个状元郑侨,又次举,东边黄定为进士第一。”当时,还有永福县令赋诗:翀峰龟岭与龙屿,三处家山亦壮哉!相去未逾两百里,七年三度状元郎。翀峰就是青云山,青云山也因此得名。”

    还有同一地方出了三个状元,“在长乐文岭镇姚坑村,出了姚颖、姚勉、陈文龙。陈文龙虽是莆田人,但长在长乐。一千多年来,全国会元、解元、状元三元同中的,只有14位,福建也有一位,王曾。”还有同期状元、榜眼、探花均由福州人摘得。

    以上这些都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但卢馆长指出,不要迷信状元,状元一时荣耀,却未必青史留名,”状元的待遇是很低的,宋代,最低从九品。好一点的,从八品,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多数只达到知府,其他则稀松平常,能当上宰相的不多。”

    “但福建的状元们都有超人的悟性,加上勤奋好学。其次,绝大多数人务实、秉性耿直,不趋炎附势。因为儒家传统教育在他们心中扎根很深。”

    莆田状元陈文龙正是典型例子,“元军逼近福州,端宗南走泉州,陈文龙死守兴化(今莆田),‘毁家纾国’,尽散家财,募集训练兵士。为了鼓舞士气,他巡城,还命士兵扛‘身为宋臣’,‘死为宋鬼’大旗为前导,手下纷纷誓与莆田共存亡,但大势已去,最后内部叛变。底下一小卒骑着马来,称,太皇太后诏到,陈文龙接旨。他欲拿剑自杀,不成,则绝食。至福州,元将劝降,以刀胁跪,陈文龙大义凛然,指其腹曰,‘此中皆节义文章也,状元可相逼邪?’到临安(今杭州)后,他要求去拜谒岳飞的墓。所以南宋时,文武全才的陈文龙的忠烈与状元宰相文天祥齐名。”

    不仅陈文龙如此,“许多状元都在州县以下做官,但他们也都在履行儒家思想对他们的教育,社稷为重,君为轻,民为根本。一到基层,就兴修水利、兴办教育,赈济灾荒。”

青红酒 发表于 2007-12-24 11:52:39

姚坑出状元,毫无历史根据!

我是山人 发表于 2007-12-28 20:51:30

楼上的,不知道不要乱讲,好吗?我是文岭人,知道这故事,建议你看看长乐县志吧。看完再说!

我是山人 发表于 2007-12-28 20:52:36

还可以告诉你,姚勉和马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青红酒 发表于 2008-1-5 00:29:14

