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记住乡愁-----黄世鼎《和平街拾微》

  [复制链接]
查看: 70440|回复: 4
发表于 2019-3-26 10: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斌哥注:黄老先生联系本人,表示愿意将以下文章独家授权给长乐论坛刊登发布,以飨读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和平街拾微


记住乡愁
-----黄世鼎《和平街拾微》

自序
   
    长乐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15个特色历史街区之一。以和平街西东走向至东门高级中学门口,规划为首期范围,长度里许,它地理位置特殊,文化积淀深厚。
    这一街区一水二山三巷。六平山上的东溪与西涧在半山腰汇合,形成汾阳溪。二山即六平山与它余脉芝山,芝山与六平山连成一体,只是以高低层次以分。汾阳溪以太平桥为界,分为溪上巷与溪下巷,离太平桥数尺之遥,就是名闻遐迩的司马巷。
历代溪上巷芝山周遭的建筑不同凡响。
王审知在福建掌握军政大权后,任命从弟王想银青光禄大夫摄令长乐县政。当时王想家住芝山下,在王审知授意下,王想在芝山麓建了座威武的将军庙,以纪念从兄威武节度使王潮。
  是年,离王想家近在咫尺的六平山下,奉所祀郭令公(郭子仪),建了福惠庙(今称汾阳王庙)。
  咸通年间王想舍宅为寺,寺名『观音』。
宋熙年九年(1076年)状元莆田人徐铎常游览六平山,对这里灵山圣水;流连忘返。他在六平山下、汾阳溪东岸筑室而居,以后他的住宅改为“种芝宫”。这里又是南宋大词家赵以夫故居地赵以夫建了芝山堂,以赏兰花。陈大濩(1498-1583年),字则殷,号双溪,祖籍江田,迁古槐,居县东,进士出身,为官多年,投劾请归。回乡后在芝山建了益草堂,日夜与山水为伴。
郑森荣,古槐龙田人,竟离乡背井,他在汾阳庙下汾阳溪西岸,临溪构筑“苟有山房”,与山水朝夕相处。笔者小时候常在苟有山房游玩。当时苟有山房已是残墙断壁,但假山洞府保存尚好。 “苟有山房”内建的“望有楼”、“环碧台”还依稀可见,整个布局小巧玲珑、巧夺天工。
溪上巷构筑的庙堂诗观和别墅书屋,大多踪迹俱无,至今保存尚好的只有汾阳王庙、威武将军庙与种芝宫。
六平山上的东溪精舍出了两位状元,即马铎和李骐。他们两是真才实学,民间传说“马铎夺魁有神助”,加以否定。
李骐三元及第,却名不见经传,予以说明。
另外,东溪精舍的马铎与吴实的友谊值得称道。东溪精舍的十学子和闽中十大才子是同时代人,交往甚密,王恭的诗才令人叹服。
笔者故居门牌号是吴航街道溪上巷1号,小时候是喝六平山水长大(至今还是喝六平山水)。正如我的堂弟黄可浪(黄世连)所说:“黄世鼎是我的堂兄,只比我略长几岁,小时候一起在古榕树下、太平桥边游玩,听评话、讲故事、‘盘诗’……至今回忆起,还如在眼前。”(序黄世鼎《心迹集》)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有四处,即六平山摩崖石刻、太平桥、明兵部侍郎陈省“司马第”和观察第。1984年7月1日,经长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集中成片,保存较好。经过清查,一期保护规划涉及28座明清古建筑。首期启动修缮的有19座,其中明清建筑、民国建筑、文保建筑将率先修缮。
长乐区领导传承历史文脉、展现长乐文化特色和平街区建设是我区的大事、好事、实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区领导多次视察指示,及时了解开发建设情况,区街道领导多次找笔者了解街况及古屋建筑年代,以便拾检文物。经把有关和平街文物及故事汇总成册以飨读者。不妥之处,望给指点。
由于笔者生于斯长于斯,对和平街古迹、故事随拾随写只言片语,登在《福州晚报》、《长乐教师报》、《长乐报》、《吴航乡情报》、《江夏之声》等报刊,时间跨越二十多年,今以地点为纲,人物事件为目。地点以高往低 (六平山、芝山、汾阳庙、威武将军、芝山堂、益草堂、苟有山房、太平桥),由西往东(太平桥、武官衙门、陈省故居、五贤祠),另添“观察第”。

                                                    黄世鼎
2019年3月



目录
1、《钟灵毓秀的六平山》
2、《东溪精舍》
3、《东溪精舍》师生的生平事迹
4、《状元马铎文才的刍议》
5、《独快先登第一层---李骐“三元”辨析》
6、《风韵长存的王恭》
7、《王恭为扇面题诗》
8、《缅怀马铎 泪洒秋风》
9、《民族英雄夏完淳与长乐六平山》
10、《长乐汾阳王庙》
11、《王审知与长乐威武将军庙》
12、《沧海桑田话芝山》
13、《宋代大词家赵以夫》
14、《苟有山房听泉》
15、《汾溪月色》
16、《长乐太平桥》
17、《碑文不会永远沉默》
18、《历经山水黄河浪 道尽家乡绿树魂》(介绍作家黄河浪)
19、《武官衙门》
20、《刘振芳与日寇肉搏》
21、《司马门前扫落花》
22、《长乐有处观察第》
23、《五贤祠》
24、《理学黄勉斋神位碑》
25、《一根刀牌香烟》
26、《铁蹄下的回忆》

《钟灵毓秀的六平山》

      六平山位于长乐市区东北隅,海拔564米。这里层峦叠翠,林泉郁秀,岩石嶙峋兀立,摩崖石刻琳琅满目,亭榭庵堂随处可见,擅一方之胜。
      从太平桥沿溪向北走一里许,就见到壮观的六平山门亭。门亭正上方镌刻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书写的“六平胜景”四字。门亭正面楹联:“胜迹踞吴航,美景良辰同鉴赏;摩崖冠长乐,奇文妙句共推敲。”门亭背面楹联:“最难忘,北涧留诗、东溪精舍;莫辜负,千岩映月、万壑松涛。”这副楹联包含了六平山人文景观的意蕴。
      历代以来,六平山虽经几度兴废,但一直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游览胜地。他们对六平山情有独钟,有的就在山麓盖宅,长期与六平山水为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王审知任命从弟王想 (银青禄大夫上柱国)为新宁县令(长乐县前身,县衙在古槐乡)。王想在六平山傍脉芝山下建住宅。咸通年间王想舍宅为寺,寺名“观音”。
      宋熙宁九年(1076年)状元莆田人徐铎常游览六平山,对这里灵山圣水留连忘返。他在六平山下、汾阳溪东岸筑室而居,以后他的住宅改为“种芝宫”。更为典型的是长乐古槐龙田村的郑森荣。郑森荣清咸丰己未(1859年)举人,官崇安训导。他在六平山下汾阳溪西岸,临溪构筑“苟有山房”,内建“望有楼”、“环碧台”,与山水朝夕相处。白天,仰望六平山上的初有、如有和小有洞天,夜晚汾阳溪汩汩的泉声不绝于耳:“苟有山房望有楼,前山环碧后山幽。主人身后汾溪水,只听清声静日流。”1883年暮秋,他撰写《汾溪十二景》,把这里的青山绿水描绘得淋漓尽致。
      有的在六平山上买地,构筑园林,以享天年。陈省,于嘉靖己未(1599年)连举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一生留恋山水。陈省罢归后,在武夷山筑室建亭,时至今日,武夷山云窝悬崖峭壁上,他题刻的“壁立万仞”还清晰可见。武夷山回来后,陈省与其子陈所立(明万历四年举人,官至兵备副使)在恢复六平山景点、增加景观方面建树不少。陈省父子在“如有洞天”购置大片土地,构筑园林别墅,还将买山契约镌刻在巨岩上:“……岁壬寅,不肖所立买山诛茅,北联石壁,东至满石,西南被乎高林,疏石缭垣,庵于小有之趾,题曰‘如有同天’,洞二,曰‘作鳞’、‘朝阳’,种松数万,梅百株,竹千竿,侣石友麋,时奉杖履。拟于幔亭,笙鹤云。”
    有的慷慨解囊,在山上建了馆舍亭榭,如宋·淳中陈合建亭,名曰“天地四方宇”;宋·宝四年(1256年)里人太博陈俞建“乾坤一草亭”;明曹贤建造“六平书室”。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邑令王遵道礼聘陈洵仁讲学其中,遂改名为“东溪精舍”,令泮生吴实、马铎、林应、高淮、周瑶、李马(李骐)、谢复进、高沂、林山乔、陈全从之学。
      “东溪精舍”不过是“茅亭一区”,但在10名泮生中竟有9人登科高中,其中两个状元(马铎、李骐),一个榜眼(陈全)。这在长乐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迹?这与老师陈洵仁有关。陈洵仁平时要求学生胸怀大志,以开创明时盛世为己任。要想“东溪精舍”名扬四海,只有出人才:“因邑侯(王遵道)具聘币修礼祠,延余讲学其间,余思古事之山不胜举:不有裴晋公,则绿野不过寒林;不有韩魏公,则洛阳名园亦荒草耳。则兹山僻处一隅,罕遇佳致,芜没荆榛之中久矣。况晋公等一出,而相业光昭唐宋之盛治,照耀史册。诸君今日藏修息游此间,亦各有遭逢明盛之想,其事业可出晋公下乎?若徒曰通一经,治一艺,以自成其学古之儒,非余所望于诸子之意也!”(陈洵仁《东溪精舍记》)从中领略到陈洵仁的胸襟气度和学问道德,六平山确是钟灵毓秀的宝地。
学子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采集松脂照明,日夜攻读书史,陆续登科高中。由于他们陆续登科高中,长乐文风为此大振,六平山因此名扬一时,正如状元李骐写的《六平读书处为进士潘正题》一诗的诗句:“曲江古迹依然在,踵武联芳沿千载。昼锦还家自有期,六平精舍生光彩!”
      这些学子与六平山水朝夕相处,印象深刻,即使出外为官,寄身天涯,但六平山潺潺的泉水和东溪精舍琅琅的书声,魂牵梦萦,给他们无穷的思念。榜眼陈全说:“草带吟中绿,芸香雨后清。……公余怀旧隐,飞梦企蓬瀛。”李骐回忆道:“钩帘绿草侵书案,卷幔群峰落砚池。余时在泮多休暇,揽胜探奇亦潇洒。烹茶时汲东溪水,酌酒尤观古人画。”同窗好友,友谊长存。当吴实听到状元马铎逝世时,写下了催人泪下的诗句:“五百人中第一名,状元袍笏被恩荣。古人意气推弘达,当代才华属老成。黄卷篝灯同夜榻,玉壶沽酒醉春城。于今已是千年别,长傍西风泪满缨。”

