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转帖]二刘岩郑和青石像之考证

[复制链接]
查看: 4750|回复: 5
发表于 2004-5-30 1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龙峰岩”青石人物雕像之我见

作者:黄 启 权


--------------------------------------------------------------------------------

  位于长乐县北部潭头镇二刘村的“晦翁岩”,古名“龙峰岩”。宋、元以来因二刘乡人刘砥、刘砺兄弟筑室读书于此,众呼“二刘岩”。明永乐以来,由于三保太监(闽地雅俗均作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驻舟太平港,曾多次登临是岸,并作修葺,乡人将其所建之亭曰三宝亭,又改岩名为“三宝岩”,到了明隆庆六年(1572年),长乐知县蒋以忠登临,听到群众辄称“三宝岩”,认为大不雅,立即易题“晦翁岩”,并明令改唤。嘉靖年间,刑部右侍郎郑世威大书“晦翁岩”三字于岩壁。但是,尽管如此,“三宝岩”仍深入人心,民间屡呼不改,至明末,乃至清代,不论文字、口碑均作“三宝岩”,可谓雅俗共赏。民国时期,一仍其旧。
  岩上古有三贤祠,今已修复。唯三宝亭早废。永乐以来,  乡人刻有一尊青石坐像,原置该亭中,群众均呼“三宝”;隆庆以后改置于三贤祠外的道旁天然石缝龛中。唯群众继续瞻仰,而且香火不绝。解放后,虽然香火断续,但此像仍置龛中。“文化大革命”初曾被破坏,后经群众保护幸存。1985年长乐县修复郑和纪念馆,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活动,闻知此像,郑重地将它借去作为郑和古迹陈列,并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在该学术讨论会上,陈明清发表《郑和下西洋在长乐的史迹》专题论文,其专节“郑和重修三宝岩’’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在三宝岩上‘别有天’石刻的对面石缝龛中,今供奉着一尊后人为纪念郑和而用青石雕琢的郑和石像,石像通高0.7米,雕琢年代无考。此像原供奉于三宝岩高处的‘海天山月亭’里。1966年头部被破坏,现经石工复原。”(本文收入《郑和与福建》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近年来,因修复晦翁岩,重建“三宝岩”,乡人希望尊重历史,将三宝石像收回岩中陈列。于是,开始有人提出疑问:究竟此像是三宝太监,还是如来三宝呢?还有人说是朱熹雕像。甚至有人提出“三宝岩”之名早于郑和驻泊长乐,“三宝岩”并非因三宝太监而名。这就引起几百年来一段历史的新争论。为抒一得之见,谨将所知所悉整理如下:
  首先,岩名可作第一证据。“三宝岩”名是因三宝太监郑和而来,这一点历史上文字有明确记载。据目前所知,“三宝岩”最早见诸文字的是明永乐状元马铎《游方安里题三宝岩》诗:“三宝岩前宿瘴开,沧沧日色照崔嵬。天香半袭瑶池草;花影全侵石径苔。龙起黑潭千嶂合,风呜阳德九霄来。举头自觉蓬莱近,满眼文星接上台。”马铎,长乐岭南村人,生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卒于永乐十一年(1423年),正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回的第二年。可见郑和生前,乡人即因其登岩创亭而称“三宝岩”了。
  60年后,明弘治二年(1489年)成书的《八闽通志》“地理•山川”载:“三宝岩,宋里人刘砥、刘砺避伪学之难,尝居此。”看来其时“三宝岩”之名已著。但此时还没有见到“三宝岩”来由的记载。
