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同和宣纸 发表于 2012-10-27 23:35:59

我收藏的一张长乐明代高僧【即非如一】的书法

本帖最后由 汪同和宣纸 于 2012-10-28 11:59 编辑

即非,俗姓林,名如一,即非为字,明代长乐人,亦为明代高僧。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他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后为广寿山福聚寺开山祖师。

http://bbs.sssc.cn/viewthread.php?tid=2293591

长乐农家蜂蜜 发表于 2012-10-28 11:40:02

想不到我们长乐也有明代高僧,阿弥陀佛。

汪同和宣纸 发表于 2012-10-28 12:02:14

长乐农家蜂蜜 发表于 2012-10-28 1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不到我们长乐也有明代高僧,阿弥陀佛。

即非如一《福清县志续略》序文

  福清县志续略叙:粤自大化甑陶,一匡有土,上之配以天星合戴,下之布以分野相承,于是乎舆图列而万象立,生民聚而风教成。分城分邑,爰会爰都,隆替之间,推迁不一。主之者专志方舆,大纪封疆,以分广土之一用焉。

  往罹胡元闰朔,九土咸灾。荷出圣明太祖高皇帝,大涤腥膻,再还有夏,俾得日月高悬,重新寰宇,复见礼乐政治人文轩冕之光。世如再凿鸿蒙而辟九土,人如忽从梦觉而睹昭回,功与神禹同罔极矣!是就定图版籍,用昭方土,而曰广舆,而曰志记。

  闽会福清县乃予生缘地,古之长乐也。旧有邑志,天顺间重加修纂,未几板失。后之大令,不闻重光;邑之明哲,不同载纪。几二百年来,人多自逸而不加察迹,至湮灭而不及考。烈节祗灵,不无短气,何有取于人文光大之玉翮哉?

  予也格外天方,欲觅遗篇,不获一见,虽曰有心,其莫迨何?喜者迩承从父汝读公远寄先世藏藁四卷,具载数百年畴昔之事,得从日览,致我胸怀跃跃于玉翮金翅间,知此人杰钟灵、风还邃古,一一皆从未见中见、未闻中闻,扩我耳目之聪,大展史节之概。第惜未广全篇,而副遐赏。今秋搁锡云外,假此野鹤余闲,乃尽搜奇用广,遂将蚤岁见闻有补于风化之未备者,一加增辑,列成一十八卷,曰《福清志续略》。

  噫!顾兹用世典常,何与方外弟子?生缘有在,未可遽忘。昔楚钟仪为晋所留,晋侯与之琴,惟操楚音。越庄舄仕于楚,既富贵,尝为越吟。夫晋楚越同一土,而重本之切不少忘者如此,况云旅万里、域间一川哉?予与二君,迹虽有殊,而心厚于本则一也。幼自学道,道贵乎本,一本之端,无分物我,曷可以遗生缘而曰道哉?

  予之得以借邑志以寄厥衷,意在韵弦之外,自有赏音发其义,非徒资稽考、益见闻,为灾梨枣之思。编中所集前言往行,勤勤于道德仁义、忠孝廉节,以为培植元气,养护心珠。他日一经天眼,耀古腾今,此书不为无助。

  或志于道者乐道,循其功者任功。农工商贾,各尽本分,出世入世,一气相孚,庶俯仰不愧于方寸。兹尽一代之征闻,聊续前贤之广记。由昔之垂今,即今之属后,岂一朝之尽载?是用梓之由感也。

  或谓:道人以法界为家乡,何沾沾于一邑而不置?乃应之曰:沧海不让细流,所以成其为海。顿忘比量,是名法界。或者不觉首之自点。

青红酒 发表于 2012-10-28 12:30:36

福清的吧~~~~









红橙黄绿青蓝紫 发表于 2012-11-1 17:41:58

广告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收藏的一张长乐明代高僧【即非如一】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