可笑可悲!不过无知者无罪!照你看来,李白和李鸿章也是亲兄弟了。

修罗 发表于 2008-1-5 10:44:28

长乐姚坑明教堂

古代选拔人才的科学制度,始于隋朝建立,到清朝末期废除,这其中经历了1400多年的历史。根据最新发现的史料记载,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长乐一共出了十位状元。而地处偏僻的明教堂却独中三元,培养出了姚颖、姚勉、陈文龙等三位状元,这不能不说是长乐文化教育史上一株奇葩。
   明教堂位于长乐二十三都姚坑村,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另说皇祐二年即1050年)由里人方子安创建,至今已近千年。姚坑始祖姚能举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重建,当时的长乐守土(县令)吴仲举应姚能举之请为其堂撰写了匾号“明教堂”。“明教”二字正是取“释明教化”之意。到了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里人曾任南宋兵部尚书的林采将明教堂迁至现址。自宋而清,明教堂因为是长乐师儒云集的著名学府,所以培养了众多的人才。除了上述的三位状元以外,还有姚宗虞、姚子才、姚、姚直夫、姚同、姚简中、姚震、姚逢午、姚灼、陈觉伯、林得中、林亚文、姚承恩等有案可查的十三位进士。
   著名的南宋抗元英雄、被林则徐誉为与文天祥“隆名并峙”的后山人陈文龙,在宋咸淳四年(1268年)考取状元后,曾于咸淳八年春,回乡省亲祭祖。当他来到他曾经读书的明教堂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亲书了《明教堂元台碑文》、《明教堂赞》和《元台碑铭》,并在明教堂内悬挂“读书处”匾,以示荣耀。同时他还立了“∴元台”碑于明教堂前,后又立于明教堂对面的飞来石旁。“∴元”即昭示着明教堂到陈文龙,已培养出三位状元。现今此碑尚存,是长乐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教堂不仅人文荟萃,而且风景秀丽。此堂倚鹳岳,枕玉狗,面对飞来石。四周峰峦层叠,龟蛇捍卫,水口牢密。里人南宋兵部尚书林采也曾在他撰写的“明教堂序”中这样描述着明教堂的景致:“……东有玉狗之石插入云霄,西有飞来之石凌于汉表,南则有花林五里胜似上林之境,北则有梅树十里时占百花之魁。春有玉罈之石可以酿酒,夏有莲花之石可以吐锦,秋则有金钟之声逐潮而响,冬则有渤海之水当面而潮……”正因为有这样美丽的景色,林采才乐而忘返,常常在“鹳岳之巅与状元姚颖唱和行乐”。而陈文龙面对此景,又追念先贤,在明教堂里不觉“勃勃思奋,携朋姚勉”,努力上进,在姚勉高中状元15年后,也高中状元,成为明教堂第三位状元。
   历史以匆匆的脚步向前行进,一转眼至今已是近千年。明教堂培养出的先贤们都已经成为历史典籍中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辉煌事迹却铭记在一代又一代的明教堂学子心中,铭记在一代又一代的明教堂守护者———姚坑人心中。自小在外漂泊的姚坑人姚广孝(祖籍长乐姚坑,从祖父起寓居苏州之长洲),为燕王朱棣兴兵“靖难”夺得皇位成了永乐皇帝而运筹帷幄,成就了不朽的功业。永乐九年(1409年),他随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回到了家乡。回家乡时,“还诣祖祠修整谱牒”。我们现在很难揣摩和想象,当年姚广孝回到长乐、姚坑,面对先贤们丰功伟绩时的心情。我们只是知道,后来姚广孝在北京房山县东北四十里地方,兴建了一座寺庙,取名“长乐寺”,并留下遗嘱,死后葬于此处。一晃50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现址尚存的“长乐寺”,当时承载了多少姚广孝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祝福?
   从明教堂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明教堂是属于姚坑人的。对于重建明教堂,质朴的村民们说不出更多的深刻意义,他们只是微笑地告诉你:“这是在做一件好事”。而正是秉承这种“做好事”的心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虔诚地守护着他们的精神家园。1982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尊师重教、培育人才成为社会的风尚,特别是在长乐县。受此启迪,姚坑村民想到明教堂往日的辉煌和荣耀,第一次用集资的形式,在明教堂原址上建成一座二层教学楼,培养本村及近邻的学子。《光明日报》、《福建日报》曾予以特别报道。这次重建明教堂,仅有150多户、600多人的姚坑村民又集资40多万元人民币,这正是这种理念在新时代的又一次印证!
   然而,如果从明教堂的历史地位来看,明教堂不仅仅是属于姚坑人的,因为从明教堂创办以来,它所培养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正是有鉴于明教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秀美的自然风景,明教堂的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共长乐市委、市政府、文岭镇党委、镇政府及有关其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共福州市委常委、长乐市委书记林彬、组织部长邓达木、长乐市副市长林建秀,以及文岭镇的陈国衍书记和游增华镇长在百忙之中,多次亲临姚坑村,从明教堂的重建设计、直至装修等方案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从有限的政府经费中,拨出一部分钱款用于支持明教堂的重建工作,准备将其建设成为长乐又一处文化教育与风景旅游胜地。
   重建明教堂不仅是长乐人民独有的“大爱”文明的历史传承,也是中国***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重建以后的明教堂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吴航大地,以其浑厚优美的文化笑傲于历史长河!
http://www.fzdqw.com/ShowText.asp?ToBook=1531&index=12

上帝的弃儿 发表于 2008-1-5 11:17:52

很假.....呵...老觉的像民间传说.
我也听过2个....一个是叫马乐还是什么的...说中了双状元..后来还过了3天皇帝瘾~~
3天还是1天 这个传的比较广.....
还有个关于漳港仙岐的2个兄弟有个也做了大官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仙岐有个城墙...可能是大片的围墙至今只剩下那一块吧~~
传说中就他跟皇帝说有倭寇..抢匪..然后皇帝下令..四处征收石头 拆井夺石弄个城墙...
给他耍着玩...还有个老桥.....老毛统治后搞了些运动让人废了
听过的举手......我对长乐文化没研究......

郑明 发表于 2008-1-17 21:57:47

很强哦。
文岭出文人啊....

依强 发表于 2008-4-9 14:01:25

确实是这样的..还有记载.2楼你这个白痴 懂各P啊..你家乡专出其乞丐是吧!~

青红酒 发表于 2008-4-10 12:20:00

还依墙呢,有记载?是什么时候记载的?有没认真考证过?我家乡出过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林慎思、状元马铎、教育家柯雍、法学家柯凌汉、诗人王恭、陈亮、陈大初等等等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可谓文化名区。你就不要在这里诋毁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长乐文岭镇姚坑村出了三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