  时历150年,明隆庆长乐知县蒋以忠在《晦翁岩记》中说:“隆庆壬申(六年,即1572年)八月,余政暇一往登临,乃里人辄唤‘三宝岩’。余问故,咸谓斯亭也,始内宦三宝者创,故名。嘻!有是哉?龙峰以岩著、岩赖晦公始显也。名岩顾掩翁,乃崇一内待,其胡以训?亟命易题为晦翁岩,且申令于里人,毋或仍故唤,作斯岩羞。”蒋以忠是从反对者的一面来肯定“三宝岩”的历史事实的,这总不会有意抬举吧!蒋以忠说:郑和在龙峰修建有亭,所以,乡人把“龙峰岩”改名为“三宝岩”,而且呼之不绝。这可见当时百姓对郑和太监的崇敬之情。况且万历年间,福清叶向高《重修晦翁岩三先生祠记》,对此文进一步作了确认。他说:“永乐时,有中当郑和奉使海上,人称三宝太监,尝加修葺,因呼‘三宝岩’。邑令蒋君以为不善,欲更名。”叶向高一生中两次辞官归里,时在万历四十二年至天启七年(1614—1627年)间,所以,其记可能作于此时。这段话还被后来编纂的《长乐县志》重复用过。
    蒋以忠记中明说:“亟命易题为晦翁岩,且申令于里人,毋或仍故唤”。那么,叶向高为什么只说:“欲更名”?显然是蒋以忠的长官意志,群众并不赞同,所以,四五十年间仍在呼“三宝岩”。不仅如此,直至明末,甚至清一代,人们也还以“三宝岩”名之。明崇祯四年(1631年)刊印的何乔远《闽书》“方域志”在“筹峰山”目中说:“一名龙峰”、“皇朝中当郑和尝加葺治,人名之曰‘三宝岩’以和奉使人海,人称三宝太监也。隆庆间,令蒋以忠易之曰晦翁岩。”晚清长乐邑人郑勋《游三宝岩记》中也称:“筹峰三宝岩”,“为宋儒朱晦翁避禁读书处,故亦曰晦翁岩。”这里还把“三宝岩”作为正称,而“晦翁岩”则是“亦曰”。由此可知,在龙峰岩这一特定环境下,称三宝岩、刻三宝像、敬仰三宝太监,都是一脉相承的,三者不可分割。所以,这尊称为三宝的雕像,只能是郑和,而不能有别的解释。
  其二、从当地群众的口碑来看。就今人所见,今人所闻,今人所知,即从50年前乡中老者的记忆,或经他们的父辈所传;换句话说,就是100年来的口碑,人们都说这尊雕像是“三宝”。当然,其中有的人说得清楚,是“三宝太监”,也有的人则干脆称“三宝佛”这因为他们把它当佛来崇拜。据《郑和史迹文物选》(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第三节,郑和施印《王华寺大藏经发愿文》记载:郑和同他先人一样,信奉伊斯兰教,但他也尊崇佛教。永乐元年(1403年)由郑和施财刊布的佛经《摩利支天经》的《题记》上,就说过他受过菩萨戒,法名“福善”。还有在《优婆罗戒经》卷七上刻的郑和《题记》,也载有“大明国奉佛信官太监郑和,法名“福吉祥”的字样。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人们尊称郑和为“三宝太监”、“三宝佛”,可能就因为这个原因。但我们了解,在这龙峰岩上,民国前有过龙峰书院,有过读书处,也有过三贤祠,并没有过佛寺,因而也就没有敬奉过“如来三宝佛”。因而,这里与释迦牟尼诸佛都搭不上界的。
  也许正是如此,1983年张善贵先生在《长乐晦翁岩志》中曾写道:  “二刘乡人琢石为像,祀于岩,称三宝殿,改岩为三宝岩。隆庆间知县蒋以忠以宦官名岩鄙之,易题曰晦翁岩。”接着,他还对郑和下西洋的功绩作了一番议论。从他笔下,不难看出当时群众热情对他的感染程度。因而,他的这一段话。可以填补以往记载中对雕刻石像的空白,这一点得感谢张先生。
  其三,石像本身更留下无可辨驳的实证。石像所刻的系人物坐像,通高0.7米。其面部丰满,五官端正,无须,头戴布巾,身穿交任便服,手执一物,状似卷轴。其形象与现有所见郑和的其他画像相仿,其所衣著也约略可信。
  反之,这是如来三宝像吗?前面已经说过,“龙峰岩”以往未有佛寺,也未有大雄宝殿;即有如来三宝佛也不可能坐在道旁石龛里。尤其这尊像既不见法相庄严,也没有头顶肉髻,没有袒胸,更不是结跏趺坐在莲台上。所以,如来三宝佛像或另有什么“佛”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
  这是朱熹像吗?从服饰看,朱熹宜着宋服,其头上也应戴方巾;从仪表看,朱熹避地来闽时,已愈60高龄,其脸部疲癯,长须;更主要的是,朱熹右额角有7颗痣。鼓山水云亭的朱熹自画像可以为证。而这尊石像没有一点与此相符。况且,既然岩叫“晦翁岩”,岩中又建了三贤祠,祠内正是供奉朱熹与其门徒二刘的,那又何必在石缝龛中安个朱熹像呢?请问这该作如何解释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5-30 15: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郑和石像有定论

