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发表于 2009-8-29 08:09:53

青龙舍人

青龙舍人


长乐县城二有座舍人庙,供的青龙舍人,香火很盛。这青龙舍人究竟是什么神?民间中有许多传说。其中有则传说,我们把它介绍出来。

且说长乐鹿屏山下有一道汾阳溪,溪当间有个深潭,叫青龙潭。潭水幽绿得发青,潭中蛰伏着一条青龙。青龙修炼仙丹想得道成仙。青龙潭左岸有个村户人家,据说从仙游迁来的,姓刘,有个小儿子叫一官,生得眉清目秀,酷如潘安宋玉再世。

一官在司马第陈秀才办的私塾中读书。每日上学,他都要经过青龙桥上那座石桥,桥前总是坐着一位光着身子的小男孩,这小男孩是青龙精变的。青龙精一见一官,便缠着要他吐一口唾液给他。一官见他伶俐聪明,又说得好听,每次都吐了一口口水给他。那男孩双手捧着吸了进去,随后从嘴里吐出一粒丸珠,有汤丸那么大,红红的耀人

眼睛。这男孩把珠子放在手掌上玩弄,左手递给右手,右手递给左手,玩了好久,又将丸珠吞了进去。一官不明白,就问:"小弟弟,你要我口水何用'7"青龙精骗一官用口水做药引子,其实他是用一官的精液炼丹。

自此之后,一官每路过这里就吐口口水给青龙精。时间久了,一官面容憔悴,一天瘦过一天。父母以为他读书紧张、用功多、费神,也没敢多问。陈秀才却起了疑心,就问他:"一官,你近日生病了吗?"

一官应道:"没有。我没病没疼,好好的。"

"不,你肯定近日有什么事。不然面容不会这么憔悴。"

见先生穷追不舍,一官只好照实告诉:"每天我路过青龙潭桥上,都要吐一口口水给一个小孩子。这小孩口中吐一粒红丸珠,甚是好看。"

这先生博学多才,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一一听一官所言,知道青龙精要用贵人的口水炼丹,如到仙丹炼成,只怕一官命也没了。因此,他便对一官说:"你再碰到那个小孩子,当他吐出丹时,你把它抢来,不然,你的命便休了。"第二天,一官又在石桥上见到那小孩吐丹。他就趁小孩不提防之时,一把夺过丸珠,只管往回跑,青龙精一见急了,那丸珠可是它的命根子,丸珠没了,命也休了。青龙精奋起直追。

一官在前面跑,青龙精在后面追,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一官急了,便将那丸珠塞到嘴中。说也奇怪,那丸珠一入嘴,就象自己长了腿似的,一骨碌滚入肚中去了。

那青龙精没咒念了,十分丧气地说:"可惜我数百年苦、炼的金丹被你得去,我今必死。不过求你做一件事,把我尸首用木匣装好,放在水里浸一夜,取火焚烧,烧焦了,埋入土中,也许我还能重返世间。"

果然那小孩跳腾几下,死在石桥上。

一官看他死得可怜,怪自己不该吞青龙精的金丹,于是他按青龙精的话去做,那青龙精又活了。他向一官道谢,就到深山老林修炼去了。从此,青龙潭里再没青龙了。

一官吞了青龙精的金丹,自己也能变化成青龙,并且会五遁,只要碰见金木水火土的东西都能遁走。本来他天资聪慧,又吞了仙丹,更是神思激越,才气四溢。十三岁时,县考名列榜首。到省城考举人,卷刚发下来,别人还未起稿,他早已完卷。屁股坐不住,他就遁到外面玩去了。考官巡场,见桌上有一文卷,字写得端端正正。拿来一.读,字字珠玑,真是一篇好文章,必中解元。一瞧桌上无人,考官。甚惊奇,就当无人的卷。