      斗转星移,“东溪精舍”在长期暴风骤雨的袭击下,走完了历程。明崇祯年间长乐知县夏元彝在“东溪精舍”的故址上盖了“介泉寺”。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介泉寺”故址重建,改名为“北涧寺”。
      六平山上已发现有六十多处摩崖石刻,琳琅满目,书法有真、草、篆、隶各体,韵味无穷,而摩崖石刻大多数集中在初有洞天、如有洞天和小有洞天内。
      进入山门,举目远眺,这里有山有水,有阁有亭,拾级而上,渐闻水声,不绝于耳……到了“初有洞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六平山石刻群”的石碑竖立路旁。碑东是“初有庵”,原为黄庭道院故址。明万历年间,兵部侍郎陈省重修,改名“初有庵”。这里岩石星罗棋布,妙趣横生。西边隔溪有块巨岩像卧虎,头部向南,尾巴向北,嘴巴微张,仿佛在侧耳倾听泉水声,这一景点称为“卧虎听泉”。东旁山顶一岩石像匹悠悠漫步的马,被名为“悬崖勒马”。近处“济公帽”石更是逼真,传说是古时济公进山,帽子被风刮落丢在路旁……
     沿着“初有庵”旁的小径前行,豁然开朗,这里是东溪与西涧汇合处,形成汾阳溪。这一带东溪藏有“龙湫观瀑”、“千涧飞蓝”、“黄庭谷隐”等诸景。“无底之谷”澄碧一泓,围青漾翠。由于涧壁上窄下宽,遇上雨天,溪流横遭岩石阻拦,水花四溅激起蒙蒙雾气,甚为壮观。
      沿阶而上,半山腰竖立“乾坤一草亭”。亭始建于宋·宝年间,几百年的风雨侵袭,只剩刻在岩壁上的亭名。为恢复古迹,东关村重建“乾坤一草亭”。亭上方是“如有洞天”景点,其间有作鳞洞、朝阳洞诸胜。这块石头有灶口、灶窝,真是鬼斧神工,是名闻遐迩的“丹灶”。传说杏林始祖董奉在这里炼丹拯救世人。“如有洞天”是明兵部侍郎陈省父子的园林。陈省和他儿子陈所立在这里种松树万株、梅百株、竹千竿。陈所立在这里摩崖题刻有十多处,其中在天启元年(1621年),题刻朝阳洞下面石壁上的《小有洞天》、《如有洞天》、《初有洞天》三首诗,最引人注目。
      过了“如有洞天”,经松关、万松岭,但见万壑松涛,松树郁苍,每当风过,涛声阵阵。“小有洞天”是摩崖石刻荟萃之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朱熹题刻“石萝烟月”四字,笔锋铁画银钩。朱熹为避伪学之禁,流离崇安、建阳、尤溪和长乐等地。他与长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把次女嫁给得意门生——青山村黄为妻,并在二刘岩(晦翁岩)、三溪紫阳阁、江田天池山书斋寺等处讲学,足迹遍布长乐的名山大川。“石萝烟月”四字,把六平山“小有洞天”月夜迷蒙的景色概括无余。与“石萝烟月”相对的有宋宰相陈合题刻的“第一小有洞天”。进入石门,在石门壁上题刻韩仲雍《同年长乐万寅阳请登治后小有洞天》诗:“小队经过自诘戎,穿云屐齿景堪穷。岩扉百折初闻犬,江练双涵定蛰龙。偏是梅花宜冻雨,更教酒盏敌长风。相期不浅安澜意,雁字行行绘远空。”
      万编,字寅阳,江苏丹徒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任长乐县令。韩仲雍,字壁哉,江苏高淳人,明万历甲辰(1568年)进士,任福建按察司副使。一日,万编陪上司游览了县衙后面的六平山。韩仲雍见景生情,诗兴大发,写了这首诗。万编将此诗刻在“小有洞天”的石门岩壁上。
      过了山门,小径北边,壁立千仞,“洞天山斗”四个大字气势恢弘,这是明·刑部侍郎郑世威题刻。他与少司马陈省辞官归田后,经常登临六平山,咏诗作赋。紧挨着“洞天山斗”的是明崇祯年间长乐知县夏允彝题刻“江山全览”。

      自唐以来,一千年来六平山虽经几度兴废,但都是达官贵人、雅士墨客梦寐以求的地方。他们之中有的留下弥足珍贵的摩崖石刻,更多的是为六平山留下瑰丽无比的诗篇,如高的《小有天诗》、王恭的《小有天歌》、陈亮的《答林兄宗正同寓邑之溪上》、陈洵仁的《自题东溪精舍》等。
      六平山是“闽中十才子”的高棅、陈亮、王恭等人活动场所,他们常在此吟诗作赋,指点江山:“人物风流同废兴,江山陈迹古今情,茫茫天地四方宇,浩浩乾坤一草亭。君不见,六平山上月,昔照六平山下人,六平山色长不改,明月照人今几春?……郎官政静心自闲,爱人爱物并爱山,兴来携我二三子,登高远望穷跻攀。”
      高棅,字彦恢,号漫士,龙门村人,对六平山的意蕴心领神会,深受六平山灵气的熏陶,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论诗主唐音,选编唐人诗为《唐诗品汇》,引申宋·严羽之说,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期,对前后七子“诗必盛唐”的主张颇有影响。又能书画,书学汉隶,画学米芾父子。有《啸台集》、《木天清气集》。
      民族英雄夏完淳更是六平山常客。夏完淳是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为何会来到离家千里的六平山呢?原来他的父亲夏允彝,字彝仲,号缓公。崇祯丁丑年(1637年)进士,次年知长乐县事,始终七载。夏完淳出生于崇祯四年(1631年),夏允彝在长乐任职时,他方7岁,跟随父亲住在县衙内,9岁时经常到六平山及山下五贤祠一带游玩,对六平灵山圣庙情有独钟,写下了《游五贤祠》等诗。他14岁从父、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夏允彝兵败自杀,夏完淳又与陈子龙倡议,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公事。易败,他仍为抗清而奔走。被捕后,在南京痛骂洪承畴,被杀害。所作诗歌抒发政治,反映其斗争经历,悲歌慷慨,传世的有《南冠草》等集。夏完淳牺牲时才17岁。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优秀爱国诗人。
                                                                                      2007年5月



《东溪精舍》

六平山上东溪精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邑令王遵道礼聘陈洵仁讲学其中,改名“东溪精舍”。陈洵仁,江田人,诗学精深,明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进士,授中书舍人,提升为给事中。罢归后,受长乐知县王遵道聘请讲学。计有学生十人:吴实、马铎、林应、周瑶、高淮、李马、谢复进、高沂、林山乔、陈全。这些学生都陆续高中,其中两个状元(马铎、李骐),一个榜眼(陈全),长乐文风为之一振。斗转星移,东溪精舍在长期暴风骤雨的袭击下,挣扎着倒下去,走完了自己光辉的历程。明崇祯年间长乐知县夏允彝在东溪精舍的故址上建了“介泉寺”。清同治元年(1862)在介泉寺故址上重建,改名为“北涧寺”。
状元李骐《六平读书处为进士潘正题》诗:“曲江古迹依然在,踵武联芳尚千载。昼锦还家自有期,六平精舍生光彩。”石破天惊,状元李骐的预言今日得以实现。
市领导把“东溪精舍”看成长乐最宝贵的财富,移址重建,发扬光大。东溪精舍于2008年3月动工兴建,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投资350多万元。东溪精舍座落在六平山余脉岭沙山麓,气势非凡,两旁厢房端庄古雅, 一格。主楼一层讲堂,正面屏风镌刻陈洵仁《东溪精舍记》,周遭字幅,都是有关六平山、东溪精舍的诗作,使东溪精舍发扬光大。屋内排列的讲台、椅子,古色古香,再现古代书院风貌。二层“吴航老家”展馆,展示了吴航沧桑的历史及古邑新市的辉煌。
东溪精舍建设及布展过程中,福州市委常委、长乐市委书记林彬与长乐市长林文芳多次亲临工地视察指导,并对建设和布展等提出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在建设过程中,吴航街道王传利、黄敬文等领导及东关村黄祥喜、黄世友等荜露蓝蒌,工程半年告竣。它凝聚了全街道上下干部群众和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




《东溪精舍》师生的生平事迹

陈洵仁(1355-1416)字思允,江田人,诗学精湛。洪武十八年(1385)二甲四十五名进士,拜中书舍人,攫给事中。立朝政言,文章、政事,望重一时。二十年讼父冤忤旨罢归。居乡讲学。三十年知县王遵道,教谕高才礼聘主县东东溪精舍讲席,从学泮生吴实、马铎、高淮、周瑶、李马、谢复进、高沂、林山乔、陈全等十人,不数年相继登科第,邑之文风为之丕振。永乐十四年(1416)病卒,年62岁。有《黄门集》。县志立传文苑。
吴 实(1367-1459)字仲美,号朴斋,后山龙津人。永乐九年(1411)二甲七三名进士,授御史,立朝敢言,不避权贵,时称吴铁面。十七年处州民因坑冶,挟仇蔓狱,实奉命查核,微服廉访,出无辜者百五十人。十九年奉天殿灾,应诏陈六事曰“惜民力,节财用,重爵赏,慎刑罚,择贤才,严考课。”皆切时弊。宜德四年(1429)迁广西按察佥事,正统初引年归。天顺三年(1459)病卒于家,年93岁。有《朴斋集》、《西行录》。县志立传名臣。
马 铎(1368-1423),字彦声,号梅岩,岭前人,幼异常儿,稍长受《礼记》于孟宣,为文援笔辄就。永乐十年(1412)赐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成祖两幸北京,皆留监国。屡顾侍臣杨士奇曰:“马铎可谓质实无伪者矣。”居翰苑十二年,处已以诚,待人以正,耿介伉直,临义执言则无所回避,掌院学士杨士奇重之。二十一年卒于宫邸,年56岁。有《梅岩集》二卷。县志立传名臣。
林 应,字原善,尝从陈洵仁读书于东溪精舍,永乐七年贡生揭阳训導。
高 淮,字泰仲,龙门人,尝从陈洵仁读书于东溪精舍,永乐十五年丁酉举于乡,善画山水,古澹绝伦。
周 瑶,字仲器,凤庄人,尝从陈洵仁读书于东溪精舍,永乐十五年贡生,授常山知县。
李 骐,(1378-1425),原名马,字德良,沙京人。早慧,十岁通书《考经》、《论语》,洞悉其文。永乐十五年(1417)福建乡试中式,廷试又第一,胪唱日,帝亲书“其”与“马”旁,遂名“骐”,授翰林院修撰。为人耿介有节气,奉职恭勤,谦谨不怠。二十一年奉命典应天府乡试,去取公正,时论称善。孝事亲,奉继母尤谨。二十二年值成祖驾晏,扶病哭临。洪熙元年(1425)继母讣至,扶疾奔丧,抵家越月卒,年48岁。有《国史补》二卷。县志立传名臣。
谢复进,字叔献,县东人。永乐十三年(1415)二甲三十二名进士。正统中官至山西参政。
高 沂,字鲁仲,后澳人,尝从陈洵仁读书于东溪精舍,永乐三年(1405)亚魁,丙戌会试副榜,沂撰辟雍赋以献,率同辈乞再试,上亲策之,沂文立就,赐冠带,给俸钞,同王敏等十八人入成均。
林山乔,尝从陈洵仁读书于东溪精舍。
陈 全,(1359-1424)字果之,号蒙庵,江田人。永乐四年(1406)一甲二名进士第二人。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永乐大典》擢侍讲。十五年任应天府乡试主考官。为人谦和诚实,处事谨慎公勤,工诗。二十二年母病卒,全扶疾奔丧至南京卒,年66岁。有《蒙庵稿》二十卷。县志立传文苑。
                              (摘自《六平山志》《长乐进士》)