  本报讯备受文史界关注的(距今400多年的)长乐市晦翁岩一明石像究竟是谁的问题近日终于有了眉目。记者昨天获悉,经福州文史界专家考证认定,该石像正是闻名世界的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该文物的认定进一步证实了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基地。这为国家将于2005年举行的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提供了又一重要文物。

  昨天下午,记者随专家来到长乐市潭头镇二刘村晦翁岩时,村民们特地将暂存于村委会的郑和石像迎回晦翁岩上的郑和纪念堂。这尊青石造像为人物坐像,其面部丰满,五官端正,面露威仪,无须,头戴布巾,身穿士大夫常穿的交任便服,手执卷轴。石像通高0.7米,宽0.4米,厚0.15米,重约100多斤。雕琢年代无考。

  晦翁岩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刘晃向记者介绍了该石像的来历。晦翁岩原名龙峰岩,早在南宋时,因朱熹(号晦翁)避学寓居于此并筑有龙峰书院而改名晦翁岩。明永乐年间,郑和舰队汀泊长乐时,郑和到此游历并修葺龙峰书院,后人为纪念他将晦翁岩改名为“三宝岩”,并琢一郑和坐像置于“海天山月亭”(已倒)。明隆庆6年(1572年)知县蒋以忠推崇朱熹,又改三宝岩为“晦翁岩”,并将石像移置于“别有天”石刻对面的石缝龛中。1966年,郑和头像被砸断,身首异处。直至1987年,村民才在晦翁岩的白鹿洞内找到石像的头,从此身首合一。

  此像是否真系三宝太监郑和?还是“如来三宝”?抑或朱熹雕像?近日,福建师大历史系专门研究中外交往史的徐恭生教授和我市文史界专家黄启权、曾意丹、刘润生、杨秉纶、林果、朱滨等应邀对该石像进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定,该石像正是郑和石像。理由有四:一是石像出现在有史志记载的地点,有11份史志文献资料均明确记载有三宝岩,并认为以郑和到此修葺而命名三宝岩。二是从当地群众近百年来的口碑看,这尊石像是三宝郑和。三是,该青石造像具有明代石刻风格。石像服饰与现有所见郑和的其他画像相仿。四是,鉴于石像头部没肉髻,未袒胸,不是结跏趺坐于莲台,而是双足踏地,故绝非佛像。而朱熹到晦翁岩时,已60多年,脸部清瘦,长须,右额长有7颗痣(鼓山水云亭朱熹自画像为证),该石像不是朱熹。(本报记者綦芬)

  

  
 楼主| 发表于 2004-5-30 15: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从“人”到“神”的民间信仰历史兼谈长乐郑和石像

