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4台私服 发表于 2012-10-26 10:07:53

闽剧梅兰芳--长乐郑奕奏!


  1956年,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先生代表福建艺术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受到了毛主席的单独接见;他的粉丝团“扛奏团”的组织与规模可与当下的超女粉丝团相比拟;抗战期间,他举家流亡拒为日军登台演出;解放后,他倾尽后半生心血精心培养闽剧艺术人才……


http://image2.sina.com.cn/dy/s/2006-09-23/5233a0ae6be70d872bd15c287b2e45c9.gif
“一日三花鼓”美名红遍福州,还为此多了一个专属郑奕奏的名词——“加奏”。

  1903年,郑奕奏出生在一个长乐农家,因家境贫寒10岁便被卖入善传奇戏班。老板重金请来徽帮师傅吴善宝专门教他。学成后,他靠演《打花鼓》声名鹊起。

  话说马尾海军司令的母亲做70大寿,冲着郑奕奏点了善传奇2本戏。当天一早在昭忠祠戏台,老寿星一上来,就点名听郑奕奏的《打花鼓》。很多乡下的亲戚们下午才赶到,老寿星高兴地说,让亲戚们也听听。郑奕奏被二点《打花鼓》。晚上,四邻八乡听完郑奕奏的《孟姜女》,又喊:还没看《打花鼓》。老板不愿意了,军官们喊道:“我们再出30块大洋,加一场郑奕奏《打花鼓》!”

  自此,郑奕奏“一日三花鼓”的美名传遍福州,“加奏”也成了专用词儿。

http://image2.sina.com.cn/dy/s/2006-09-23/65aceba37ffec955f16c808875d14c7c.gif
郑奕奏的粉丝有军官、有文人、有群众,他们送郑奕奏金锄头,自发地组织起来给他捧场。

  郑奕奏的扛奏团分为:商业扛奏团、群众扛奏团、文人扛奏团。他首演《黛玉葬花》,马尾海军军官“扛奏团”想了个极具震撼效果的捧场方式:凑足700大洋打造了一把金头铜柄的花锄,上面刻着所有军官的名字。郑奕奏加新戏再加金锄头,戏没开演就赚足噱头,一票难求。

  美中不足的是没念过书的郑奕奏演《黛玉葬花》时,台词难免出点小差错。郑奕奏倾尽积蓄请了两位秀才教习古文诗词,6年间读遍《红楼梦》、《西厢记》等名著。

  此后郑奕奏开始用心塑造角色,形成缠绵悱恻,哀怨委婉的独特风格,其青衣形象无人能及。不久后出演的《百蝶香柴扇》,不仅为他带来“北梅(梅兰芳)南奏”的美称,更成为闽剧经典。

  日寇侵华,梅兰芳蓄须拒演;郑奕奏先生举家流亡,避开日军,清苦度日。

  1942年,日寇侵华。梅兰芳身为旦角,为拒演而留须轰动全国。次年,日寇入侵福州。汉奸带着日本人闯进郑奕奏家里,逼迫他登台演出。

  郑奕奏先满口答应,汉奸一走,他就连夜带着徒弟和一双儿女赶往福州第二码头。从长乐下船然后又翻山逃往福清。

  下村子演戏糊口,吃地瓜艰难度日,郑奕奏和徒弟们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时,他泪流满面……

  直到1993年郑奕奏先生去世,他的后半生都在精心培养闽剧艺术人才。

家有4台私服 发表于 2012-10-26 10:09:20

              难得芝兰同气味
               易从乌鸟辨雌雄
  这是1936年春,郁达夫在福州观看闽剧《梁天来》后写的一副对联。
当时郁达夫看了郑奕奏主演的《秦香莲》后,又赋诗:“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早芬芳,郑生应解香莲苦,连日为她呕尽肠。”郑奕奏(1903~1993年),原名依灶,艺名传坤,长乐人,杰出的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被称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1952年,“北梅南郑”相会在北京,梅兰芳向郑奕奏赠送了自己的相片,还激动地题了一首诗:
                     南北艺人感同深,
                     留得芳名共到今。
                     见晚如逢亲手足,
                     应将肝胆照知心。
  郑奕奏幼年家贫,6岁失母,父亲靠打杂养家糊口。郑奕奏10岁就上船挑柴,分担生活压力。11岁进“善传奇”戏班当学徒,跟艺人陈幼容、陈金福、吴善宝学艺,5年后出师。16岁主演古装戏《紫玉钗》《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等,并在时装戏《孤儿血》《新茶花》和《蔡松坡》中扮演女主角。尤其是主演《新茶花》,边弹风琴,边诉身世,引起巨大反响,戏迷们称赞“奕奏自弹西洋琴,满台泪洒新茶花”。据说当年郑奕奏是拿着印在脸盆上的梅兰芳扮妆照,给自己化的妆。
郑奕奏的唱腔细腻柔婉,字正腔圆,韵味悠长,居闽剧“四大名旦”之首,其演唱被百代、联声等全国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
  19岁时,郑奕奏因倒嗓辍演,趁机请人帮忙“恶补”文化,苦学4年。24岁重登舞台,受聘“赛天然”班。先后塑造《百蝶香柴扇》《黛玉葬花》等40多个剧目中不同时代、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形象。
据说有一位高级军官为母亲做寿,点了郑奕奏的戏。一早,在昭忠祠戏台,郑奕奏演了《打花鼓》。为了照顾乡下亲戚,下午郑奕奏被二点《打花鼓》。晚上,军官们出钱,郑奕奏再演《打花鼓》。郑奕奏“一日三花鼓”出了名,“加奏”也成了人们对他的专用词儿。
  郑奕奏的戏迷们还组成了诗社、银行、邮政、海军、商界等各行的“扛奏团”。他首演《黛玉葬花》时,马尾海军军官“扛奏团”集资送了一把金头铜柄的花锄,上面刻着所有军官的名字,造成轰动。
  1942年,日寇侵华。梅兰芳身为旦角,为拒演而留须。次年,日寇入侵福州,郑奕奏不愿为之演出,带着徒弟和儿女逃往乡下,坚持到抗战胜利。那时,由于生活所迫,演出繁重,他再度倒嗓,以教戏为生。
  1952年末,福建省闽剧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戏曲会演,周恩来*屏蔽字眼*前来看望,十分关切地询问起郑奕奏,说:“他人我没有见过,但听过他的唱片。”
  1953年,郑奕奏被从古田山区接回福州黄巷内定居,任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屏蔽字眼*。同年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得到*屏蔽字眼*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58年,任福建省舞台艺术研究室主任。1959年应印尼侨胞邀请,郑奕奏赴万隆、雅加达传授闽剧艺术。由他主演的闽剧《百蝶香柴扇》还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摄成电影。
  郑奕奏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并当选为第二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流年似水 发表于 2012-10-27 09:08:50

{:soso_e17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闽剧梅兰芳--长乐郑奕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