《状元马铎文才的刍议》
   1994年5月,紫金城出版社出版《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一书,编者根据长乐民间传说,编写了《马铎夺魁有神助》一文,文中马铎(1368-1423),字彦声,号梅岩,岭南人。永乐十年(1412)参加殿试后,名列前茅,在传胪那天,永乐帝听说在定元(林志还是马铎)尚有争议,便令两人上殿面试。当时永乐帝手中正持有绘有梅花的白扇,就指扇为题,要求二人比对。皇上出句是:
白扇画梅,日日迎风花不动;
林志一时答不上来。马铎即对道:
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
永乐帝指殿外一盆铃儿草,云:
风吹不动铃儿草;
马铎又随口应道:
雨打无声鼓子花。
马铎对答如流,不是马铎思路敏捷而是有神鬼暗中相助:“有一天,他正趱程赶路,见一女尸暴露在路旁,于心不忍,不仅脱下身上的衣服将尸身盖住,而且还将尸体设法移至一古墓中安葬下去。这样一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眼见得旷野茫茫,夜幕四垂,正凄惶间,忽见疏林中有间茅屋,就大着胆子叩门求宿。不料开门的却是个素装少妇。那少妇不卑不亢,询知来意后,便答应借宿。这使马铎倒有些犹豫。他回头一看,天已大黑,而自己奔波一天又十分困倦,只好硬着头皮进里屋歇息。他低着头不敢看那少妇,也不多说话,放下行李,纳头便睡,很快进入了梦乡。及至醒来,天已黎明,便匆匆告别少妇打算赶路,那少妇不说别的,口占一绝道:
寒夜多蒙到妾家,炉中无火未烹茶。
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无声鼓子花。
马铎一边听着一边低头向外走,觉得头三句都好懂,唯末句难以理解,想问问清楚。一回头,令他大吃一惊:哪里有什么茅屋?哪里有什么少妇?只见树木扶疏,一抔(póu)黄土,睡处是则是古冢(因肿zhǒng)旁边的一块大石头!
惊讶归惊讶,还得急忙赶路。
又有一天,马铎穿行在一条田间小径上。这小径仅能容一人行走。走着,走着,突然一位农家妇挑着一担柴,挡住了去路。马铎想退回去避让,但退要退半里多路,心下又有些迟疑。那农妇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主动搭话道:“先生大概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吧?那么我出一句上联,您对得上,我宁愿涉泥淌水让路;对不上,您只得屈尊或下田或回头了。怎么样?”马铎心想:被你一个农妇难住了,我还进京赶什么考?便爽快答应了。那农妇抬起一只脚对马铎说:“我的女儿善于刺绣,并且特别喜欢绣菊花。我这双鞋都是女儿做的。不过她自己的鞋上绣的是菊花,而小妇人的鞋上则都是绣的菊蕊。我问她为何这样,她说:‘娘天天清晨出门,路草中多露水,蕊遇露水不就开了吗?’但小妇人鞋上这菊蕊却从来都不开放,因而戏成一句:‘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可是对句老想不好,先生是饱学之士,请以上联赐教。”乍一听,马铎觉得并不难对,但认真推敲起来,确实还颇为难。这时急于赶路,形同脚夫,思路也枯涩不灵了。想了一会,觉得一时还对不好,又不想多耽误时间,正打算脱鞋下水让路,忽然一声响,好像有什么东西飞过。他一抬头,农妇已经不见了,眼前阡陌纵横,小径笔直通向大道。原来是走得太早,误入叉道而已。遂快步折入大道,一路上追忆当时的情景,玩味刚才的对句,心下好生惊异。”
汉民族(汉字)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即楹联也叫“楹贴”、“对联”。楹联体现在生活中称为“对子”。为了考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及文学修养,就出“上对”(上联),让人答“下对”(下联),这一现象在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对子”与楹联一样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上联(上对)末字一定要用“仄”声字,下联(下对)末字一定要用“平”声字,显然女鬼要马铎应对的联句末字“开”,前面女鬼暗示句:‘雨打无声鼓子花’,‘花’字也是“平”声字,下联句要马铎对上联句,这简直是天方夜谈,难怪马铎百思不得其解。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本身违反了对联的格式。
我们今天仍可以看到马铎的殿试卷。因为明末有两位皇帝将本朝状元殿试文章(政论文)汇集成册,以便流传,即《皇明历科状元全策》,明万历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新刊全补历科殿试状元策》明隆庆刊本,藏日本东京藏经阁。从殿试卷中,马铎得中状元名副其实。




《独快先登第一层——李骐“三元”辨析》

      游罢黄山,我们旅游团一行于1997年8月18日早晨,由浙江淳安县深水镇乘船游览了水天一色的千岛湖。千岛湖位于浙江省西部的淳安县内,湖水澄碧透明,湖中有苍翠秀丽的大小岛屿1078个,闻名中外。游船行驶不久,便来到宰相岛。岛上奇花异树相映成趣,内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房屋,是明朝阁老(宰相)商辂(l )的纪念馆。馆内陈列商辂政绩的图片及皇帝赠赐的匾额等物。商辂何许人也?商辂(1418-1486年)淳安县人,于宣德乙卯(1435年)科浙江第一名中举(解元)。乙丑(1445年)科以会试、殿试双第而魁天下。商辂被认为是明代唯一的“三元”及第,淳安人引以自豪。为此,在千岛湖特开辟一岛纪念他,称为宰相岛。
最近浏览李骐事迹后,李骐也是明代“三元”及第者,而商辂不是唯一的“三元”及第。
       李骐(1378-1425年),原名李马,字德良,长乐沙京人,于明永乐丁酉(1417年)乡试第一(即中解元),戊戌(1418年)会试及廷试又是第一名(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引自《长乐县志》)李骐于1417年中解元,第二年就连中会元、状元。而商辂于1435年中解元后,屡考进士不第,只好入太学潜心攻读十年,才以会元、状元及第。应该说,在科举仕途上,商辂远远不及李骐。然而李骐为什么默默无闻,而商辂却天下皆知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李骐中状元后七年,就与世长辞了,年仅47岁。英年早逝,不能报答皇上“知遇之恩”。而商辂出仕仅四年,就被越级提拔为左春坊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入阁执政。63岁以首席大学士退休回乡,可以说是人臣之极。
       其次,商辂殿试时,稍有争议,最后英宗亲自选为状元。而李骐(原名李马)一帆风顺,永乐帝不但同意会试的名单,而且“嫌堂堂的状元以家畜为名不雅,便当即亲自用红笔在黄榜的‘马’右边添了一个‘其’字,李马变成了‘李骐’了。”(摘自紫禁城出版社《明代状元谱与明代状元奇谈》一书)。
       最后,由于商辂工书法,著有《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等著作传世,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而李骐辞世时正当盛年,可惜未留下什么业绩。
       李骐“三元”及第应得益良师陈洵仁。陈洵仁,字思允,长乐江田人,诗学精深,明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提升为给事中。罢归后,受长乐知县王遵道聘请到六平山东溪精舍讲学。吴实、马铎、李骐、陈全等十人,拜他为师,以后这十人都陆续登科高中,其中两个状元(马铎、李骐),一个榜眼(陈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说要培养人才,师资是关键。同时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攻读,勤奋写作,正如李骐同窗好友陈全说的:“搴帷披卷帙,插架闷瑶琼。”(摘自陈全《六平读书处为进士潘正题》一诗)。吴实又说:“黄卷篝灯同夜榻,玉壶沽酒醉春城。”(摘自《哭马彦声殿撰》一诗)。他们在六平山东溪精舍里,采集松脂照明,日夜攻读书史。“天才在于勤奋”从李骐身上得到证实。李骐能“三元”及第,最主要是他从年轻时就怀有独占鳌头的凌云壮志。让我们读一读李骐《游二都翁山登江山第一楼》一诗,看一看他是如何表述自己的抱负?

       飞构巍然势欲腾,无边光景与时增。
       帘前绿水归帆远,窗外青山对几凭。
       万壑松声来户牖,半天月色映银灯。
       书闲偶蹑云梯迥,独快先登第一层。

  1998年2月中旬



诗情:《风韵长存的王恭》

      198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日一诗”台历。在2月14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七),搭配上王恭《春雁》一诗:“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诗人借咏春雁北归,感慨自己寄于天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是王恭辞官回乡路上撰写的。
      王恭,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隐居七岩山,自号“皆山樵者”。
      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60岁的王恭与高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乡。王恭善诗文,平时与高、陈亮等诗人唱和,名垂一时。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警句颇多。他的作品《白云樵唱集》四卷附录一卷、《草泽狂歌》五卷被《四库全书》集部辑录。集部著作辑要,给予很高的评价,并指出其诗作韵格远在高之上:“恭与同邑高齐名,同以布衣徵入翰林。然出山以后诗,应酬潦倒,无复清思。恭则历官未久,投牒遽归,迹其性情,本耽山野。此集又作于田居之日,故吐言清拔,不染俗尘,得大历十子之遗意,其格韵远在上。”《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对王恭的人格,更是赞不绝口:“布衣萧然,不慕荣宠。强起决志,若朝阳孤凤。”
      王恭的才思敏捷,为六平山东溪精舍师生所钦慕。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邑令王遵道礼聘陈洵仁讲学六平山上东溪精舍,令泮生吴实、马铎、林应、高淮、周瑶、李马(李骐)、谢复进、高沂、林山乔、陈全从之学。后10名泮生中竟有9人登科高中。
      “闽中十子”长乐籍的王恭、高、陈亮与东溪精舍师生是同代人。陈洵仁出生于1355年,而高却出生于1350年。这样高大于陈洵仁整整五年。陈亮系“闽中十子”中年最长者。当马铎逝世时,陈亮还健在。他们经常在六平山东溪精舍里研读经书,切磋诗艺,互有唱和。吴实系永乐九年(1411)进士,授御史之职,但他对布衣王恭的诗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特意购买一把纸扇,请王恭在扇面上题诗。王恭欣然接受,一挥而就:“垂萝书室隐清秋,千丈澄湖一叶舟。回首上林春物近,未应长被白云留。”(《题吴仲美水墨扇头》)同样,举人高淮也请王恭在扇面上题诗,他当仁不让,欣然落笔:“偶坐孤亭趣不稀,片云空翠湿罗衣。相逢莫话前朝事,剩水残山只雁飞。”这首诗告诉人们,王恭只爱“今”,不说“古”。
      王恭风韵长存,明·《诗综》云:“皆山善得中唐之韵,如:‘渭水寒流秦塞晚,灞陵残雨汉原秋。’‘他乡见月长为客,别路逢霜半在船。’‘鸟外明河秋一叶,天涯凉月夜千峰。’‘云归独树天边小,雪罢孤峰岛外青。’‘驿馆夜残明堠火,市楼霜晓度寒砧。’‘棕榈叶上惊新雨,砧杵声中忆故园。’‘几处移家惊落叶,十年归梦在孤舟。’‘家临故苑长洲树,钟度寒山半夜船。’均有大历十子遗音。”
  1998年2月中旬





《王恭风韵长存》
明*《诗综》云:皆山善得中唐之韵均有大历十子遗音。如:

渭水寒流秦塞晚  灞陵残雨汉原秋
他乡见月长为客  别路逢霜半在船
鸟外明河秋一叶  天涯凉月夜千峰
云归独树天边小  雪里孤峰鸟外青
驿馆夜残明堠火  市楼霜晓度寒坫
几处移家惊落叶  十年归梦在孤舟
家临故苑长洲树  钟度寒山半夜船
帆飞梦水舟中饭  梦绕淮山树里行

{相关链接}(二)


王恭为扇面题诗
    “东溪精舍十学子”与“闽中十子”是同代人。陈洵仁出生于1355年,而高棅大于陈洵仁整整五岁。陈亮系“闽中十子”中年最长者。当马铎逝世时,陈亮还健在。他们经常在六平山东溪精舍里研读经书,切磋诗艺,互有唱和,尤其是长乐籍的高棅、王恭、陈亮与长乐一江之隔闽县的郑定、周玄更是六平山东溪精舍的常客。他们歌颂六平山、赞扬东溪精舍的诗篇,还赫然在目。
所不同的是“东溪精舍”十学子在科举道路上,一帆风顺,出了九名进士举人,其中两个状元,一个榜眼。而“闽中十子”则通过文学艺术道路,诗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东溪精舍十学子”与“闽中十子”之间以文会朋,以诗会友。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吴实,字仲美系永乐九年(1411)进士,授御史之职。在东溪精舍就学时,对布衣的王恭诗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为此他特意购买一把纸扇,请求王恭在扇面上题诗。王恭欣然接受,一挥而就:

垂萝书室隐清秋,千丈澄湖一叶舟。
回首上林春物近,未应长被白云留。
(题《吴仲美墨扇头》)


同时,举人高淮也要求王恭在扇面上题诗,他当仁不让,欣然落笔:

偶坐孤亭趣不稀,片云空翠湿罗衣。
相逢莫话前朝事,剩水残山只雁飞。

这首诗告诉人们只爱“今”不说“古”



友情:《缅怀马铎 泪洒秋风》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邑令王遵道聘陈洵仁在六平山上的东溪精舍讲学。吴实(1367-1459年),字仲美;马铎(1368-1423年),字彦声等十学子从之血。“十载寒窗磨铁砚”,彼此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吴实与马铎友谊,令人称羡。两人年龄相当,吴实只比马铎大一岁。两人都是大器晚成。吴实于永乐九年(1411年)得中进士,年已45岁。马铎于永乐十年(1412年)得中状元,年已45岁。两人得中进士时间只差一年。为此,两人在东溪精舍学习最长,形影不离,相得益彰。吴实授御史之职,立朝敢言,时称吴铁面,经常微服廉访,奉命查核官民矛盾事件。马铎授翰林院修撰。成祖两幸北京,皆留监国(民间传说“替主效天”)。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秋日,吴实在任上,惊传马铎去世,时年55岁,他悲痛落泪,忧伤之中,写下了《哭马铎声殿撰》一诗,从诗中可窥见吴实强烈情感表达:
五百人中第一①,状元袍笏被恩荣②。
古人意气推弘达③,当代才华属老成④。
黄卷篝灯同夜榻⑤,玉壶沽酒醉春城⑥。
于今已是千年别,长傍西风泪满缨。
{古诗注释}
1  五百人中第一名:永乐十年壬辰(1412年)科,计录取500名进士,马铎名列第一。
2  状元袍笏被恩荣:袍,官服;笏(hù):用玉、象牙或竹制的狭长板子。这句话意思,状元传说官服拿着笏板,朝见皇帝,皇恩浩荡,风光无限。
3  推弘达:飞黄腾达。
4  属老成:大器晚成。马铎出生于明*洪武元年戌申(1368年),屡试不第,一直到永乐十年壬辰(1412年)科大魁天下。这时,马铎已45岁了。
5  黄卷篝灯同夜榻:黄卷系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蠹,纸色黄,故称“黄卷”。写错可用雌黄涂改。篝灯:用竹笼罩着灯光。陆游《岁暮出游》诗:“竹院篝灯留度宿,旗亭夸酒劝无归。”这句话意思:东精溪舍的十位学子在昏暗的灯光下,用心苦读。
6  玉壶沽酒醉春城:玉壶即玉琢成的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沽酒:买酒。这句话这句诗意思是:今日为官的同窗好友相聚一起,一醉方休。
7  缨(yīng):系在颔下的冠带。