于是,一官就没考上举人。人家笑他:"你自己白白扔了一个举人。"他也笑着应道:"纸上的功名轻似水,眼前的美景重如山。一衿青衫值几钱?逍遥自在胜神仙。"

三年后,一官捐了名岁贡生赴京城考进士。那试卷的题目很怪,《四十不动心))。一官早早完卷了,坐着无聊,又提笔在卷尾加了几句:"若遇二八佳人在浴盆中洗澡,能不动心?答日:动!动!动!"考官阅卷,先是喜上眉梢,真是一篇好文章!看到末尾添加的句子后,紧耸双眉,大怒:"胡写什么!"又把他刷了。进士泡汤了,一官名落孙山。

官无所谓,整天在京都游山逛水。

时适元宵佳节,京都大摆花灯。一官独自出外观花灯。天色昏暗,永乐帝夜出观灯,驾过八方桥,一官忙避到桥下。永乐帝勒马在桥上赏玩水上花灯,偶念一对句:"八方桥上望八方,八方八八方。"四周诸臣都不能对出上联,永乐帝心里生气,鼻子哼了一声。此时,忽听桥下有人答对:"万岁台前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对得很妙,很巧。永乐帝喜上眉梢,问道:"桥下何人?出来见驾!"一官上来见驾。

永乐帝又出一对:"月明灯明大明一统。"一官立即对上:"君乐臣乐永乐万年。"永乐帝龙颜大喜,连声夸奖:"真是状元之才!"

一官一听可来劲了,白拣了个状元,忙跪地谢恩:"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君无戏言,永乐帝就赐一官进士出身状元及第,并封翰林学士。然后,永乐帝又出一对:"羊母乳度日,归节雁传书。"官就对:"猪婆龙作殃,癞头鼋顶扛。"

永乐帝不解其意,问道:"孤出的下联是用苏武出使匈奴被迫雪地牧羊,唱羊奶度。你的上联指哪朝代的事?"一官跪地答道:"臣的上联非是典故,乃是现代事,今浙江修海塘的新闻。",

永乐帝顿吃一惊,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7"

一官应道:"陛下你派人查一查就知道了。"言毕,一官忽然感到心惊内跳:糟!家乡出大事了。他没向皇上告辞,匆匆遁入土中回长乐来了。

永乐帝就派两名钦差去浙江查猪婆龙一事。列位,这猪婆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明太祖坐朝时,钱塘江有猪婆龙在水底居住,常常翻江倒塘,弄得堤岸崩塌,耗费无数银子。地方官不敢以猪婆龙为害上奏。因为"猪""朱"同音,而龙自古乃是皇帝的尊称,怕误解为诽谤大明皇上。谁都不敢直言,只说是癞头鼋作祟。明太祖闻奏,龙颜勃怒,下旨如有人捉得癞头鼋一只,赏白银一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结果江河里癞头鼋几乎被捕殆尽。乐得猪婆龙逍遥自在,继续作祟兴灾。因此人们常说"猪婆龙作祟,癞头鼋顶扛。"讽刺代人受罚。

再说两名钦差到杭州明查暗访,才弄清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浙江省地方官吏所干的。永乐帝闻奏大怒,降旨凡牵涉到猪婆龙的浙江省的大小官更一律降职处分,并赔偿所有赏给捕鼋的银两。皇上限一个月内清除猪婆龙。猪婆龙除了,再无堤岸倒塌之事。老百姓吐了一气。且说一官回到长乐,一看许多乡亲得了霍乱,上吐下泻,病情危急。特效药别处俱无,只有永乐帝爱妃香妃娘娘小匣子里才有。一官只得重返北京,遁入香妃娘娘宫里取药。十分凑巧,香妃娘娘正在洗澡,见有一美男进来,惊恐万分。正在此时,只听外面宫娥禀报:"万岁爷驾到!"一官拿了匣子急忙遁走,却把随身带的两粒荔枝丢在地上。永乐帝见地上有荔枝,就惊问道:"这荔枝出自福建、广东,你这里怎么会有这东西呢?"

