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哥 发表于 2006-3-14 08:48:36

福建滿族村

福建滿族村溯源/ 許揚
2006-3-14


琴江是福建省唯一的滿族聚居村,位於閩江南岸,與福州(馬尾)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江相望,距長樂市區四公里,流經這一段的閩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

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鎮閩將軍阿爾賽奏請朝廷從老四旗中抽調五百一十三名官兵攜眷進駐琴江,圍地築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為當時沿海四大水師旗營之一,比馬尾的福建水師還早一百五十一年。「三江口水師」是中國海軍的搖籃,最輝煌的一頁是參與甲申中法馬江海戰抗擊侵略者,統領黃恩錄率部奮勇殺敵,六百名官兵中壯烈犧牲一百多位,後人奉旨在村中敕建「忠魂堂」,設置烈士靈牌。

辛亥革命後,這裡的水師旗人後代沒有了皇糧供應,村人不是外出謀\生就是改名換姓,這裡逐漸成了一個尋常居民小鎮。現在的琴江村裡還保存著二百七十五年前建營時的格局,村裡的街道排列酷肖「八卦」,每條街都極其相似,兩排房屋相對而列,小街盡頭宛如死胡同,盡頭的兩邊有小街橫過。村裡至今還完好地保留著一個毓麟宮,宮內的古戲台據稱與故宮裡慈禧看戲的台子一個模樣,只是場地小了一些。現在,每逢節日,戲台上除了演閩劇外,還要上演一種叫「台閣」的滿戲。

村內有條俗稱「旗人街」的首里街,仍保持著最初的樣貌,整排的土木結構房子,街上最有特色的是家家戶戶臨街的三扇門,中間的那扇是門上套門,這道門是整座房子的臉面,稱作「喜第門」,門窗都有雕花刻畫,做工精細,非婚喪喜慶不開此門,而最奇的是這扇門在當地人心中的珍貴程度,那是賣了房子也要把門帶走。門上還有一孔,據說是當年滿族女兒相親用的,在滿族的習俗裡,未出嫁的姑娘由父母作主定下了婚事,只有洞房花燭夜才能見到新郎,所以這些羞澀的姑娘們只能通過門上的孔來偷看自己未來的丈夫。

當地人雖為旗人的後代,但在生活方式上,早已融入了福州地區的風俗。現在全村沒有一個旗人後代是滿族姓的,但琴江村民每人都會三種語言:普通話、福州話和滿族「旗下話」。今日的琴江是個華僑村,全村三分之二的人家有親人在海外,村裡常見的是建得極其豪華的二層小樓,大多是西式風格。

琴江村至今乃保持自己獨特的婚俗。滿族村青年男女的婚姻較自由,不論男方相中女方或女方相中男方,先要邀請一位與對方交情較深的人當媒人,若雙方父母沒意見,由男家剪一副男方的鞋樣,再配金手鐲一副,由媒人送到女家,女方收到定情聘物後,親事就定了,雙方選擇一個吉日「下定」,婚禮為期三天,全村都洋溢著喜慶氣氛。

琴江村地靈人傑,名人輩出。洋務運\動後,水師旗營中青年人紛紛投入船政學堂,畢業後成長為中國海軍的棟樑之才,其中出過將級三名,上校級四名。村民亦以海軍世家居多,其中以賈、黃、許三家最為有名。賈家連續九代都有人在海軍中供職,是中國目前已知的連續代數最多的海軍世家,而黃家連續八代,許家連續七代。

近代琴江村民中較知名的,有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曹維廉,中國海商法奠基人黃挺樞教授,榮獲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稱號的指墨山水畫家李育中等。




发表于 2006-3-14 09:35:38

看的真累 繁体字!~

纯白 发表于 2006-3-14 10:51:21

报告,视察过了

顛顛℡談 发表于 2006-3-14 16:54:20

偶觉得琴江现在好象没楼主你说的那样都是豪华别墅
房子也就那样
我只知道象满族这样的少数民族有一个好处就是中考高考什么的可以加分
其他好象也没什么特别的了

天涯 发表于 2006-3-16 08:20:09

教育局长徐平就是满族的.....他儿子在美国纽约快结婚了......

灰色药粉 发表于 2006-3-16 11:32:40

报告写的再好...什么都不做.....那也是零蛋~~~

觉醒 发表于 2013-1-8 13:22:00

这个,有时间要去看看

李元芳 发表于 2013-1-22 18:24:31

高贵的血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滿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