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发表于 2005-6-21 17:54:28

谁能找到闽剧的视频片段..........



http://www.rongqiao.com.cn/xwzx/images_2004/1560-1.jpg
http://61.55.138.208/upimg2/2004/3/24/989873606.jpg

surf 发表于 2005-6-21 18:20:56

http://www.rongqiao.com.cn/xwzx/showvideo.asp?id=61

hong827 发表于 2005-6-22 00:09:17

我找闽剧的找了好久,就是找不到,我都郁闷很久了。

谁能找到,在此先谢过了。

天涯 发表于 2005-6-22 11:32:55

回复:谁能找到闽剧的视频片段..........

以下是引用surf在2005-6-21 18:20:56的发言:http://www.rongqiao.com.cn/xwzx/showvideo.asp?id=61


这个我也找到过.不过里面只是介绍而已。。谢谢...........十分感谢你的支持...

逸星飞扬 发表于 2005-6-22 22:19:07

回复:谁能找到闽剧的视频片段..........

http://www.lzlib.gov.cn:50/yszshpyl/1210141022.jpg

闽剧演化历史

闽剧
  
  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解放后定称为闽剧。
  
  
  历史沿革: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大突破。\"洪塘儒林戏\" 时期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均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到了同治年间(1862-1874),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光绪元年(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人(俗称\"七子班\")发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桃花村》等。
  卢诗孙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另起炉灶。他一方面把原来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另一方面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组成新班, 取名\"驾云天\"。该班在福州鼓楼城隍庙首演,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驾云天\"声誉雀起,订戏者源源不断,引起了同行的钦羡,于是在福州又出现了\"达云霄\"、\"赛月宫\"、\"庆仙园\"三个儒林班。随后不到三年时间,又先后成立了\"凤麟奇\"、\"谱云霄\"、\"仿桃源\"、\"庆云天\"、\"乐琼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与先前的四个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儒林戏在福州方言地区,已跃居剧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为后来闽剧的主体音乐。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8-1911),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二十世纪20年代,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郑奕奏为代表的\"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第一个高峰。郑奕奏在短短的几年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里的新茶花,《孤儿血》里的张桃珠,《百蝶香柴扇》里的林英姐,《黛玉葬花》里的林黛玉,《紫玉钗》里的霍小玉,《孟姜女》里的孟姜女,《秦香莲》里的秦香莲,《杜十娘》里的杜十娘,《钗头凤》里的唐婉,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邱丽玉》、《秋兰送饭》、《蔡松坡》、《救国救民》、《浪子魂》、《箱尸案》等上百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女性悲剧形象。他演唱的闽剧\"逗腔\"韵味悠长,缠绵悱恻,20-30年代就被百代、联声等几家全国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被誉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
  二十世纪50-60年代,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1952年由省文联组织的闽剧代表队,首次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别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等剧目,其中《炼印》荣获创作一等奖和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荣获演员一等奖,还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获得二、三等奖。
  80年代以后,闽剧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曲判记》、《林则徐充军》、《天鹅宴》、《丹青魂》等一批题材新、主题高、立意深、结构巧、剧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荣获全国剧本创作最高奖-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1993年5月23日至6月3日,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暨全国第十届梅花奖颁奖活动在福州举行,闽剧《拜石记》、《御前侍医》两台大戏,令人刮目相看。福州闽剧院一团的陈乃春获\"梅花奖\"(演员)。7月份,又在\"闽剧之乡\"长乐县,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闽剧艺术节\",来自闽东、闽北、闽中等地区的十七个市县的闽剧团,汇集长乐,演出时间长达一个多月,这也是闽剧的一个空前盛事。
  
  
  艺术特点: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四大类组成的: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清新活泼的\"小调\",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昆曲和徽调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叫做\"掏岭\"。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
  江湖调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的特点。
  \"洋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如[太师引]、[鳌头金柱]、[风入松]、[香罗带]等;\"中介大牌\"如[驻云飞]、[出队子]、[浪淘沙]等;\"大介盘答\"如[金厢]、[双蝴蝶]、[赏花]等。其中人一人独唱的称为\"大牌\",两人或三人对唱的称为\"盘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区别在于起介(开头鼓锣)的不同。
  \"逗腔\" 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依\"的虚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岭]、[宽板]、[急板]等。
  小调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俗曲俚歌,很丰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从徽戏、京剧吸收的如[大补缸]、[七句半]等。
  辛亥革命后,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所以闽剧音乐也吸收了皮黄调。
  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闽剧介头(打击乐过门),系综合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所有介头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同。
  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
  场面过去一般只有七个人,俗称\"七条椅\"。
  闽剧各行当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间儿歌、俚语、谚语、歇后语等,乡土气息浓郁。
  
  
  角色行当:
  
  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泼旦、老旦、武旦,净行分大花、二花,丑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旦角表演主要借助水袖和身段,有些服装无水袖,则借助手帕、扇子和辫子来加强动作性。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其指法有兰花手和佛指手两种,素有\"一指化十指,十指化百指\"之说。演员出场时,手放的部位注意反映人物心情。背手时左手向右靠,使用右手时向左靠,以求身段之优美。身段注意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体现美感,如转身的\"背风\"要求柔、稳。步法变化甚多,要求做到\"一步化十步,十步化百步\"和\"一动化百动\"。面部表情讲究精、气、神,通过外部的形色,体现人物内心世界。
  丑角表演也有自己的特点,如《炼印》里,冒充巡按的杨传为须生跨丑行扮演,演员注意刻画他的正直、善良、风趣的性格,表演最后换印时转愁为喜的一段,吸收了福州民间\"跳财神舞\"、\"大刀花舞\"和\"金花宝\"的舞蹈动作融化\"玩弄金印\"等身段表演,同时又把民间的\"双龙抢珠\"舞蹈改变为\"抢掷金印\",使气氛热烈。
  
  
  文献介绍:
  1. 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724页
  
  2.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1668页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659页
  
  4. 闽剧传统音乐/林德冠等主编;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等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477页.--(戏剧丛书)
  
  5. 闽剧经典传统剧目选/林德冠等主编;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15,450页.--(戏剧丛书)
  
  6. 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龙彼得辑;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1册
  
  7. 永远冲锋向前方:闽剧移植革命样板戏唱腔选段/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66页

surf 发表于 2005-6-28 22:39:31

的确不好早,除非去买个片自己慢慢欣赏,网上好像也只能找到音频的.

小斐 发表于 2010-9-27 17:59:38

找土豆网百度闽剧就可以找到很多剧本及片段够你看的

云随风飘 发表于 2010-10-11 11:00:33

我也喜欢闽剧。

b0070 发表于 2011-6-6 14:24:12

看不见

西方闽剧 发表于 2013-3-8 03:42:44

闽剧《苏秦还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能找到闽剧的视频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