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苆→隨緣 发表于 2008-9-19 07:59:47

长乐旧式教育

学    宫

  长乐学宫始创于唐乾符四年(877),几经拓建,颇具规模。学宫编制,唐时设经学博士、助教各1员。宋设教授掌学校课式等。元设儒学教谕1员。明设儒学教谕1员、训导2员。清设教谕、训导各1员。清同治八年(1869),学宫北接县前街,东临文洽浦,西靠十洋街,南含省牲所,中央为大成殿,大成殿西为明伦堂,明伦堂南为东西两庑,明伦堂西为孝悌祠、忠义祠、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东为崇圣殿。崇圣殿南为奎光阁,东为教谕、训导公廨。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知县王扩中、邑绅刘炳南、郑勋于明伦堂创设吴航高等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学宫、孔庙遭日军摧残。 DKy,f0"u[


社    学

  长乐社学有四处:   
   
  高隍社学 在县治西高隍巷内(物资仓库)。明隆庆四年(1570),知县蒋以忠建,后废。

  河阳社学 在县治平政门外。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县吴遵立匾,后被居民改为土谷神祠。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贺世骏令归还社学,中间专祀朱子。社学前官地,盖店屋5间,每年收租纳官,除供朱子祀典经费外,其余充入吴航书院膏火。
   
  龙南社学 在十都。民国初屋废基存。

     石梁社学 在十五都石梁(仙岐村)。



书 院

   长乐书院有官府创办、乡绅筹建、民众共办3种(后皆废)。



官府创办
  

  南山书院 在县治南山(今郑和史迹陈列馆东侧)。明弘治三年(1490),知县潘府改南山塔寺堂为南山书院。暇日便临其所,与诸生讲学。又立主敬、集义二斋于书院左右。撰《盛世歌》刻于碑。后废,里人改为三圣庙。

  凤岐书院 在县治东仙岐。明弘治三年(1490),知县潘府将显应宫后座改创。里人郑孔明子弟读书其间。

  吴航书院 在县治南山(郑和史迹陈列馆西侧)。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贺世骏移建天妃宫于西关外,原址拓为吴航书院。中祀朱熹及其弟子黄榦、陈桁、刘砥、刘砺、郑性之、姜大中、张洽、郑申之8人。旁构书舍30余间,左建育才堂1座。贺世骏倡捐400金,邑中众多绅士捐资赞助。先暂存质库加取息,后择公地辟新街建店屋40余间,每岁收租,作为膏火费。嘉庆十二年(1807),知县杨清轮修葺堂前,复建屋3间,并捐资购屋,赁租收息,补充膏火费。咸丰十年(1860),绅士郑元模等劝募重修,知县申其昌倡捐百金,邑人踊跃捐助3000余金,群策群力修复。光绪三年(1877),知县徐承禧倡捐四百金,山长陈萼芬暨城乡绅士捐资万两,置田购店,收租取息。至此,吴航书院年收膏火店租钱近400千文,田租谷1.9万多斤。于是增修学舍,倍加膏火,设卷局,严考校,重整院规,厚给褒奖,士人向风,争相濯磨,山长“每课阅卷,无虑四五百篇”。光绪五年大比,获隽者20余人,不但为诸邑之首,且为建县以来所未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吴航书院产业移交吴航小学,原址毁于抗日战争。



乡绅筹建


  龙峰书院 在县治西北二刘村龙峰岩。南宋乾道间,刘砥、刘砺兄弟读书其中。适逢朱熹避学禁南游寓此,刘氏兄弟从其受业。朱熹作“读书处”勒于石。

  福胜书院 在福湖村。宋太平兴国间,里人郑喜舍地创建,“上奉先圣”。

  蓝田书院 在蓝田村。宋绍兴中,里人陈坦然建,元至正中,陈有霖构乡约堂于其旁,同名儒欧阳光往来论道寓息,明初重修。

  达泉书院 在二十一都。宋绍兴间,郑丙读书于此,后官尚书,故又名尚书庵。庵西石壁有一眼清泉,宋陈坦然刊“达泉井”三字。

  湖坡书院 在福湖村梯云山下。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绍兴间国子助教郑申之,号湖坡,宦游归来,于祠堂之上建湖坡书院,教导乡人与宗族子弟,侍郎陈垓、尚书张镇皆出其门。朱熹讲学于此。宋亡,郑申之曾孙国寿隐居教授于乡,复修湖坡书院,弘扬朱熹、郑申之的道学思想。

  湖山书院 在湖山村。知县里人陈李建,布政陈潭曾读书其中。

  登龙书院 在沙京村。明郑宗鲁、陈显宗等创。

  胪峰书院 在金峰胪峰山下(今金峰中心小学内)。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同善社同人柯雍、刘成杰、柯德树、郑贻谷、陈熙春等募建。



民众共办


  和羹书院 在梅花忠贤祠侧。清道光八年(1828),十甲公建。每月初三、十八二课,各姓士子齐集,课文艺一题,律诗一首。公供午饭,设立赏格,拨蛏埕公租充用。每科岁考、乡试均给生员、文童补贴费银。