《民族英雄夏完淳与长乐六平山》
夏完淳,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
永历元年(1647年)早春时分,得悉清朝任命的苏松提督吴胜兆要反正的消息,少年夏完淳马上萌发了巨大的恢复希望,急忙为吴胜兆与浙东义师牵线搭桥,积极准备待事发时本人亲自参加战斗,做决死之战。吴胜兆谋泄,其手下将领抢先一步把他的计划上告清朝。吴胜兆一卒未出,身已成擒。而浙东方面,屋漏偏遭连夜雨,义师水军刚离岸,飓风忽至,大部分人被淹呛而死,溃不成军。清廷对吴胜兆一案十分重视,四处抓人,陈子龙等人首先遭到逮捕。押送途中,陈子龙投水殉国。
夏完淳喉中咸泪和血吞。由于他本人也在清政府通缉名单中,便一度曾匿藏于其岳父在嘉善的家中。1647年夏七月,他决定渡海加入鲁王政权军队。夏完淳至孝之人,临行前,他回乡间老家探望嫡母和生母,准备与二老告别之后再出发。清廷眼线多多,夏完淳甫一回家,即为人侦知。清廷人马俱至,逮捕了这位少年英雄。由于他是朝廷重犯,被立刻押赴南京受讯。
在南京受押的八十天,是十六岁英雄夏完淳人生旅途的最后八十天。其间,他不仅智斗大汉奸洪承畴,巧妙羞辱了这位清朝鹰犬,并且自激自盛,赋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他“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和家国之仇未报的遗恨。
被羁之初,夏完淳作《采桑子》一词,从内心深处抒发了他的亡国之愁。清朝朝廷主持江南一带招抚的第一把手,乃大汉奸洪承畴。他听说夏完淳与其岳父钱旃被抓,很是得意,便想亲自劝降这翁婿二人,此举不仅能为清朝主子招纳“人才”,又能给自己脸上贴“慈德”金粉。
南京旧朝堂上,洪承畴高坐,喝问下面被提审的夏完淳:“汝童子有何大见识,岂能称兵犯逆。想必是被人蒙骗,误入军中。如归顺大清,当不失美官。”
夏完淳不为所动,反问洪承畴:“尔何人也?”
旁边虎狼衙役叱喝:“此乃洪大人!”又有狱吏在其旁低声告之:“此乃洪亨九(洪承畴)先生。”
夏完淳佯作不知,厉声抗喝:“哼,堂上定是伪类假冒。本朝洪亨九先生,皇明人杰,他在松山、杏山与北虏(清朝)勇战,血溅章渠,先皇帝(崇祯帝)闻之震悼,亲自作诗褒念。我正是仰慕洪亨九先生的忠烈,才欲杀身殉国,以效仿先烈英举。”狱吏们此时很窘迫。洪承畴在上座面如土灰。上来一人,厉声叱喝夏完淳:“上面审你的,正是洪承畴!”
夏完淳朗声一笑:“不要骗我!洪亨九先生死于大明国事已久,天子曾临祠亲祭,泪洒龙颜,群臣呜咽。汝等何样逆贼丑类,敢托忠烈先生大名,穿虏服虏帽冒允堂堂洪先生,真狗贼耳!”
洪承畴汗下如雨,老狗嘴唇哆嗦,小英雄字字戮到他灵魂痛处,使得这个变节之人如万箭攒心般难堪、难受。食禄数代之大明重臣,反而不如江南一身世卑微的十六岁少年,真让人愧死!(类似故事也发生在同吴易一起被抓的“白头军”领导人孙兆奎身上,他被押南京后,也是洪承畴主审。面对扎辫子的清朝“总督”,孙兆奎轻蔑地笑问堂上洪大人:“我们大明朝也有一个牺牲的先烈叫洪承畴,您不会与那位大人同名吧?”)
忽然,一旁因久受严刑而难以支撑的夏完淳岳父钱旃忽然一声倒地,葡伏不起。夏完淳见状,忙上前扶起岳丈,厉声激励道:“大人您当初与陈子龙先生及我完淳三人同时歃血为盟,决心在江南举义抗敌。今天我二人能一同身死,可以慷慨在地下与陈子龙先生相会,真真奇大丈夫平生之豪事,何必如此气沮!”听女婿如此说,钱先生咬牙挺起,忍耐奇痛。
洪承畴默然久之,只得挥挥手,今士卒把二人押回牢狱。然后,上报清廷,拟判处夏、钱二人死刑。
上述种种历史的细节,不见于清朝“官修”的史书。明末大才子屈大均著作《皇明四朝成仁录》中。屈大均在明亡以后坚决不仕清廷也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他对壮烈殉国的英雄,流露出热切的渴慕和深刻的崇敬。深知自己来日无多,夏完淳在狱中写下了他那篇流传千古的《狱中上母书》,派人转送老家的嫡母盛氏与生母陆氏。
  1998年2月中旬



历史评价
现代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在青年时期读了夏完淳的诗歌后,敬慕不已,写下“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 即十八岁——作者注),头颅如许负英雄。”以自比自励,从完淳的诗中吸取成才的精神力量和艺术营养。四川辛亥革命元勋熊克武回忆说:“我在家念私塾时,……,特别喜欢明末夏完淳的诗文,一面抄写,一面熟读,至今还可背诵一二。”汪辟疆在《三百年前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中也慷慨激昂地说:“我早年从《艺海珠尘》内得读《夏内史集》,诵至他16岁所作的《大哀赋》和《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这几篇,有时热血上涌,有时酸楚欲绝,不知不觉的使我对于这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敬佩不已”。闻亦博在《明代模范学生夏完淳传记》中说:“他的一生,始终不肯休息,不肯妥协,燃烧着似火一般的民族思想,在诗句中发生伟大的力量,比之于普通抒情的作品,描写春花秋月的文章,不知要充实多少倍了”。文坛巨匠郭沫若先生也多次著文对夏完淳的诗作进行详细评点。英国人马戈尔尼也在他的传记中这样写道:那些在明朝末年反抗鞑靼人野蛮统治的汉人,不仅仅是为了一朝一代的存亡抛洒热血,他们更是人类文明的卫士,是人类反抗野蛮的斗士!他们的行为,值得所有文明进步的人去怀念和敬仰。





    《长乐汾阳王庙》

      在长乐市六平山下、汾阳溪旁有座庙宇,内祀汾阳王郭子仪、王第六子驸马太傅郭暧、王第六子长孙御史中丞郭铸,及王的部下张、杨二将军和赤面将军等,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汾阳王庙。庙宇四周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庙旁汾阳溪流水淙淙,不绝于耳……隔溪一棵银杏树,栽种于清顺治年间,每到夏季,银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前来参观者很多。
      唐末,河南固始人王想,随堂兄王审知节度闽都,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王想摄令长乐,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曾孙郭嵩随军入闽,家于芝山,并奉州所立的汾阳郡王令公郭子仪香火而至。于是在六平山麓、芝山之阳盖庙而祀。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勒州汾阳王庙铭于庑上,其庙号曰“福惠”,后更名“汾阳”。
      郭子仪(697-761年)为唐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他是唐中兴名将。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肃宗即位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后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他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他一生历仕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巩固唐王朝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为此六平山下汾阳境民众把郭子仪当作忠君爱国的典范和严教子孙的楷模,特以建庙供奉。祖殿一副柱联,道出当地民众虔诚之心:“平安史保金瓯功高李室;镇溪山兴境铺誉满航城。”
      汾阳王庙修建多次。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大雨溪涨,庙宇损坏,乡人修建了后殿并前楹。汾阳王庙为直进三大殿,典雅雄伟,水阁重楼蔚为壮观。春秋佳日,六平山万壑松涛,汾阳溪千岩映月,擅一方之胜,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1935年,看庙人不戒于火,付之一炬,仅存后殿(祖殿)。民众在废墟上搭盖简易的戏台,长期成为露天戏院,同时又是冬初吹干“番薯米”的好场所。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原有基础建构筑汾阳礼堂。本世纪初汾阳境大社铺民众集资重建二进大殿。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郭子仪神诞日,举行庙会,演戏三日,十分热闹。
       汾阳王庙传说很多,有的传说耳熟能详。长乐岱峰学者、诗人李永选在《公余汾溪晚步》诗所云:“水关门外立多时,榛莽丛中读断碑。忆昔破倭神力助,而今里巷尽传奇。(明代倭寇犯长乐,汾阳王曾于水关外显圣退敌事,载邑乘)”此传说指郭子仪显圣惊破倭寇胆:“嘉靖间,倭薄孤城,从高瞰下,靴尖可踢,围中数万生齿,谁不岌岌者?王显其灵,旌旗于壁垒,金鼓以齐步伐。夜则灯火明灭,行枚杂沓,隐见庙中。倭以有备也,惊而宵遁。此城守人所共见,传至今不衰。”(《长乐县志》)
      无独有偶,有一场景更为离奇!《资治通鉴·45卷》记载:驸马郭暧与公主夫妻争吵,郭暧出语不逊犯了欺君之罪。郭子仪知道事态严重,自绑进朝谢罪。后人把这一史实编写《打金枝》一剧。《打金枝》是闽剧传统节目,久演不衰。有一年冬初汾阳王庙的戏台演《打金枝》剧目。当“郭子仪”跪在皇帝面前请罪时,突然一阵狂风,掀翻幕帐,吹倒公案桌上的陈列品。“皇帝”惊慌失措,连忙躲到公案桌下……场景属实,但事出有因。戏台坐南朝北,时在冬季,不时朔风乍起,实属巧合。此后,《打金枝》与汾阳王庙的戏台绝缘了。
      郭子仪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有李广、关羽、杨业、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忠义气概、爱国风范。信仰众多、香火旺盛、长年不衰。正如汾阳祖殿古刻石联所云:“唐室功勋昭百代;吴航香火历千秋。”
                                                                                      2007年9月




王审知与长乐威武将军庙》
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唐末,王审知从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王潮死后,他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尽有今福建之地。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封为闽王,俗呼“开闽王”。
   王审知在福建掌握军政大权后,任命从弟王想银青光禄大夫摄令长乐。当时王想家住芝山(六平山余脉)下,在王审知授意下,王想在芝山麓建了座威武将军庙,纪念从兄威武军节度使王潮(王潮死于乾宁三年即896年)。庙不大,仅十平方米左右。庙中立一块青石碑。碑高1米,宽0.4米,碑顶为半圆形。碑上书“威武将军”四字。字体结构端正,气势浑雄,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系唐代珍贵的文物。此青石碑历经千年战乱仍保持完好,实为难得。目前此碑镶嵌在庙正中的墙壁上。