作者:陈 明 清


--------------------------------------------------------------------------------

    长乐历史悠久,民间信仰十分广泛,许多名臣战将和有功之士,他们在生前以其非凡的毅力和业绩赢得众人的敬仰,死后百姓感恩戴德,为他们立祠建庙、雕塑神像,世代祭祀。
  长乐唐宋以来,民间信仰的俗神,多是从人化神(即神由具体人物衍化而来),许多是与民众利益有关的。
  唐大历间(766—779年)邑人林鸥夫妇舍田4000余亩,开发涧、二湖(后总称东湖),灌民田700余顷,四里民田涝不受淹,旱有所藉。乡人建庙纪念,并定每年春秋二祭;宋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返乡时,目睹水道年久失修,民生艰难,便挺身而出,组织乡民集资疏浚港道,使72洋之水,统归一道,受益108村庄,民感其恩,以港为名纪念他的功绩;抗元名将陈公荣、杨梦斗和不写降表的高应松等,乡人都以他的忠烈事迹建祠立碑,作为敬仰之神奉祀;明代县典史熊廷用,当倭寇兵临城下时,挺身出击,倭寇逃窜,民众感其恩德,在城隍庙旁建祠纪念。
  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七次奉使西洋,其数万舟师驻泊长乐太平港,长乐是他离国计程起点、航海驻泊基地,也是他带着东方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点,他的壮举也促进了长乐经济、文化的发展,给长乐人民带来许多实惠,并留下了他的许多遗物遗迹,乡人感其恩,雕塑郑和像来纪念崇拜他的业绩。比如:
  l、洋屿村云门寺郑和木雕像:
  洋屿地处太平港畔,这里地势险要,距县城5公里,依偎闽江口南岸,面对圆山水寨,与著名的马尾港遥遥相对,背负云门山。宋绍兴初,有僧居此,嘉定间始建云门寺。
  据《长乐六里志》记载:“明永乐十年,郑和出使西洋时,统领舟师驻泊江左(洋屿)、光俗(泮野)等处沿江和登云门山重建云门寺”。据此,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前夕,其舟师停泊在此活动,见此有宋代古寺,便施财鼎建该寺,祈保其舟师往返平安。为了纪念他,乡人雕塑一尊木像,今在寺左边,下部宽40公分。这尊郑和像雕刻于何年,木质种类等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鉴定。
  2、漳港显应宫出土郑和泥塑像:
  1992年6月22日,漳港仙岐村显应宫出土泥塑5组40多尊神像。出土时,一进左边妈祖娘娘,右边是巡海大神,其中有一尊许多人提出是郑和泥像,是否为郑和泥像,有待专家学者进行鉴定落实。
  漳港仙岐乡地处长乐东南部,临海之区,是兵家必守之地,据史书载:郑和下西洋时在长乐修建天妃宫(庙),仙岐显应宫也是其中之一。
  3、二刘村晦翁岩郑和石像:
  二刘村翁晦岩,原系龙峰书院,故称龙峰岩,后乡人刘砥、刘砺兄弟读书于此,又名二刘岩。明永乐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率舟师驻泊长乐候风,尝瞻拜“三贤祠’,(朱熹、刘砥、刘砺)修建龙峰书院,乡人又称之为三宝岩。
  据有关史料载:郑和下西洋时同祖籍县北姚坑村人姚广孝同登龙峰岩,修龙峰书院,此岩原系朱熹流寓讲学之处,郑和崇尚儒家,见这里岩洞清幽,云雾缭绕,高与云齐,东望大海,南见双湖,西北诸峰层峦叠翠,人文自然景观极佳,施财鼎建殿堂、厢舍供学子就读,为弘扬祖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乡人为纪念郑和之举措,便将岩命名为三宝岩,并用青石精雕细琢郑和石像放在海天山月亭。明隆庆间,知县蒋以忠崇尚朱子,巡视斯岩,认为三宝岩其名不雅,下令改为晦翁岩,并将石像从海天山月亭高处调往读书处旁石岩缝中,但乡人仍作为敬仰之神供奉,并代代相传相敬。
  综上所述,我认为二刘乡龙峰岩是郑和石像,可从以下三点得到佐证:一从地缘上看,二刘乡古时临海,与文石港毗连,是长乐早期对外交往港口之一。因此,郑和七次下西洋时,这里也是舟师驻泊补给之地。二从人缘上看,龙峰岩是名人过化之地,宋朱熹避学禁流寓于此,内有白鹿洞、三贤祠,郑和为弘扬朱熹理学精神,至此朝拜并修葺他的遗址,二刘乡民众纪念他的功绩,为郑和建海天山月亭及雕琢郑和石像。三从褒贬上看,永乐帝死后,郑和处境十分困难,当时朝廷对下西洋之举,不但不加宣扬,反而提出“得不偿失”论,把下西洋档案材料全部烧毁,从中央至地方反对思潮四起,长乐知县蒋以忠下令三宝岩易名晦翁岩就是一例。但当地村民众仍然一如既往地敬仰郑和,传颂郑和。
长乐的老百姓最重感情,一个人做好事造福于民,人们就会长久敬仰、感念。从长乐有三个地方民间为郑和雕(塑)像,说明了从“人”到“神”信仰的历史并非臆造,而是当时一段历史真实写照,民心所向的反映。
 楼主| 发表于 2004-5-30 15: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郑和从长乐下西洋又有实证


2002年12月18日08:43

   

    本报讯(记者高婉丽)记者近日从市考古队获悉,长乐市晦翁岩风景区“三贤祠”的一座石像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是明末清初的郑和青石塑像。它成为长乐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的又一实证,为将于2005年在福州举办的我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献上了一份厚礼。

    记者在长乐潭头镇二刘村看到了这尊石像。石像具有明代石刻风格,头戴布巾,身穿士大夫常用便服,手执卷轴,形象文雅中含威严。石像高0.7米,宽0.35~0.4米,厚度0.15米,重50公斤以上,脖子上有粘补的痕迹(文革中曾遭破坏)。

    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4次驻师长乐,曾多次游览龙峰岩(后改称三宝岩、晦翁岩)。  



稿源:【福州日报】


发表于 2004-6-26 17: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虽然郑和七下西洋很是风光……但是大家都知道郑和是太监。[emb9]
所以我希望长乐多打打冰心奶奶的“文学牌”……

 楼主| 发表于 2004-6-28 13: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郑和虽然是一个太监,但同时他也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今天就有海内外的学者提出郑和是环航世界第一人,如果此一论说得以证实,世界历史的某些篇章就要改写了。我们也不能小看太监啊!当然,冰心也是我们长乐的骄傲,要多加宣传利用。我同时也要让大家知道,长乐在历史上还出了个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唐朝的林慎思,著有《伸蒙子》与《续孟子》两书,是与韩愈相提并论的思想家,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力,长乐当今政府不去宣传他,真是浪费了此宝贵的人文资源。暴殄天物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