  砭愚书院 在大宏里。为岭南陈氏所创。

  鳌峰书院 在泽里村。

  鲤冈书院 在琴江村。

  义风书院 在玉田村仓后。


私 塾

  
  清代,长乐私塾遍布全县,大多设在祠堂庙宇或民户大厅。塾师在本村或到他村开馆授徒的称散馆。塾师被聘到官绅富户家授徒的称家馆。私塾多由一塾师教授年龄和程度不同的生徒,受业者循序攻读《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此外,还选学《百家姓》、《五言杂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尺牍》、《古文观止》等书,教学进度及修业年限因人而异。学馆禁锢严密,入馆后不许生徒擅出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开学,十二月二十三四日结束。光学节、端午节各放假一天。


  民国10年,清末邑庠生陈智开设塾溪湄村。民国13年,清末举人柯锡侯设塾六林村,清末邑庠生陈镜英设塾金峰镇。民国15年,邑庠生、日本留学生刘承昆设塾县城。民国17年,牧师李春开、郑玉莲夫妇设塾古槐镇。


  民国25年暑期,专员兼长乐县长王伯秋召集全县塾师集训1个月。考查成绩合格者发给证书,准予设塾,不合格者令停塾改业。


  由于私塾开设,造成公立学校生源不足,影响国民教育年租筹集,从民国33年春开始,县府严禁在学校所在地3公里内设塾,违令者给予取缔;或改办为私立单级小学,或改编为保国民学校分班,或派警勒令解散。民国33~37年全县取缔101所私塾。


  虽然县府不断严禁设塾,但是塾师为了糊口,村民为了方便,民间却随时开设。民国37年9月,营前镇长林鸿铸因“纵放私塾、玩忽政令”,受记过处分。直至民国38年春,县府严禁设塾之风未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在发展公立学校同时,对塾师贯彻“团结、教育、改造”方针,经过审查,对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塾师劝其改业。

  
      1950年春,有私塾185所,塾师186员,学生4881名。所用教材不一:如全授《三字经》、《千字文》、《五言杂字》、《新蒙童尺牍》、《启蒙读本》之类的有54所,使用国语、算术、珠算新课本的有67所,新旧课本兼授者64所。



  1951年春,有私塾73所,生徒2741名。大多数私塾得到改造,采用新课本,制定课程表,增设音乐等科目。


  1952年春,有私塾67所,生徒1718名。1954年秋,各乡申请办私塾,塾师人选由区公所审查选定,报县备案。1955年6月下旬,县府组织各学区对本学区私塾重新登记,加强管理辅导。

,
  1958年春,有私塾17所,班数24班,塾师17人,学生423人。“大跃进”时期,全县私塾绝迹。

  

附:清末暨民国时期部分私塾简介


  郑勋私塾 郑勋,字襄甫,坑田村人,邑庠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于乡。光绪三十年停塾任吴航两等学校校长。

  施德辉私塾 施德辉,字联岩,大宏村人,邑庠生。光绪间设馆中岩。科举废后集同仁改胪峰书院为胪峰两等学校。

  林逊之私塾 林逊之,名国梁,洞湖村人,清末举人,光绪间设塾于家,授徒10余人。宣统元年(1908)停塾,任梅花小学校长。民国25年离职,复设塾于家。

  陈智开私塾 陈锡良,字智开,号天石山人,溪湄村人,邑庠生,福建公立法政学校别科毕业,曾任永泰、平潭知事。返乡后,民国10年设塾于家,至1951年该村创办小学时停塾。

  陈镜英私塾 陈镜英,清末邑庠生。民国13年前后设塾金峰镇。

  柯锡侯私塾 柯锡侯,清末举人。民国13年前后设塾六林村。

  刘氏支祠私塾 塾师刘承昆,字仲珊,县城人,邑庠生。民国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后任私立汉英格致中学汉文教师。民国15年后设塾于刘氏支祠。民国25年,承昆病逝,由其从弟启基接办,直至民国30年长乐第一次沦陷时停塾。

  陈兆棋私塾 陈兆棋,字颖轩,鹤上人。民国中设塾于县城河下街大玄帝庙。

  陈祖丹私塾 陈祖丹,鹤上人,福建高等学堂及北平民国大学法律系毕业。民国31年起在本村或邻村设塾。民国35年设塾路北村。翌年,设塾鹤上后坂。1950年设塾鹤上仙街。

  古槐基督教会私塾 牧师李春开、郑玉莲夫妇民国17~23年设塾于古槐中街基督教堂。学生多为教徒子女,每周授课6天,星期日休息,圣诞节放假1天。

风儿飘飘 发表于 2008-9-20 02:37:50

:hh: :hh:楼主有心了!
楼主漏掉了一个德精书院,南宋庆元初年,理学家朱熹间寓长乐,曾在灵峰寺授徒讲学,乡人学子从游者众,德精书院乃朱熹创办!

青红酒 发表于 2008-9-20 13:51:16

长乐创办最早的书院----德成精舍不该被漏掉,它是唐朝思想家、教育家林慎思创立的,朱熹题名的。历代曾经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它是长乐古文化发源地。

凤池闲人 发表于 2008-9-21 01:39:39

原帖由 青红酒 于 2008-9-20 13:51 发表 http://www.changl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长乐创办最早的书院----德成精舍不该被漏掉,它是唐朝思想家、教育家林慎思创立的,朱熹题名的。历代曾经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它是长乐古文化发源地。
:jj: :jj: :hh:

家有4台私服 发表于 2013-6-4 12:41: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乐旧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