  庙中同时摆着石香炉一个。香炉系长方体。长0.5米、宽0.4米、高0.4米。外表朴实、大方,亦为珍贵的文物。


《沧海桑田话芝山》
在吴航街道东关村太平桥上举目眺望,状似葫芦的芝山半山腰以上的稀疏树木依稀可见。这座山系六平山余脉,后扆巍峨雄伟的六平山是它天然的屏障。这样小而低的山峦在吴航地域比比皆是,有何可说?笔者认为这座山不同凡响,不能等闲视之。当务之急的是:首先,利用语言文字工具陈述再现原来的人文景观;其次,寻找文物踪迹,以资纪念。
唐·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对芝山和汾阳溪来说,是最好的写照。古代芝山石上有观音像,像后产紫芝,山以得名。山阳山阴有两潭,一白龙潭,一祥云潭。土人尝于潭测获卵壳如斗大,相传潭或有龙居之。
芝山是风水宝地。历朝以来高官显爵和文人学士在芝山之麓、汾阳溪畔构筑厅堂亭榭,开辟园林景区,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王想舍宅建寺,对提高芝山的知名度,功不可没。
王审知(公元862—925年),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唐末,王审知从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王潮死后,他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尽有今福建之地。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封为闽王,俗称开闽王。
王审知在福建掌握军政大权后,任命从弟王想(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为新宁县令。当时王想家住六平山余脉芝山之麓。同时在梁开平四年,他所奉祀的郭令公(郭子仪)而来,建了福惠庙(今称汾阳庙)。咸通年间王想舍宅为寺,寺名“观音”。寺规模相当雄伟,还建了石屏及“见江亭”。
时代演变,沧海桑田,理所当然。明·正德十五年(1520),御史沈灼改为察院,嗣后改为内箭道。清朝在此处设置武官衙门。民国23年(1934)王伯秋主政长乐县事,把武官衙门开辟为公园。在公园的高处盖起了一座洋式公厅。公厅背倚芝山,前临大广场,颇有气派。广场四周种上乔木,中间铺上草坪,作为集会之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此地办起长乐师范学校(今为长乐高级中学)。
王想舍宅兴建的观音寺,如今踪迹俱无,只有一对柱珠留在人间,诉说当年观音寺的兴旺与规模。
宋·熙宁九年(1076)状元莆田人徐铎到六平山,这里灵山圣水留连忘返,竟然在汾阳溪东岸筑室而居。以后他的住宅被改建为“种芝宫”。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种芝宫”又添上一名“弥陀寺。”现宫(寺)内所供的临水夫人和如来三宝“同舟共济”。道家与佛教不分彼此,合二为一了。
尽管徐铎的住宅面目全非,但正厅前一口水池(约四十平方米),却令人叹为观止。不管烈日当空,溪涧断流,还是大雨滂沱,山泉迸发,池中的水位不增也不减。内中谜团,至今年尚未破解。清·道光己亥(1839)汾阳境三社铺乡亲鸠集款项用花岗岩建造一座横跨水池的石桥,石桥直通大厅正门。石桥小巧玲珑,桥栏设计卷书型图案,典雅大方。池内绿水清波,不时有金鱼戏水,情趣盎然。正厅堂一副楹联道出这口池沧桑变化遗留的景观:“历劫景犹存方池印月;探幽不见古堞斜阳”。
明代观音寺与六平山东溪精舍吴实、马铎、李骐等十学子结下不解之缘。学子们经常来观音寺阅读经书,与和尚僧家探讨佛理。其中李骐对观音寺情有独钟,对佛家禅心佛理深有体会,撰写了《芝山观音寺》一诗。
芝山曾是人们的游览胜地。宋·县令袁正道,字道辅,山东陵阳人,宋·元祐三年(1088)授长乐知县,他经常来观音寺游玩。每当登上见江亭,居高临下,凭栏赏景,远近景色历历在目:
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冈。
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遥分异域疆。
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
倚栏望断暮云碧,不见长安见夕阳。
同时代的邑人陈偕,是当代学业上有成就的人。他登上见江亭,情不自禁地写道:
云端亭见燕游场,十二朱栏照碧岗。
人在一番新世界,目穷千里旧封疆。
棋坪拾匝城中市,马阵纵横海上航。
桃李更浓春更好,风流随处有河阳。

[相关链接](一)
李骐《芝山观音寺》
东山六曲屏峰下,祇树①深沉旧兰若②。施食台前芝草香,翻经席上甘泉泻。我昔逃禅于此山,上人飞锡上方还③。香床说法天花落,丈室悬灯水月闲。朅来④精舍东溪里,垂帷⑤永日闻流水,四壁烟萝雨外青。六时钟梵云中起,盍簪⑥乘暇更登临?共爱云堂花木深。莫道空门⑦俱是幻,片时清静即禅心⑧。
[注释]
[1]祇树:神树。
[2]兰若:寺庙的意思。
[3]上人飞锡上方还:意思是僧侣游方,回到禅房。上人,对和尚的敬称。锡,为禅杖,僧侣随身之物。上方,即是方丈所居的房屋。
[4]朅(qiè)来:通“曷”,何不来。乐雷发《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叫我仰天歌乌乌。”朅,去。
[5]帷:帐幕。
[6]盍(hé)簪:朋友相聚。
[7]空门:佛教。
[8]禅(chán)心:佛教名词。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相关链接](二)
芝山堂赏兰花
自号为芝山老人的赵以夫爱花如命,特别是对兰花更是情有独钟。有一天,赵以夫把盆兰花放置自宅芝山堂书斋的几案上。只见兰花修长的绿叶衬托着两穗冰清玉洁的白花,同时暗香浮动,扑鼻而来,顿觉满堂生辉,隐然感到一种高人逸士之风。赵以夫突发奇想:如果这盆兰花生长在雨露天然、大风吹送的环境,再经过日精月华的洗礼,又该是何等的清俏芬香?于是他写了《咏兰》一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年林下看。

[相关链接](三)
芝山楼十景
陈大濩(1498-1583)字则殷,号双溪。祖籍江田,迁古槐,居县东。正德十六年(1521)三甲一百零九名进士,授上虞知县,历思恩府同知,所至多善政。官久思归,投劾请归。回乡后在芝山建了益草堂,日夜与山水为伴,撰写了组诗《芝山楼十景》:
鳌峰霁月
鳌峰霁月映山光,映得山光照草堂。
昔日庾公如对此,定应乘兴坐胡床。
雁塔晴霞
晴霞映塔烂生辉,瑞霭祥光炯翠微。
试问五言歌散绮,几人能继谢玄晖。
松林鹤唳
鹤唳松林予和之,哲人闻此贵知机。
可怜昔日华亭景,空负当年晋陆机。
花坞莺啼
隔坞莺啼春正浓,喈喈声澈百花丛。
双柑斗酒携听汝,千古何人似戴颙。
芝山樵唱
口唱樵歌背负薪,歌声寥亮起梁尘。
谁云樵子无豪俊,不见当年朱买臣。
江浦渔歌
欸乃渔歌澈晚汀,渔翁得酒醉初醒。
谁能唱此阳春曲,似是桐江老客星。
城楼更鼓
闽海年来防盗寇,城楼更鼓夜阗阗。
此声万一闻当宁,推毂应思将帅贤。
泮水书声
此去泮池才半里,有时风送读书声。
乍听恍似弦歌响,却讶吴航是武城。
湖井甘泉
昔闻扬子江心水,今见吴航湖井泉。
我亦爱茶如陆羽,竹炉时汲此泉煎。
溪田香稻
溪田香稻穗离离,粒似彫胡(菰米)味似饴。
记得少陵诗句好,最怜尝稻雪翻题。
[相关链接](四)





《宋代大词家赵以夫》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朱彝尊、汪森选录的《词综》出版。该书共收录唐、五代、两宋、金、元词作2252首,不包括无名氏,共有作者659人。搜集之富,收罗之广,为诸家词选之冠,行世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该书中,选取了赵以夫词8首(即《孤鸾·梅》《龙山会·九日》《角招·梅》《徵招·雪》《二郎神·次陈唯道》《双瑞莲》《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和》《鹊桥仙》)。由此可见,《词综》编撰者,对赵以夫的词情有独钟。无独有偶,在《古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中,收录赵以夫3首咏花词(即《贺新郎·双兰》《秋蕊香·木樨》《天香·牡丹》),并对3首词加以赏析。
      赵以夫何许人也?《四库全书》经部·《易通》六卷著作辑要:“宋·赵以夫撰。以夫字甫,宗室子,居于长乐。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历官资政殿学士。”他住在长乐芝山(六平山余脉)下的汾阳溪旁(今吴航街道东关村),晚号芝山老人,家建造芝山堂,以享天年。嘉定十年(1217年)得中进士,宋理宗朝,历官资政殿学士、吏部尚书兼侍读同修国史。赵以夫在《贺新郎·双兰》一词的《小序》这样写道:“芝山堂下,兰开双花,瓣外环,两心中立,有同人之义焉。瑞莲、嘉禾,歌颂多矣,此独创见,小词记之。”赵以夫家居芝山之下的汾阳溪旁,得到有力的印证。他除了被《四库全书》辑录《易通》六卷外,尚有《虚斋乐府》二卷传世。《虚斋乐府》计有65首词,这些词格调清高,词句华丽,含蓄蕴藉,自成一家。在《虚斋乐府》中四分之三的作品都是咏花词,即使不是咏花词,也频频出现了花好月圆的句子。
      花开四季,万紫千红,争妍斗艳。捧读《虚斋乐府》,顿感花香四溢,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他对梅花、牡丹、芙蓉、瑞莲、荷花、菊花、兰花等都加以吟颂。为什么赵以夫对“花”这样感兴趣呢?这与他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他出身世家,又居官四十载,由知府而擢升吏部尚书兼太子侍读,可说是荣华平生,富极贵显了。“文如其人”,在他吟花词里颇有雍容华贵之风。但他不是无病呻吟,如在《天香·牡丹》一词,他描绘出牡丹斑斓摇曳的动感形态时,对处于风雨飘摇危境的南宋王朝忧虑重重。在《贺新郎·双兰》一词中对“冰姿带露”的兰花委婉而深刻地表达了词人不与世俗同流、不与偏见合污的高尚的情操和追求美好事物、追求美好理想的高尚心理。他的词句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诗意低回深曲,借咏物来抒情。他爱花,但最爱的是兰花,他认为兰花与众不同。有一天,赵以夫把盆兰置于芝山堂书斋几案上时,顿觉屋室生辉,隐然感到一种高人逸士之风。他想:“如果这盆兰花出生在雨露天然、长风吹送之下时,又该何等的清俏芬芳?”他把自己的感受和盘托出:“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赵以夫绝句《咏兰》)
      赵以夫的词风浓艳,声律谐和,词意含蓄,这在宋词园地里另辟蹊径,自成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2010年11月






《苟有山房听泉》
郑森荣,原名绍虞,字思杰,号甲峰,古槐龙田人。清·咸丰己未年(1859)举人,官崇安训导。著《苟有山房诗》一卷。他竟离乡背井,在汾阳庙下、汾溪(汾阳溪的简称)西岸,筑就苟有山房,其中望有楼临溪而建。
由于六平山景区由三个景点组成,即初有洞天、如有洞天和小有洞天。为此,郑森荣在苟有山房内构筑“望有楼”,以供眺望“三有”之便。汾溪穿过一片片翠绿的田园和林地。一路不在同一立足点上,泉声轻重缓急也不同。流经芝山这一段汾溪泉声似琴音,柔和细弱,婉转轻盈。郑森荣创建“环碧台”,以便登台听泉。郑森荣与山水朝夕相处,白天仰望六平山上的初有、如有和小有洞天,夜晚汾溪的泉声不绝如耳:
苟有山房望有楼,前山环碧后山幽。
主人身后汾溪水,只听清声静日流。
这首诗题目,后人以《苟有山房》冠之。
公元1883年暮秋,郑森荣撰写《汾溪十二景》把这里的青山绿水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寺钟声
云里一声钟,惊醒邯郸梦。
古寺隔清溪,天风不断送。
塔峰晚照
如圭峰秀出,正立塔尖西。
归鸟飞来处,霞光入望低。
鹿岫归樵
朝上鹿屏山,暮归鹿屏麓。
肩桃半笠云,樵担下林谷。
龙潭坐钓
寒潭水独深,风雨有龙吟。
未肯贪香饵,徒劳钓老寻。
芝山吐月
东山月欲来,万籁声俱寂。
徘徊立中庭,浮光动石壁。
松涧喷泉
百丈岩泉落,争流石有声。
出山知愈下,故作不平鸣。
沙痕砧石
水浅沙痕净,粼粼石露齿。
约伴待同归,浣衣女对语。
松荫板桥
古树短长堤,寻幽过板桥。
凉荫匝浓翠,赤日不能骄。
水郭拖岚
北涧云低护,南山雨乍过。
楼前近城郭,满眼翠痕多。
菜畦挹露
种豆豆苗青,锄蔬蔬叶白。
清晨露未晞,山径有行迹。