香妃应道:"刚才有个后生哥闯进后宫想调戏臣妾,这荔枝就是他扔下的。"

永乐帝怒道:"此人大胆妄为,必有妖法。若再来时,可阳秸裙置仳."

一官用特效药救了乡亲后,就送匣子进宫来,结果被宫女用秽裙罩住。一官无法遁走,被捉住。永乐帝见是一官,怒声责问:"学士公,原来是你!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进宫调戏香妃娘娘?"

一官应道:"我并未调戏娘娘。"他不敢说来偷药。永乐帝见一官话语吞吞吐吐,更加重他的疑心,吩咐校尉将一官按在地下举棍狠打。棍下一官忽而不见,宫中几案上花瓶中有水,他水遁而走。此时,忽然听见几案上花瓶里有声音:

可笑大明君,不察浴盆案。偏听一面辞,无辜反遭冤。永乐帝知道一官躲在花瓶里,就哄他:"你出来,免去处罚。当官去。"

一官知道永乐帝骗他,不出来。永乐帝再三唤他,他还是不肯出来。永乐帝怒把花瓶摔破。水流满地不见人影。在地上水里又传出一官的声音:

谁敢戏娘娘?娘娘自知。

莫听一面辞,做出蠢笨事。

永乐帝笑着应道:"卿所言,朕知了。你出来将功抵罪,随孤北征立功受赏。"

一官心想君无戏言,何况皇上说了好几遍了。金口玉言,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他现了原身,跪在皇上面前。


永乐帝想赦免一官,香妃却在一旁嗔怒起来:"皇上,这是妖怪,不能放走他。"

永乐帝犹豫莫决,手中挥动朱笔,狠狠戳一官额头,一官没提防。皇上的一笔甚是厉害,如同泰山压顶,又象长剑刺心,一声霹雳直轰脑袋。一官跌落地上,又被香妃秽裙罩住。见皇上言而无信,一官咬破舌头,口中吐出一口血,直喷在皇上面颊上,痛得皇上浑身出汗。永乐帝下旨,砍下一官脑袋,把尸体剁成血酱,投进鱼池中喂鱼。谁知肉酱扔进鱼池,变成无数小青龙,游来游去,好不自在。永乐帝叫人捞起小青龙,用火烧。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只见无数小青龙腾空飞去。永乐帝毫无办法,下圣旨请龙虎山张天师来。

张天师设坛作法。他布下一张天罗地网。可是小青龙吐口水,把罗网弄破,飞走了。一法失败,又使一法。张天师招来神鹰去啄吃小青龙。小青龙聚合起来,变成一只巨龙,反把神鹰吓走了。张天师又驱来三昧神火烧青龙,青龙将东海水吸来灭了神火。三法俱破,张天师灰溜溜地回龙虎山去了。永乐帝无计可施,便对一官说:"你这小伲仔,怎么这般厉害?"

"君无戏言!"一官应道:"你说赦了我,为何又杀了我.?"

"你私闯后宫,还不知罪?"

"长乐乡亲得了霍乱,到处求不到特效药。我只好到娘娘后宫取特效药,并无调戏娘娘。皇上多心了。"

永乐帝此时知道自己错了。于是对一官说:"朕冤枉了

你。你已无法恢复原身。朕封你为青龙舍人,当神去吧!"

一官当时才十七岁,尚未娶亲只能是舍人,他吃了青龙精神丹,已变成青龙,所以称青龙舍人。一官谢恩而去。永乐帝命长乐地方官在北门外建一座青龙舍人庙,供奉一官。一官当神,灵验得很,至今香火仍很旺盛。

九狮七条龙 发表于 2009-8-30 09:48:13

舍人庙:jj:

曹建礼 发表于 2013-7-17 23:09:32

故事怎么套用(闽都别记)中刘学龄的故事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龙舍人