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走近你琴江“旗人街”

[复制链接]
查看: 2563|回复: 0
发表于 2005-9-2 1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走近你琴江“旗人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琴江“八旗军旅园”看到纳兰性德的这首《长相思》让人有别样的感觉,我不知是谁独具匠心,选用了这位才华横溢满清贵胄的诗文,在这充满八旗历史氛围的园林中。它一路牵引着我走进琴江旗下人家。
    走在琴江“旗人街”,你会觉得自己恍若走入一段历史、一册琴江旗人的故事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著名的老宅子、名人故居。琴江古屋的独特性、多元性、兼容性,缘自琴江的人文历史。在带有北京四合院风格的赖府,我们看到了这个世代为官的家族,出了极孝的赖通照,旗人街上有个“孝友坊”就是为他而建的。
    在琴江旗营里绕来绕去,呈T型的十二条街巷和单层木结构的兵房古色古香,街道交叉处总有一座庙宇或教堂,前留小空地,形成能攻能守的军事城堡。这种既是营房又兼民宅的房子,有两个天井,通风、采光都比较好。这些营房与东南民居明显不同的就是它的门。兵营临街设有三扇门,左右为单扇门,正中为双扇门。正中的门上还统一套一扇高4.7尺,宽3.6尺的方门,上端有几个镂空的小窗,这种门叫做“定心门”。这个“定心门”的作用也有历史根源,婚丧时才打开,平常都是大门紧闭,而开启那几个镂空的木格,作为旗人兵眷观看街景的小窗。




    走在琴江的古宅兵营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这里的八旗历史、忠孝节义烈,还分三种:一种是贞节牌坊、一种是节烈牌坊、一种节孝牌坊。我的心不禁隐隐地痛了起来。在琴江随处可见这种牌坊,“八旗军旅园”附近我们就看到一块断裂的牌坊倚在墙边,让人感觉那道裂缝好像是伤痕。在雍正皇帝实行从马背上的时代进入海疆时代的伟策时,官眷兵嫂跟随她们的夫君,背井离乡从北往南迁。我想到了那些兵营里的女人,那些在井边洗米掏菜、等待夫君归来的女人,那些从定心门小窗往外张望的女人的艰辛与痛苦。那条泪痕深深的马家巷就是最好的见证。史书载马江之战:“马江各军舰,所有将士人员,多系闽人。一闻失败,榕垣啼夫哭子者,惨不忍阅;无一全者。尸亲皆认无可认,啼哭之声,满于岸上,旁观者为之心酸。马家巷一条街,所住皆马姓,皆於这场战役中阵亡。”而这些旗人后代至今谈及此事时仍谓:“当兵,为国效力是当然的事,”其豪迈之气,与人们通常想像中提笼架鸟出入於梨园茶馆的“八旗子弟”,是大相径庭。这里的旗人孝友成风、重教惜字。从这里走出了海军中将、少将,留学精英。人才辈出。我想说:琴江的女人,你真的不易!你的坚忍、知礼,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