夜雨舂声
春雨郊原足,今年谷价平。
碓声一夜雨,灯影半窗明。
夕阳笠影
归路认三叉,牛羊自识家。
荷锄人落后,日影在山斜。
斗转星移,苟有山房在长期暴风骤雨袭击下,夷为平地,后被人开荒种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长乐一中扩大运动场,向后山征地,苟有山房厝地在征用范围内。到此为止,苟有山房踪迹俱无了。
举人郑森荣,背井离乡在这里构筑苟有山房,对六平山、芝山和汾溪爱之深,是难以言喻的!郑森荣的举措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笔者来说是望尘莫及、自惭形秽。“心有灵犀一点通”,1988年仲秋,笔者在汾溪东岸原苟有山房正对面起盖一间简陋的书斋,名曰“听泉阁”。
[相关链接](五)

2010年11月





《汾溪月色》
汾溪(汾阳溪简称)发源于六平山,汇集了许多条溪涧,源远流长。汾溪水有的淌过岩面,有的清流拍打卵石,有的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轻重缓急发出不同的凡响。汾溪水匆匆而来,款款流去永不回头。每晚悬挂在汾溪之上的月亮东起西落,情兮兮来,意绵绵去,是不留下痕迹的,而名不见经传的听泉阁临溪而建,溪水泱泱、碧波粼粼……每当月上树梢,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是观月的好去处。也许爱屋及乌吧。曾参加海滨诗社举办几十场折枝诗会(有的当场限时出句,有的限时日出句)笔者尽量根据“眼字”的启迪,描绘六平山、汾阳溪等优美的角落以及书斋“听泉阁”环境和感受。
汾溪九曲凝新旭  圣塔重光接彩霞(重九第三唱)
晚秋枕听前溪水  晴晓亭看圣塔山(晚晴第一唱)
依岭原知山乐趣  临溪何碍水长喧(长乐第六唱)
梓里山牵游子梦  天涯家系故园情(家山第三唱)
历经山水黄河浪  道尽家乡绿树魂(家山第三唱)
晴送兰舟游子梦  晚凉榕树故乡心(晚晴第一唱)
泉过家门清似洗  竹笼山壑翠如流(家山第三唱)
月台云淡宵如昼  溪涧风清夏若秋(溪月第一唱)
2010年11月




《长乐太平桥》

      离长乐市区东向里许地,有座横跨汾阳溪的石板桥——太平桥。桥身长8米,阔5米。这样简易的石板桥在长乐地区比比皆是,更何况汾阳溪面用水泥封盖,要不是桥头“太平桥”碑石和桥栏四角竖立的小石狮,人们难以置信这是座桥。倒是桥旁枝叶茂盛的古榕树和跨溪而建的太平亭,为它平添几番古意。太平桥名闻遐迩,是长乐市文物保护单位。上年纪的长乐人对太平桥耳熟能详,上世纪80年代年代上过高中的人,对太平桥更为亲切。80年代后期,长乐师资奇缺,市教育局每年要从外省引进几十名师范院校毕业生。这些年轻教师一来到长乐,就会到太平桥头,踏看“故乡的榕树”……
      为什么太平桥名声如此大,最重要缘故是桥头立一石碑刻“太平桥”三大字,碑的上款“皇明隆庆四年庚午春月吉日”。下款“赐进士知县事苏州蒋以忠重建”。它饱经沧桑,是吴航大地的历史见证与象征。“太平桥”三字端庄雄伟、苍劲有力,吸引了许多人在碑前流连忘返,啧啧称道;不少书法爱好者在碑上临摹。曾经是孙中山女婿(其妻为孙中山次女孙婉)、湖南湘乡人王伯秋,1934年被任命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长乐县长。他一踏上吴航大地,就深深地爱上这一历史悠久的碑石。公余,他常去六平山下汾阳溪畔游玩,每当经过太平桥时,他却要驻足凝视。1938年,他离职时,还将“太平桥”三字临摹而去.
      民国《长乐县志》云,“太平桥在县东。唐上元初,里人林巨卿造。明弘治间圮。署县事姚祯重造,名丰泰桥,俗呼观音桥,嘉靖间复圮。隆庆四年知县蒋以忠更造。上为亭,两岸有路,改今名”。长乐知县、苏州人蒋以忠为什么要把“观音桥”改名为“太平桥”呢?他认为:“观音乃佛家者流,桥用为号,不可以训,吾今易‘太平’,以示人和时宁之意。”(摘自蒋以忠《太平桥碑记》)
      太平桥是城关通往南、北方必经之处,是交通枢纽,桥旁苍老蓊郁的榕树,以绿阴蔽桥面。桥下的溪水清澈见底,在两岸水底石罅中,螃蟹半露着身子,翕动嘴巴,不停地喷出水花,激起一道道涟漪……乡民挑担进城者,尤其是地处海边的梅花、漳港赶市的渔民,在此卸肩停步,歇息片刻。每逢朝晖夕阴之时、炎夏酷暑之日,乡民多聚集树下,说古道今。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一文,为太平桥锦上添花。黄河浪以太平桥旁榕树为题材的《故乡的榕树》写于1979年,长期成为高中语文科教材。2001年中学教材改革,仍舍不得割爱,《故乡的榕树》被编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第三册《语文读本》内。
      百年来,太平桥上不太平。时过二百多年,洪水作祟,太平桥又被冲垮。另一块《重修太平桥碑记》记载了清·乾隆甲寅年(1874年)洪水造孽:“中秋后九日夜,飓风狂雨煽发,化龙冈、小有天两山溪水并出澎湃,上冲汾阳庙,下荡太平桥,东西二岸崩坏,不利行人……”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山洪危害不浅。无独有偶,时隔二百年的1997年9月7日晚,汾阳溪波浪滔天,涛声轰然作响,把太平桥厚重的桥栏、桥柱冲垮,有的竟被洪水推送十几米之遥。
      天灾不可怕,人祸更须防。1966年,“破四旧”口号甚嚣尘上。“太平”是封资修字眼,“太平桥”被改名为“反帝桥”,乡人意识到:太平桥石碑和桥栏仅剩四只石狮子要毁于一旦。夜间,乡人把“太平桥”三字敷上水泥。为提防遭石狮不测,每当“破四旧”队员在桥上逡巡时,总有人坐在栏杆上,抱住狮子头,佯装支撑身体以免落水之势来掩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人凿开水泥,涂上红色油漆,“太平桥”三字才重见天日。
      长乐市政府看到太平桥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旧城东片改造的方案中,决定太平桥、太平亭及碑刻,加以保护并开发。今古桥犹在,榕树还存,它俩像一对饱经风霜的老夫妻,如影随形,相得益彰。相信为时不远,太平桥定会焕发青春!
                                                                                                                                                                           2007年11月   






碑文不会永远沉默》

      长乐市吴航镇东关村太平桥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对象。桥旁矗立着两块石碑,碑文因几百年来风雨侵蚀,字迹磨损不堪,碑文内容更是不知所云。近日,乡人认真描红辨认碑文,且喜且惊。原来这是珍贵的文物,它如实记载太平桥两度受到洪水冲毁的过程。它是警号,是为我们而鸣。
      一块《太平桥记》记载了明隆庆三年(公元一五六九年)洪水肆虐:“长乐之东门,旧有观音桥(桥建后易名“太平桥”),为邑人往来要津,而芝山、六平小有洞天诸流,俱会其下。昔年淫霖暴涨,冲激崩裂,居民架以浮木,苟为济渡,木又就圮,行者病涉。”
      另一块《重修太平桥碑记》记载了清乾隆甲寅年(甲寅,即一七九四年)洪水造孽:“中秋后九日夜,飓风狂雨煽发,化龙冈、小有天两溪水并出,冲上汾阳庙后,下荡太平桥,东西两岸崩坏,不利行人,……。”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历史上山洪危害不浅。长乐解放前夕,也发过几次洪水,太平桥以下成了汪洋大海。
      不知底蕴的人,一定会问:这是为什么?只要浏览长乐城区图,即可一目了然。长乐城区北面为高山峻岭,著名的有首石山、六平山、芝山等;南面是一片沉积平原。汾阳、资圣、铁炉等溪涧顺着山势而下,直通南面平原内的河渠。其中流量最大的是汾阳溪。汾阳溪发源于六平山,汇集了许多条溪涧,源远流长。
     日前,随着城区的扩大,汾阳溪下游溪面、两岸平地及土沃,都盖起了高楼大厦,这为水灾埋下了隐患。一到黄梅雨季节,大雨滂沱,汾阳溪、资圣溪、铁炉溪奔腾鼓浪,直泻而下。尤其是农历五月划龙舟期间,每当亭午夜分,闽江涨潮,江水倒灌,出现了冲涨现象,此时洪水无路可走,只好逼上堤岸,漫溢街衢,泛滥成灾。一九九零年暑期下了一场大雨,长乐侨中操场一片汪洋,水没过膝。这是水灾初次的示威。
      我市党政负责人,眼光远大,早看出洪水作祟的隐患,采取果断措施。在洋屿洞口嘴建造水闸,以控制潮起潮落及洪水吞吐。为了保护环境,市环保局三令五申严禁在溪河上乱倒垃圾。最近街道巷闾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清理和运载垃圾。长乐市各级领导为保护环境尽职尽责的确作出了可喜成绩。但是水灾警号还未消除,眼下刻不容缓的是疏通和拓宽河道。
      从太平桥碑文中,我仿佛看到波浪滔天的汾阳溪水,听到轰然作响的涛声,此为水灾的警号。从警号长鸣中,我不禁想起了很多很多……
       1997年6月15日。此文刊于《长乐报》。时隔不久,即9月7日晚,大雨滂沱,汾阳溪波浪涛天,涛声轰然作响,整个城关陷入没顶之灾。





《历经山水黄河浪  道尽家乡绿树魂》(介绍作家黄河浪)

      十多年前,长乐吴航镇东华山馆,举行“家山”第三唱折枝诗会。本人撰写的“历经山水黄河浪,道尽家乡绿树魂。”无人问津,更没有人选取。情有可谅。因为“黄河浪”何许人也?人们是不知道的。本人却认为这一首折枝诗,恰恰概括黄河浪的生活道路和创作的成就。
      文学创作浩如烟海,能选入中学教材的珍品和瑰宝的确为数不多,福州籍作家的作品被选入课本更是凤毛麟角。几十年来编入教材只有福州人林觉民《绝命书》、祖籍福建长乐的谢冰心《小桔灯》《寄小读者》、生在台湾祖籍福建的许地山《落花生》、生在温州祖籍福建长乐的郑振铎《猫》等,以上作品有的在最近中学课本中也见不到了。偏偏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十多年来—直是高中—年级语文教材。文中所表达的爱国怀乡之情,影响我国—代又—代青少年。
      黄河浪出神入化描绘了故乡的榕树,情深意切,体现作者对故乡的树、故乡的每一片树叶,特别古老传统、习俗非常怀念,字里行间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怀乡之情。
      首先,采用触景生情、见物思旧的写法,描绘了故乡——长乐吴航镇太平桥边的两棵榕树:“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这故乡多么令人向往的榕树,在作者笔下有一定生活真实性,而且比现实有所提高。
      其次,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榕树下迷人的夏夜,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宛如一幅朦胧的图画:“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嫦娥驾着白云,桂花飘着清香。月华如水,山披轻纱,睡意朦胧,如在梦幻。作者做到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
      最后,作者对故乡和乡亲的深情厚意都寄托在榕树上,赋予榕树以生命与灵魂。在—次暴风中,太平桥边“驼背”榕树被风刮倒,作者这样写道:故乡桥头苍老的榕树啊,也经历了多少风霜?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倒在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
      文中“挣扎”—词,按字面解释:“用力撑着”。过年杀鸡宰鸭时,就有这样体会:当血从鸡鸭脖子上流下来,血快要流尽时,就要紧握鸡鸭的翅膀和双脚,因为最后“挣扎”力大无穷。作者把这个词赋予榕树,这不是道出榕树的绿魂吗?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1941年3月27日生于长乐市吴航镇太平桥边一间旧屋里。黄河浪是他笔名。为什么以“黄河浪”为笔名呢?正如他用诗描绘黄河那样:“以烈马扬鬃,大风  吹火;骠悍地、凶猛地,在莽苍苍的原野上,呼啸而过!”他以祖国的母亲河为笔名,可以看出他爱国之心根深蒂固。
      他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他的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福建文艺》《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并获得好评。1975年黄河浪赴港定居,坚持业余创作,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1980年6月由福建出版社出版诗集《海外浪花》,1986年又出版他的诗集《大地诗情》。最近几年出版的有散文集《遥远的爱》《香江潮汐》;诗集《天涯回声》等。
      黄河浪散文《故乡的榕树》,写于1979年,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故乡的榕树》获奖后,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黄河浪文学著作甚丰,究其原因是与他经历分不开的,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1987-1988年,他两度去台湾观光,足迹纵贯全岛,1990年去美国探亲(现还在美国),领略美国大城市的风光。1991年应中国作协之邀,他参加香港作家访问团,兴致勃勃地来到祖国首都北京,登上万里长城,游了济南的大明湖,接着过黄河,登泰山,南下繁华的上海,泛舟风景媚人的杭州西子湖……每到—处,他都以诗歌或散文形式,予以记载。
      黄河浪的名字被编入大不列颠《世界名人字典》内,真是:“黄河自古源头远,浪迹天涯也有声。”
                                                  1997年2月25日    黄河浪(黄世连)系黄世鼎堂弟



  《黄河自古源头远    浪迹天涯也有声》

                                                         ——追念堂弟黄河浪先生
                                                              
      年初,黄河浪寄来《握手太平洋》一书。原来2011年8月黄河浪发起由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主办“世界华文文学夏威夷国际研讨会”,邀请夏威夷州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由香港孔教学院等世界各地文化机构协办,会议在夏大校园东园区东西方中心隆重召开,出版了会议论文集《握手太平洋》。这次会议获夏威夷参众两议会颁发奖状,庆贺会议成功。如获至宝,我把这本书放在“听泉阁”黄河浪创作专柜的显眼位置上。
    时隔数月,噩耗传来,黄河浪于本年7月18日与世长辞,终年71岁。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1975年到香港,1995年移居美国,1997年创办美国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兼《珍珠港》文学报主编,编辑及出版了夏华作协成员作品集《蓝色夏威夷》第一、二集,是华侨大学客座教授。
      黄河浪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结集出版的个人著作有诗集《海外浪花》《大地诗情》《天涯回声》《香江潮汐》《风的脚步》《海的呼吸》,中英对照诗集《黄河浪短诗选》《披黑纱的地球》,散文集《遥远的爱》《生命的足音》等。
      1979年所写散文《故乡的榕树》获香港市政局举办的首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被广泛转载评论。八十年代开始,编入中国大陆高中语文课本及大学教材,长期使用。《故乡的榕树》和另外数篇散文《春临太平山》《维园中秋夜》《爱石的人》等被选入2009年香港中学语文课本或教材。《故乡的榕树》编入高一语文课本内,我教过这篇文章,还在长乐侨中、七中等学校作过《黄河浪与〈故乡的榕树〉》的讲座,还协助侨中语文老师郑师恩开设《故乡的榕树》公开课,全市语文老师参加,盛况空前。我平时经常扪心自问:“人生有何求?如果能够有一篇像黄河浪的文章一样编入中学课本,就不虚此生也!”
      1993年3月,黄河浪回乡探亲,久别重逢,在我家听泉阁切磋诗文,促膝谈心。临别之际,我撰写《寄语黄河浪》一诗相赠。诗曰:“廿载分离梓里行,万千倾诉弟兄情。汾溪喜见春波绿,首石欣看夕照明。海外浪花诗有色,故乡榕树画尤精。黄河自古源头远,浪迹天涯也有声。”过了数日,他从香港寄来《读世鼎兄七律奉和遥寄》诗云:“客地飘蓬万里行,故乡烟雨总关情。汾溪已伴榕根老,首石犹衔月色明。往事萦怀频入梦,新诗掬意未能精。何时归卧松云下,小阁再听泉水声。”见诗之下,他古诗词造诣之深,不可言喻。
    我比他大两三岁,小学时比他高两个年段,初中时他因病停学一年,后插入长乐一中白云级。1957年我高中毕业,他才初中毕业。从小我俩形影相随,炎热夏天在太平桥面睡觉,平时携手上学,有空就在“故乡的榕树”下弈棋、追逐、嬉戏其乐无穷。
       黄河浪的外公在吴航镇河下街开一间果子牙行。每当夏秋之交,荔枝、龙眼、黄淡、芭蕉、番石榴等都是整篓整篓的排列着,琳琅满目。黄河浪就不时带着我到果子牙行。他的外公是个和善的老者,见我俩来到,笑逐颜开,要我俩捡“中意”的果子吃,临走时塞满了全身所有的口袋,手里拎着垂挂的龙眼、荔枝等,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佩服他的聪颖智慧。下象棋是我教会他,开始时他把象(相)棋子走过河,我说象棋子不能走过河,他反问为什么?我说这是棋谱规定。但只走一两盘,我就不是他的对手了,以后屡战屡败。在初中时他的绘画作品就被送到波兰参展。他也会拉胡琴,写歌词。他的歌词曾被谱曲,在校园内传唱。他的语文老师毛起珠对他的作文赞赏有加,经常作为范文供班上同学阅读。
      堂弟黄河浪为人仁厚、真诚,仪表温文儒雅,他的诗文,字里行间,洋溢热爱祖国、热爱故乡之情。堂弟虽然离去,但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诗篇和不朽著作。
黄河浪是不朽的,他的个人小传及文学成就收录于《世界华人名人传略》《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文艺卷》《香港文学史》《中华文学通史》《海外华文文学史》等数十种辞典之中。
       8月1日晚上,我在听泉阁写这篇悼念文章,听泉阁书架上黄河浪著作整齐排列着;“何时归卧松云下,小阁再听泉水声”的诗句还萦绕耳际,但已阴阳两隔,听泉阁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窗外月色朦胧,窗下泉水叮咚,怀念之情难以自已。



《武官衙门》
距离太平桥东向数米之遥,就是当地称道“武官衙门”。原来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御史沈灼把这地域定为察院,嗣后改为内箭道。清朝在此处设置武官衙门。民国23年(1934年)王伯秋主政长乐县事,把武官衙门开辟为公园。在公园的高处盖起了一座洋式公厅。公厅背倚芝山,前临大广场,颇有气派。广场四周种上乔木,中间铺上草坪,作为集会之用。上世纪70年后期,此地办起长乐师范学校(今为长乐高级中学)。





黄世鼎老先生从“武官衙门”披露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日故事
《刘振芳与日寇肉搏》  《吴航乡情报》记者:柯多桂
    已经78周岁的长乐退休教师黄世鼎说:“在长乐人民抗击日寇的英雄史上,不该漏掉一个重要的人物刘振芳。”他跟刘振芳很熟,几十年来,经常看到一瘸一拐的刘振芳。
刘振芳给黄老师最早的印象是赤裸上身的“打铁敢”形象。那是1944年8月的一天,在武官衙门(今高级中学后门)空埕上,群众团团围观一场武术表演,原来是闻名遐迩的龙门村老拳师高连升,与徒弟刘振芳在推销膏贴和治伤的中药。在推销前,总有一场武术表演,最惹人眼球。
名师出高徒,胡子苍白的老者高连升几套刀、几套拳下来,徒弟刘振芳就赤裸上身,登场献艺了。只见他平直地躺在地上,胸部压着一块石板,招呼小孩站在石板上,当年年仅6岁的黄老师也站了上去,而刘振芳面不改色,引来围观群众阵阵欢呼。
这样武功高强的拳师,后来又怎么落下腿疾的呢?黄老师讲述了一个刘振芳肉搏日寇的真实故事。那是长乐第二次沦陷时,嫉恶如仇的刘振芳参加了以长乐救火会为主的民团组织,以抗击日寇。
1944年11月的一天,几个日寇从马尾渡江到营前伯牙磹,与日寇展开搏斗。一个日寇扣动手枪,子弹击中刘振芳的右腿部,血沿着裤管流下,他全身火辣辣的疼痛厉害。日寇又挥起马鞭刀朝他拦腰砍下,刘振芳见来势不妙,抬起左脚向前跳了一大步,身体迅速贴近日寇的身体,使日寇马鞭落空,然后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来个“和尚撞钟”,向日寇胸部撞去,把日寇撞得四脚朝天。刘振芳又是一跳,左脚踏在日寇的胸部,腾不展力,如同“金鸡独立”,日寇顿时嘴巴大张,口喷鲜血。另一个民团团员刚好赶到,补上一刀,结果了日寇性命。
据健在的退休干部邹伍妹回忆,当时他才16岁,参加了救助刘振芳全过程。刘振芳受伤严重,腿部不断涌出血水,脸色苍白,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几度昏迷过去,营前群众用门板将他抬到邹朱里,只听见他嘴里不断哼着,要求给碗水喝。大家东拼西凑了半碗熟油给他喝下,因为大家都知道,受枪伤的人一喝水会马上毙命。
解放后,刘振芳被安排在长乐城关保健院任接骨治伤医生。群众经常见到他跛着脚、背着药箱,四处上门为人服务的身影。工作期间,有人跟他建议,向政府汇报自己的抗日事迹,以便论功请赏。他却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系统屏蔽词】”期间,长乐分成两派搞内斗,当时又有人劝他出来“干革命”,争取一官半职。他说“我是一个平民百姓,做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有何功劳?”就这样,他平平淡淡,直到1978年去世。

登在《吴航乡情》报刊






《司马门前扫落花》  

长乐风俗:过年期间不能动扫帚,也不能倒垃圾,直到初四开假后才可执拂拿阄,据说触秽神祇要倒霉破财,惟有东门兜的司马第子孙例外。他们遵循祖宗遗制初一早起,不分主仆举家老少各自拿着扫帚清扫庭院花台的枯叶落花。自古就有“司马门前扫落花”传说。你知道这沿续至今的陈氏家族所特有的习俗的来历吗?这故事发生在明朝中叶。
原来长乐县城的豪绅富户莫过于“五第十八里”,东门兜的司马第就是五第之一,是明朝万历年间兵部侍郎陈省的府第。陈省,字孔震,号幼溪。未发迹前,他一家居住在东门兜一幢低矮的四扇三间排的破瓦房中。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陈省高中进士,官授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当了大官,自然就不会再住破瓦房。陈省决定将破旧的祖屋扩建成司马第。
    附近地盘全被陈省买了,可是众人共同敬奉的神灵是不好驱逐的。香火鼎盛的“祠山庙”就坐落在侍郎大人的祖屋南边。庙不迁,神不走,府第怎建?于是陈省就在十洋街文洽浦边建了祠山庙。
在文洽浦边建的新庙宇,富丽堂皇,比旧庙要气派多了。择黄道吉日,侍郎大人带领众乡亲热热闹闹、 堂堂正正地把祠山爷“请”到那边去了。不到两年时间,一幢壮丽辉煌的司马第便屹立在县城东门。
司马第建筑高大巍峨是县城首屈一指的。只见风火高墙上两个螭头直冲霄汉,四周庭院如入上林。门前还蹲着两尊青石狮子,张牙舞爪耀武扬威,令人望而怯步。
这一年正月初一,天未亮,侍郎大人就起床了,信步于大厅前宽阔走廊上。他感到自豪无比,一时诗兴大起,吟道:“当年此处数十家,而今统作一官衙。”
第三句正待联上,隐约庭前有人影往来,轻声应道:“祠山有日开灵眼,司马门前扫落花。”
侍郎大人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未加理睬,依旧低头咏诵:“当年此处数十家,而今统作一官衙。”谁知那声音又移到庭前左边去了:“祠山有日开灵眼,司马门前扫落花。”
侍郎大人好生懊恼,不知是人是鬼,败人意兴。他顺手从地上拾了块半截砖扔了过去。“祠山有日开灵眼,司马门前扫落花。”那声音已移到庭前右边。侍郎猛喝一声:“是谁?”
庭前树枝轻摇,枯叶落花纷纷飞扬。庭前左右西边同时响起声音来:“祠山有日开灵眼,司马门前扫落花。”
这下侍郎大人有点怵了。
“落花流水春去也!”侍郎大人咏起前人的诗句,心里又一阵发怵:“这是不祥之兆!为建造这司马第,不知耗费我多少精力与财力。说什么也不能让陈氏家族败落。”
又一阵轻风掠过庭院,几片落叶掉在侍郎大人身上。他灵机一动,从中受到启发,想出了一个逢凶化吉的方案。对!就这么办!大年初一扫落花枯叶,把霉气扫走,就能永葆我司马家世昌盛!见天已亮,侍郎大人立即返回后院,唤醒老少与仆人,吩咐各自拿着扫把,清扫庭院花台。
传说归传说。司马第后裔人才辈出,枝繁叶茂,成一旺族。
2008年8月




《长乐有处观察第》
     在长乐吴航资圣溪东侧有座雄伟的建筑物,这就是蜚声市内外的观察第。观察第系明代建筑,正门直入三进,内厝均为木结构。各进之间隔一横墙,两旁建造书房、书室及花圃、花园,是长乐城里首屈一指的建筑群,大门上方有一幅钦赐的巨匾“观察第”、左右楹联“海天悬一榻,星斗接高楼”是它最好的写照。
      据长乐《乾隆贺志》记载:“陈复升,字见庵,十三都(鹤上)人,嘉靖丙辰(1556年)进士。任海南道副使。时因岛寇,议徒珠崖民于内地,复升请筑土堡防守,得罢其役。民为立祠祀之。为褒奖陈见庵保卫疆土、抵御外患的功勋,万历十三年(1585),钦赐在长乐城区文治浦兴建观察第,以显殊荣。观察第是当时长乐县城最大、最高的建筑物。
    长乐现存最早县志《明弘治县志·卷一·城池》载:“长乐旧无城池,弘治庚戌(1490年)知县潘府奉例造筑,建立四门:东曰六平、西曰双江、南曰十洋、北曰首石。各门之名向山川而命。”当时县城的东门在汾阳溪东岸边。由于观察第壮丽辉煌,规模宏大,占据了一方土地,城里再无建高大府第的地盘了。后来为了陈省营建《司马第》,长乐县城向东扩大一里多,城墙跨越六平山东侧的芝山。由于芝山状似葫芦,所以有“葫芦剖腹”之说。
      观察第不但是当时城里最大的建筑,而且是最高的建筑物。走进观察第大厅,人们会发现这座古建筑没有石柱珠。这是为什么?原来陈见庵四十多岁就告老还乡了。有一御史奏道:“观察第高过圣人殿(孔子庙)。”这简直是“犯上”行为,这在当时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嘉靖帝勃然大怒,立即派钦差查询此事。幸好见庵在京的亲朋好友,得知消息,派人骑千里马,日夜兼程,奔赴长乐报讯。见庵立即召集全县木工,通宵达旦把地坪板垫石柱珠之上。第二天钦差大臣到,丈量高度,比隔壁圣人殿(现长师附小内)低,避免了一场灭族之灾。
      观察第建筑群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长乐市现存的明代建筑模式,具有研究、保存价值。经市人民政府1986年4月29日公布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7月  




《五贤祠》
《长乐县志》记载了五贤祠的建造和演变的过程:

“在县东城外半里许,旧名朱文公祠。明正德七年,知县杨梁以公常与黄勉斋、刘存庵、刘在轩、陈自修四人讲学,请于巡按御史李如奎,改成城隍庙于县治北,将庙地为祠祀公,而配以四先生。东有亭曰‘源头活水’,西有亭曰‘天光云影’,门匾曰‘溪山第一’,皆摹刻公墨迹。嘉靖丁末,知县吴遵重修。祠匾曰‘高山仰止’,门匾曰‘朱文公祠’,俱邑人郑世威书。万历二十六年,知县卢龙云重建。崇祯六年,祠圮,知县郑尚友新之,为易今名。”  
夏允彝,字彝仲,号缓公,上海松江县人,“幼颖悟,长文学”,为文学团体几社巨手。为明崇祯丁丑(1637)进士,第二年任长乐县令。夏允彝一到长乐任职,就把年幼的夏完淳带来县衙。父子俩对六平山上千姿百态的奇石、郁郁葱葱的松树、众多的摩崖石刻情有独钟。年仅9岁的夏完淳写了《游城东五贤祠》 诗:“安昌千嶂合,绵亘复嵯峨。高峰隐云际,日照涧生波。驾言往东隅,祠宇倚在阿。青池映绿草,峭阁响鸣阿。肃肃瞻遗像,徘徊起啸歌。巍兹五君子,讲学潜幽坡。依师被谗逐,亮节不改初。苾芬永怀极,济济士民知。山川自今古,大道长不磨。”把六平山下的五贤祠的四周景色绘声绘影,并把对五位贤人敬仰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夏完淳(1631-1647),他从14岁起,就跟随父亲夏允彝,堂兄夏完旭、老师陈子龙抗清。父兄、老师相继死难后,夏完淳便投身到抗清志士吴易军中参谋军事。后吴易兵败被杀,他只身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清顺治二年(1645),他回乡探望老母、妻子,不幸被捕,押往南京。因拒绝清政府的诱降,痛骂洪承畴,英勇就义,年仅16岁。他是我国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优秀爱国诗人。郭沫若曾写剧本《南冠草》,把他事迹搬上舞台。



《理学黄勉斋神位碑》     

    1999年9月16日,一场大雨把长乐城关推入没顶之灾。祸不单行,六平山上马埕水库决口了。汾阳溪波浪滔天,冲毁沿溪几十间房屋。在修复房屋过程中,在祖厅偏房地坪下,发现“理学黄勉斋神位”石碑。据传系上祖从五贤祠倒塌的废墟里,找到这一石碑。“五贤祠在县东城外半里许,旧名朱文公祠。明正德七年,知县杨梁以公(朱熹)常与黄勉斋、刘存庵(刘砥)、陈自修四人讲学,请巡按御史李如奎,改城隍庙于县治北,将庙地为祠祀公,而配以四先生。东有亭曰“源头活水”,西有亭曰“天光云影”,门匾曰“溪山第一”,皆摹刻公墨迹。嘉靖丁末,知县吴遵重修。祠匾曰“高山仰止”,门匾曰“朱文公祠”,俱邑人郑世威书。万历二十六年,知县卢龙云重建。崇祯六年,祠祀,知县郑尚友新之,为易今名。并置祠田一亩七分八厘,以赡守祠者。十一年重修。嗣复记,祠田地租俱归学征。乾隆二十七年,知县贺世骏领帑重修。年久倒塌。咸丰间,广文许遂元,蔡承祐、高之槐、周维翰先后倡捐重建,邑人士感修祠之功,立四公主祀焉。每遂春秋仲丁致祭,各官采服将事,两跪六叩,行三献礼,仪同各庙祀。(引自《长乐县志》)每逢祭祀族人都虔诚参拜,并引以为荣。各家农事用的扁担、木皇、箩等都写上“江夏青山黄某某置”样。现这块石碑,妥善保存,待青山宗祠重修告竣之日敬献,仪表怀宗念祖之情。




《一根刀牌香烟》
      1949年8月16日凌晨,父亲顶着我爬上窗棂往外窥视,街上一片宁静,只有几个穿军装的人在走动,而太平桥旁的金妹小食杂店大门敞开着。
      昨晚从鹤上岭方向传来几响沉闷的枪声,人们心有余悸:国民党部队又来驻防了。
    前两个月,国民党“二三八”(番号)部队驻扎长乐,军部设在鹿屏山下汾阳溪西岸一座白砖洋楼里,下属散落城关各处,我家厅堂及附近的民房都被国民党部队驻满。这支部队简直是残兵败将,有官无兵,连“伙头军”个个都是排长军衔。他们拆下厅堂门扇当床板,拿走桌面椅脚当柴烧,抢来盆碗钵锅盛饭吃。有带姨太太的“官长”更是肆无忌惮,撵走主人,把厅房占为己有。他们到处吵嚷呼喊,到处骚扰冲撞,群众苦不堪言。由于解放炮声临近,前几天这支部队仓皇南逃。
      人们壮着胆陆续走到街上,我见到太平桥边、汾阳溪旁的石板椅上躺着军装油腻污黑的战士在呼呼大睡,有一位佩带“卜克枪”的军人在来回走动,看来他是不忍心唤起奔袭千里追歼残敌的战士!原来长乐解放了,穿军装的战士就是人民解放军。
      当地有一戏谑的话:“好高金妹,腔宽(声音宏亮)雪妹,褴褛呕妹。”金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讲起话来眉飞色舞,唾沫飞溅,所以人们给他一个雅号“好高金妹”。这时一位战士来到金妹的摊前。战士年纪大约十七八岁,瓜子脸,中等身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崭新、红版面的壹佰元人民币(当时壹佰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一分钱票值),笑嘻嘻地说要买烟,金妹热情地递给他五根刀牌香烟,小战土点点头走了。金妹立即走上桥头,把这张人民币举过头顶指指点点,群众第一次见到这种纸币,大家都投以赞赏的目光。不久买香烟的小战士回来了,检··讨似地说:“刚才连长批评我,壹佰元不能买这么多根香烟,只能买一根!”接着他把四根刀牌香烟恭敬地递给金妹,金妹刷地脸红了,嗫嚅地说:“是我给你的,是我给你的,我和你一道去见‘官长’,把情况说清楚,免得你听话(听话,长乐方言,意谓为难。)!”“不!”小战士扭过脸去,头也不回地走了……人们能说什么呢?只有这样的部队、这样的战士才能打败国民党八百万军队,解放长乐,解放全中国;只有这样的部队、这样的战士,才能保卫万里江山,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只有这样的部队、这样的战士才是战无不胜的啊!
      这件事到现在已经隔了五十年,不知道这小战士姓乜名谁,家居何处,以后小战士生活的道路更是不知所云,但他笑嘻嘻的瓜子脸还不时闪现在我的眼前……
                                                                                          1999年8月10日





《铁蹄下的回忆》

     日军第一次占领福州地区是由长乐漳港登陆的。长乐沦陷后,日寇对善良人民开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沙京大屠杀”、“七星桥惨案”就是明证。回忆往事,心灵震颤。现将童年经历的几件事,诉诸笔端,如果对年轻人了解当时情况有些帮助,也就如愿以偿了。

                                      [逃    难]
      1941年4月19日日军占领了长乐县城。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亲踌躇一会,决定把我和哥哥送去云路村姑妈处。那是五月里的—天,阴云密布,见不到阳光。父亲用货担挑着我兄弟俩上路。到了鹤上岭,只见许多妇女带着小孩在匆匆赶路,相互不打招呼。他们和我一样,暂时逃难,度过难关。当时父亲开了一间小店铺,专卖蔬菜、鲜鱼等食杂品。原是小本生意,顾客赊数又多,赚不了多少钱。如今不幸又遇上长乐沦陷,只好关门了。
      到了姑妈家,父亲已精疲力竭,他用手擦擦脸上汗水,嘱咐姑丈要好好照应我俩。
      姑妈怕不安全,又把我们转移到白眉村亲戚家。这地方围绕着池塘港汊。主人中等身材,一身蓝色衣裳打着补钉,对人态度和蔼,每餐他把家里最好的食物——番薯粥和咸鱼拿出来招待我们。由于离开了家,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我哭闹着要回去。他总是说:“长乐人是打不倒的,县城会光复的!”
       他的话果然应验,不久我和哥哥就回到了县城。

                                         [枪   声]
      1944年12月,—天夜里,西北风在呼呼地叫着。突然响起一阵枪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接着传来阵阵呻吟声。母亲连忙点燃煤油灯,打开门,我也随着母亲出来,探头—看,在暗淡的月光下,只见石板桥栏旁,蜷伏着一个人,身旁放着一担鱼。只见这个人脸色苍白,肩头上不断涌出血水,处于奄奄一息状态,但嘴里不断地哼着。见有人来了,要求给碗水喝,母亲连忙回家端一碗熟油出来。据母亲说:受枪伤的人一喝水,就会毙命的!原来这是位海边渔民,晚上穿山过岭,步行几十里挑一担鱼来县城赶集,想不到遭到日本鬼子的枪击……母亲今年八十岁,每当谈起这件事,还激动不已!

                                          [扬眉吐气]
      “抓住一个日本鬼子!快去看啊!”这是1945年5月的一天,人们奔走相告。我随着人群来到培青中学(长乐一中的前身)的对面幼稚园,只见一个日本鬼子被捆绑在一根水泥柱上。他赤着身,胸部手臂蓝色的纹身清晰可见。据说日本鬼子撤退时,这个鬼子掉队了,是从塔山战壕里抓来的。
       儿童们团团围住,手舞足蹈,喜形于色,胆大的还向他身上吐口水。中国人民盼到了扬眉吐气的日子。
                                                              
     1995年9月





发表于 2019-3-27 00:4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来自: 中国福建
这么长,谁看得完?
发表于 2019-3-27 15: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多数都是六平山的,和平街相关的少至少
发表于 2019-3-27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有史料价值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